影梅庵忆语豆瓣 浮生六记·影梅庵忆语

2023-06-13 15:43   geyange.com

影梅庵忆语豆瓣

内容简介  · · · · · ·

《浮生六记》是一部自传体文学的作品,原书六卷,已逸其二,现仅存四卷。书中记叙了沈复夫妇平凡的家居生活,坎坷的际遇,以及各地浪游闻见。文辞朴素,情感真挚。

《影梅庵忆语》是冒襄所撰的一部散文小品,词句清丽,感情真切,与沈复的《浮生六记》齐名。它开创了一种自叙传式的散文形式,真实而大胆地坦露个人生活。文中以真挚而强烈的情感追忆了他和其妾董小宛的爱情故事。

沈复(1763—?),字三白,号梅逸,江苏苏州人。偕妻离家别居,妻子客死扬州。四十六岁时有感,乃作《浮生六记》。

冒襄(1611—1693),字辟疆,号巢民,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江苏如皋人。

目录  · · · · · ·

《浮生六记》

卷一闺房记乐

卷二闲情记趣

卷三坎坷记愁

卷四浪游记快

卷五中山记历

· · · · · · (更多)

原文摘录   · · · · · · 

—— 引自章节:卷六养生记道

丛书信息  · · · · · ·

国粹必读丛书(共5册),这套丛书还有《东京梦华录 梦粱录》《陶庵梦忆·西湖梦寻》《闲情偶寄》《唐宋八大家散文选》。

古文才是文学的天花板吧言简意赅,人生哲理之丰富尤其《养生记道》里的养生之言劝“不必歆羡他人之福,怨恨自己之命,否则是何异雪上加霜”,接纳自己,包容自己比任何都重要。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什么闲下来就会焦虑了,“闲适无事之人,整日不观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想生嗔,处逆境不乐,处顺境亦不乐也”。人生世间一大梦,梦里胡为苦认真?

拜读过独抒性灵的《浮生六记》,此番看罢《影梅庵忆语》,眼眶不觉湿润了。古人的爱情,亦是如此深刻而动人,“余一生清福,九年占尽,九年折尽矣”最是惹人潸然喟叹。董小宛不愧是与芸娘、秋芙相提并论的佳人,才貌双全,智勇兼具,深明大义,如此巾帼不让须眉的胆魄,古往今来能有几人呢?“一时才子佳人,楼台烟水,新声明月,俱足千古,至今思之,不啻游仙枕上梦幻也。”(PS:冒襄渣男,呸)

宋之后的“士人”相比于传统的士大夫知识分子面貌更为复杂,或者可以说“士人”这一群体已经有了很高的分化度,相比于李香君或芸娘的故事,冒襄这篇追忆之文更能透露出士人精神世界的变迁(毕竟相比沈复,冒襄早年还是能接触钱谦益之类角色的高级知识分子)。文人留下的抒情作品当然不能当作严谨的史料去看待,字里行间难免有自我矫饰和不自觉的傲慢,但是这篇小文又不能说完全是冒襄自作多情,秦淮八艳中董小宛算是生平比较明确...宋之后的“士人”相比于传统的士大夫知识分子面貌更为复杂,或者可以说“士人”这一群体已经有了很高的分化度,相比于李香君或芸娘的故事,冒襄这篇追忆之文更能透露出士人精神世界的变迁(毕竟相比沈复,冒襄早年还是能接触钱谦益之类角色的高级知识分子)。文人留下的抒情作品当然不能当作严谨的史料去看待,字里行间难免有自我矫饰和不自觉的傲慢,但是这篇小文又不能说完全是冒襄自作多情,秦淮八艳中董小宛算是生平比较明确可考的,她对于冒襄的感情并不虚假,而冒襄开篇所说的”今忽死,余不知姬死而余死也!“的呼号似乎也并非是只图文人虚名,从现代女权主义的视角来看待这对情人当然能有很多所谓的”批判“,然而多少有些”挑软柿子捏“的心态,对董小宛怜惜和遗憾的人们到底是为她还是为自己呢?“余一生清福,九年占尽,九年折尽矣!”(展开)

古文才是文学的天花板吧言简意赅,人生哲理之丰富尤其《养生记道》里的养生之言劝“不必歆羡他人之福,怨恨自己之命,否则是何异雪上加霜”,接纳自己,包容自己比任何都重要。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什么闲下来就会焦虑了,“闲适无事之人,整日不观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想生嗔,处逆境不乐,处顺境亦不乐也”。人生世间一大梦,梦里胡为苦认真?

宋之后的“士人”相比于传统的士大夫知识分子面貌更为复杂,或者可以说“士人”这一群体已经有了很高的分化度,相比于李香君或芸娘的故事,冒襄这篇追忆之文更能透露出士人精神世界的变迁(毕竟相比沈复,冒襄早年还是能接触钱谦益之类角色的高级知识分子)。文人留下的抒情作品当然不能当作严谨的史料去看待,字里行间难免有自我矫饰和不自觉的傲慢,但是这篇小文又不能说完全是冒襄自作多情,秦淮八艳中董小宛算是生平比较明确...宋之后的“士人”相比于传统的士大夫知识分子面貌更为复杂,或者可以说“士人”这一群体已经有了很高的分化度,相比于李香君或芸娘的故事,冒襄这篇追忆之文更能透露出士人精神世界的变迁(毕竟相比沈复,冒襄早年还是能接触钱谦益之类角色的高级知识分子)。文人留下的抒情作品当然不能当作严谨的史料去看待,字里行间难免有自我矫饰和不自觉的傲慢,但是这篇小文又不能说完全是冒襄自作多情,秦淮八艳中董小宛算是生平比较明确可考的,她对于冒襄的感情并不虚假,而冒襄开篇所说的”今忽死,余不知姬死而余死也!“的呼号似乎也并非是只图文人虚名,从现代女权主义的视角来看待这对情人当然能有很多所谓的”批判“,然而多少有些”挑软柿子捏“的心态,对董小宛怜惜和遗憾的人们到底是为她还是为自己呢?“余一生清福,九年占尽,九年折尽矣!”(展开)

拜读过独抒性灵的《浮生六记》,此番看罢《影梅庵忆语》,眼眶不觉湿润了。古人的爱情,亦是如此深刻而动人,“余一生清福,九年占尽,九年折尽矣”最是惹人潸然喟叹。董小宛不愧是与芸娘、秋芙相提并论的佳人,才貌双全,智勇兼具,深明大义,如此巾帼不让须眉的胆魄,古往今来能有几人呢?“一时才子佳人,楼台烟水,新声明月,俱足千古,至今思之,不啻游仙枕上梦幻也。”(PS:冒襄渣男,呸)

> 更多短评 4 条

我要写书评

浮生六记·影梅庵忆语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影梅庵忆语豆瓣

自芸娘之逝,戚戚无欢。春朝秋夕,登山临水,极目伤心,非悲则恨。读《坎坷记愁》,而余所遭之拂逆可知也。 静念解脱之法,行将辞家远去,求赤松子于世外。嗣以淡安、揖山两昆季之劝,遂乃栖身苦庵,惟以《南华经》自遣。乃知蒙庄鼓盆而歌, 岂真忘情哉?无可奈何,而翻作达耳...  (展开)

> 更多书评 1篇

影梅庵忆语豆瓣

在豆瓣转让 有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浮生六记·影梅庵忆语的评论:

feed: rss 2.0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