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语录感悟(《先秦诸子》读后感)

2023-05-30 01:53   geyange.com

先秦诸子语录感悟

易中天在《我读先秦诸子》中说:读孔子见“恻隐之心”,得“仁爱精神”;读孟子见“浩然之气”,得“义勇精神”;读老子见“玄妙之智”,得“辩证精神”。然而,在我读完《先秦诸子语录》后让我明白的不止是他们流传千古的思想还有对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了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矛盾激化,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礼崩乐坏的一个时期,就在这个时期,一批新的社会力量应运而生。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虽然社会地位较低,但很多都是有思想和有才能的人,由于出身不同,立场不同,他们著书立说,各成一家之言,出现了我们历史上有名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学派,首先是孔孟思想,其次是道家学派的老庄思想。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时期,是我们民族思想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孔子那里,“仁”主要是做人的标准。他强调不能因为“富与贵”、“贫与贱”而“违仁”,提倡“杀身以成仁”,显然是把“仁”崇尚为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在孟子那里,“仁”主要是善政的标准。他提倡“仁政”、“王道”,实际上是主张用仁爱之心来治国平天下,将“爱人”演化为“爱民”,从而也就形成了他的“民本”思想。他强调“为民父母”、“与民同忧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贵君轻”,显然是把“爱民”崇尚为政治的最高准则。

然而,无论是孔子讲做人,还是孟子讲政治,都是以“仁”为出发点的,从做人到治国,仁爱之心一脉相承,这就是孔孟思想的仁学核心。这仁学的着眼点是人,是人的心性、道德,因而孔子和孟子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人格修养。孔子提倡“好学”,孟子倡导“养气”,都是重视人格修养的体现。在语录中,讲仁、讲义、讲仁政、讲爱民都是讲人格修养,可以说,在重视和讲求人格修养这个方面,集中了更多的孔孟思想精华。老子的语录,阐述了“道”的内涵及老子的社会政治理想,对宠辱荣患的态度,依然注重在自身的道德修养上,克制私欲的膨胀,知止知足,也是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

但是无论他们的思想有多完美,我们都不能生搬硬套,因为任何思想都受到时空的限制,都是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结构整体,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应当像马克思批判地继承黑格尔的哲学那样,把孔孟思想中那些具有合理性的内核分解出来,并依据今天的实际情况,因时制宜地予以改造利用,只有这样,它们才会使我们进步,在我们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最近更新

站长推荐

猜你喜欢

标签列表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