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蝉的看法 古人对蝉的描写

2023-06-07 23:16   geyange.com

古人对蝉的看法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一提到蝉,我们总会想到炎热夏天里的聒噪,总会记起夏蝉不知春秋。当下,蝉被我们赋予生命短暂的悲惨意象,或引申为无知的代名词。

可是在古代,蝉却被诗人们认为是清高典雅的象征。《吴越春秋》有"夫秋蝉登高树,饮清露,随风㧑挠,长吟悲鸣。"古人不知蝉吮吸树汁而生活,误认为蝉居身于高处,不染世俗凡尘,依靠着露水这种无根之水生存。因此,蝉这种叫声凄凉、脱离世俗的动物,受到大多数诗人的喜爱。

唐朝的咏蝉诗颇多,时人在众多诗句中评选出三首,成为唐代咏蝉三绝。

其一,虞世南笔下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笔下的蝉少了一份悲惨的境遇,多了一抹悠然自得的自信。蝉的鸣叫声清远并不是凭借着秋风,而是蝉本身栖息在高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虞世南借蝉,抒发了自己胸中的报复,表现出自己性格特征中独有的自信。

其二,骆宾王在狱中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这首《蝉》没有了虞世南的自信,而多了一种心心相惜、无人慰藉的惆怅。骆宾王时任侍御史,直言劝谏武则天,却不知此时的大唐已经丧失太宗时期的"民主"。在女帝的高压政策下,骆宾王等一众"不识时务"者踉跄入狱。骆宾王的《蝉》是在狱中所作,他直言当今世道无人相信蝉不食人间烟火的高洁,既然如此,谁又肯了解自己,替自己洗刷冤屈呢?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