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看不起有钱人——读《天堂在左【精选】

2023-04-11 21:18   geyange.com

天堂在右深圳在左经典语录

文/飞熊

直到我做好了这篇书评的构思,在word文档上敲击下这篇书评的标题,我才意识到作者原来那么喜欢文字游戏。天堂在左,深圳在右——这个感觉上还有点文艺范的书名,另一层意思是,深圳不是天堂,深圳在天堂的反方向上——那天堂的对面就是地狱吗?

故事的一开始,作者就告诉我们故事的主人公肖然死了。于是,我们带着“他为什么会死”的疑问,和作者一起开始去回顾肖然和他的伙伴们在天堂对面的深圳,度过的那些从穷人一步步变成富人的岁月。

我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在商业上注定会取得成功的小说。作者娴熟的文字技巧,对故事节奏的把握,和那些不断出现的倒叙和插叙.......作者慕容雪村就像一个魔术师一样,带着读者从今天回到昨天,从现在来到未来。在时空的不断转换中,我们看到大学里纯美的爱情,变成在深圳血凌凌的真实生活,看到当下的肆意挥霍,又怎么变成未来的不可预知的恶果。于是,你会轻声的叹口气说,“哎,这就是生活”。

当我看完这本小说,我和早读过这本书的我老婆有了如下的对话。

“你觉得写的怎么样?”我问。

“写的不错。”她说。

“什么?”

我知道,大多数的读者对这本书有很高的认同感——那就是富人,尤其是生活在灯红酒绿阿谀我诈的深圳的富人们的生活。你是生活在深圳的富人吗?不是。或许你是,你说......——可这是一本小说,它应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审美体验,而不是某种千篇一律的类型化的富人形象。富人就只是,冒进、好色、贪赌、虚伪......有的甚至还不得好死?有点新意好不好!

但类型化确实能更顺应当下的风气。“我只是看看小说娱乐一下,好看就行,哪里那么多真实或者美什么的。”类型化很容易满足这种需要。类型化就像KFC、麦当劳中的套餐,一律都是薯条可乐加汉堡,差异不大,但快捷方便,容易接受。还没什么营养!

这部小说主要塑造了三种富人:个人创业型、靠人包养型、隐忍向上爬型。而这三种富人,没一个有好结果。书中还出现了另一种富人:小心谨慎型。只有这种才算善始善终。我不禁要问,富人都这样吗?还是作者有着强烈的仇富心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而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恐怕也是一种无奈,写出每个人的个性,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恐怕也没什么喜欢。

类型化,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容易被读者把握,富人就该是富人的样,有车有房有老婆有外遇——重要的是,死的时候,要把财产留给原配。即使对生前对原配打骂争吵不休,临死之前还是能幡然醒悟,原来那糟糠之妻才是真爱。这就是对小说中那个故事开篇就死掉的肖然的基本概括。

由于一切都似曾相识,有很深的共鸣感,所以类型化的小说十分好读,不会有什么阅读障碍,一口气读完,大呼“过瘾”。

类型化这个词,我是从一个出身军旅的中年女演员那里听来的。一次,她接受一个访谈节目的采访,提到她之前的作品如何不成功,直到她意识到类型化的表演——什么样的人,就该有什么样的眼神,什么样的举止——之后,变大红大紫,紫得都快青了。一方面,这似乎是一种演技的精熟;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取巧,一种逢迎。在类型化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角色作为个体的个性,于是我们总是在不同的作品中看到这种人,在其他的作品中看到的这种人,也是这个样子。

这让我想到看《新守婚时代》时的感受,女强人的丈夫,一定会和心疼他的小保姆有瓜葛。

在这样一个快餐时代,类型化的写作其实就是一种标准化的生产,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好读好懂容易接受。可还是那个疑问萦绕脑际:快餐又能有多少营养呢?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