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乐美爱情话语 优乐美的定位是“你是我的优乐美”
广告上念的是优乐美,捧在手心的却是香飘飘
她:我是你的什么?
他:你是我的优乐美啊
她:原来我是奶茶啊
他:这样,我就可以把你捧在手心了~
爱她,当然要优乐美!
相信大部分人都记得这段当年感动了无数人的优乐美广告吧!优乐美是喜之郎旗下的奶茶品牌,于2007年正式登场,出现在广大消费者视野以及电视广告中,并且由当时炙手可热的明星偶像周杰伦和江语晨为品牌背书,再加上极为走心的文案,希望能打动所有年轻人,并疯狂的购买其产品。
但是,时隔十年,现在的速溶奶茶领域仿佛已经很少看到优乐美的影子了,更受欢迎的是另一位后来者——香飘飘。
说起香飘飘,除了“小饿小困”,人们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杯子连起来可以绕地球N圈”。
相比“你是我的优乐美”,好像香飘飘的广告就显得恶俗了些,没有那些温情,也没有那些感动,但是,为什么人们反而更愿意购买那些没啥温度和情怀的产品呢?比如脑白金?
网络上有很多人分析过香飘飘与优乐美的案例,大部分得出的结论是:“之所以优乐美会败给香飘飘,是因为香飘飘成功将自己是领先品牌的信息通过“年销售N亿杯”传递给了消费者,从而引发消费者的从众效应;而优乐美只是在打感情牌,希望能通过感动消费者来促进购买,而没有明显的定位,所以优乐美会败给香飘飘。”但是,声称自己是领先品牌就一定能成功?打情感牌就一定卖不好吗?钻石不就是靠“爱情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样的情感牌才卖这么火吗?
定位无效的优乐美(一杯三块钱就可以感动人心的速溶奶茶)
其实,这主要是优乐美自身的定位有问题,它不是没有定位,有。优乐美主打消费群体是从初中到大学的学生,尤其是女生,这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就出在杰伦的广告打得太好了,它成功得让人们相信“买优乐美,就是为了给自己爱的人”。然而,事与愿违,如果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比如校门口8元一杯的奶茶或其他更好的饮品),有几个男朋友会给自己的女朋友买3块钱一杯的速溶奶茶?又有几个单身狗会给自己买一杯优乐美?“请问你想被/把谁捧在手心里?”这就是很尴尬的局面,优乐美成功得把自己定位在了一个无法由此及彼的位置。一个3块钱的速溶饮品只能被定义成用来解决自己生理需求的产品,如口渴和小饿小困,而不是暖心的东西。虽然情感本身是无法直接用价格来衡量的,但正常生活中绝大部分情况下,也只能这样了,毕竟早已不是那个物资困乏,连人生安全都无法保障的年代了。“明明有那么多好喝的饮料,你为什么要给我优乐美?”,难道说:
“因为周杰伦是我偶像”
或者
“因为广告拍的很感人,我想感动你”...
显然,就连优乐美自己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定位成功的香飘飘(一杯3块钱的有味道的水)
反观香飘飘,从一开始,香飘飘就认识到一杯3块钱奶茶就是一杯有味道的水而已,它将自己定位成其他刺激类饮料的竞争对手,比如可乐和红牛,毕竟从字面上理解,“奶”和“茶”都是明显对身体有益的,既能提供营养和能量,还能提提神,有什么不好?所以,“小饿小困,就喝香飘飘”。
再来看看“绕地球N圈”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款产品卖得很好,一年卖这么多亿杯,估计没人比它卖得更好了吧!“销量遥遥领先”这种话本身能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多大影响呢?我觉得,这句话主要是说给那些经销商听的,毕竟,在购买一杯3块钱速溶奶茶这件事上,我为什么一定要参考别人的购买经验呢?买一杯无所谓,但买一车就是另一回事了。经销商们如果发现自己进的货不好卖,那可是亏大了。所以“既然你的奶茶一年能卖这么多,那我应该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了吧”,经销商就会这样想,然后把更多货架空间留给了香飘飘,于是消费者也看见了更多的香飘飘。
打情感牌就一定不行吗?
那是不是速溶奶茶就一定不适合打情感牌呢?当然不是,但不应该那么露骨,毕竟有多少人愿意招摇过市拿着一杯速溶奶茶来表达什么情感呢?所以,与其说直接表达“温情”这个概念,还不如通过塑造高端品类来达到这个目的。
“You must control yourself by surrendering controlling. 通过放弃控制,从而得到控制。”借用李叫兽文章中提到的一句话可以解释这一道理。
1.将产品定义成轻度代餐品,而不是喝着玩的饮料。广告可以拍成给图书馆里废寝忘食的TA送上一份情意浓浓且方便无比的简餐的场景,不要强调情侣关系,具体可参见“好丽友,好朋友”。这样还有一个好处,能与其他奶茶品牌形成差异(当然如果真要定义成简餐,产品也得跟着改进,比如浓稠度的提升和加入其他搭配食物)
2.采用更高端的纸杯、杯套和牛皮纸包装袋,而不是套着和桶装方便面一样的透明塑料膜
3.更精致的吸管或勺子
4.更高的价格,8元以上(一份8块钱的简餐还贵吗)
5.塑造一个高端品牌形象(之前优乐美的品牌形象一看就是很屌丝的)
6.其他更好的方法
(话说最近阿萨姆推出的新产品,在包装设计上的确可以拿高分了,视觉上挺高端的,也比较贵。之前买过一次,因为当时没注意它是阿萨姆牌子的......)
这样一来自然会有很多情侣,加班的人,饿了但不想出门的人愿意购买你这个更高端,也更有价值的产品,前提是他们的确打算喝/吃奶茶,而不是泡面等垃圾食品。当然,这种策略在当时估计也是行不通的,毕竟2007年奶茶的认知度和受欢迎程度还没有达到今天这个状态,也没有进入消费升级的阶段,凭空出来一个高端奶茶品牌很难被大众接受。现在倒是可以了,但“优乐美”三个字却不能再用了,因为“优乐美”的意思就是3块钱的速溶奶茶。
最后,回到优乐美与香飘飘的现实战役中,我们可以看到:
文案写得再感人,代言人找的再热门,广告打得再铺天盖地,就算消费者都被你感动哭了,产品也不见得卖得好,因为策略本身就有问题,给了自己一个无法达到的目标定位,要知道任何奇淫巧技也难以弥补战略上的不足。而有的产品和广告,虽然没那么温情感人,但给消费者(包括经销商)传递了明确合理的购买理由,所以能在同类产品的竞争中取胜。
注:以上分析的全部都属于外因,是属于外部消费者心智中的因素,这里不讨论企业内部的诸如管理,人事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