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经典名句讲解

2024-12-09 07:07   geyange.com

0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出处】《周易·上经》

【释义】天体运行,周而复始,刚健有力,君子应效法于天,自觉地努力向上,力求进步。

【赏析】这是孔子对《周易》“乾”卦卦辞所作的解释。天体运行,四时交替,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昼明夜晦,无有差忒,故云“天行健”。君子应效法天道之健,进德修业,以自强不息。孔子主张人生应采取积极的进取精神,以造福社会,反对消极厌世、无所作为,更反对游戏人生、贪图享乐。故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勉励人进取。

02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出处】《周易·上经》

【释义】居上位而不骄傲,处下位而不忧愁。

【赏析】有道德的人,他不会因为自己身处的环境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和志向。他立足于自己的本心、积极上进,只有进德修业是他的追求。所以,当他腾达的时候,不会因身处高位而得意洋洋、骄傲自满;当他困顿的时候,不会因身处下位而忧心忡忡、失魂落魄。他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改变自己的性情。

03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出处】《周易·上经》

【释义】声调、声音、话语相同,会产生感情的共鸣;气息、气味、气质相同,会互相吸引。

【赏析】这是孔子的名言,是他对《周易》“乾”卦“九五”爻辞所作的解释。他总结天地间物与物之间同声相响应,同气相吸引的现象,得出天地间万事万物均“各从其类”、相互聚合的自然法则。反之,如违背这一“各从其类”的自然法则,去“相应”、“相求”,去相互聚合,必招致祸害。

04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出处】《周易·上经》

【释义】君子的行为,是以完成品德修养为目的,并且表现在每天的日常行为之中。

【赏析】这是孔子阐释《周易》“乾”卦中“六爻”未尽之意的文字。孔子认为君子当以“成德为行”,且应见到“可见之行”。德与行是一致的,是同一事物的两面,藏在内心未露,就是德,表现为行动,就是行,而德,每天都应表现在自己的行为中。这就是“进德”。

05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出处】《周易·上经》

【释义】君子应当效法大地,像大地一样以宽厚的德行,去负载万物。

【赏析】君子要像大地一般有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天下之人与物,使天下之人无不以我为安,以至于鸟兽、草木、虫鱼,也莫不以我为命。相反,如果刻薄寡恩,阴毒狭隘,只会是暴殄天物。“厚德载物”也比喻能以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容纳不同的学说、言论之意。

06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出处】《周易·上经》

【释义】积善的人家,必然有更多的吉庆(留给子孙);积不善的人家,必然有更多的灾祸(遗留给后代)。

【赏析】长期种下的善因或不善之根,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先人种下的善因,会福及子孙;先人种下的祸根,以后会结出恶果,殃及后代。这就明确地告诫人们,要积善,而不要积恶。

07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出处】《周易·上经》

【释义】“直”包含着“正”,“方”包含着“义”,君子当以恭敬的态度使(自己)内心正直,以正义的准则为外在行为的规范。

【赏析】这是孔子对《周易》“坤”卦“彖传”所作的进一步阐释。孔子认为,“直”包含着“正”,但直上直下,率意而行,算不上“直”,因此,“直”还要有“正”才行。“方”包含着“义”,但只是方方正正,四平八稳,算不上“方”,因此,“方”还要有“义”才行。处事是非曲直分明,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敬以直内”,指“正”存于人的内心修养之中;“义以方外”,指“义”能指导人的外部行为。

08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

【出处】《周易·上经》

【释义】天地交感,变生万物,则草木茂盛(贤人亦出);天地隔绝,阴阳不通,(则草木不蕃)贤人隐遁。

【赏析】古人认为人事与天道之自然现象一致,常把人世间社会问题与自然现象连在一起来加以分析。这里说贤人隐遁,意思是贤人言不出,智不发,身不现,一方面谨守其身,一方面内充其德,待时而发,如后世诸葛亮之隐于隆中,关键在一个谨字。当“天地闭”,处世谨慎,虽无美名令誉,但亦可无咎。这是指世道动乱时智者的处世之道。

09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出处】《周易·下经》

【释义】君子因此看见善行就倾心向往、努力学习,有了过错就迅速改正。

【赏析】有志于修养德行的人,他长于学习别人的善德善行,只要看到、听到别人的优点长处,他就向他们学习。他善于内省,能从内省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且勇于改正。只要能改正错误,他就是成功的,就能重新获得人家的尊重。所以,只要不讳疾忌医,努力培养好的品德,我们就能成就自己的美好德行。

10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出处】《周易·系辞上》

【释义】书面文字不能完全表达作者的语言,语言不能完全表达人的思想。

【赏析】书面的语言文字不能完全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我们要说的很多话是词不达意的。语言是个奇妙的东西,它能将我们的内心世界掩盖,也能将我们的内心世界披露。但是,总有语言不到的地方,常常令我们觉得无奈,我们经常遇到意在言外的情况。

1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出处】《周易·系辞上》

【释义】两人心意相同,像刀那样锋利可以切断金属;心意相通的言语,其气味像兰草一样芬

芳。

【赏析】在任何时候团结都很重要。家庭中,不仅夫妻要团结,兄弟也要团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是说兄弟们即使在家闹别扭,对外也要团结一致,共御外侮。兄弟间的团结也能坚硬锋利得像刀剑,任何困难在他们面前都是软豆腐。

12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出处】《周易·系辞上》

【释义】天地间万事万物(因有其共同特点)同类相聚,并与另一类事物有相异之处,从而又分别开来。(既然有同有异、有聚有分)吉凶祸福就在这中间产生。

【赏析】孔子在这里指出,客观事物有同有异,有聚有分,同则相聚,异则相分,这是事物的客观规律,不可违背。吉凶祸福不是命运注定,而是人自身活动是否按自然法则办事的结果。

1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出处】《周易·系辞下》

【释义】穷极就出现变化,变化就能畅通,畅通就可以长久。

【赏析】我们常说“穷则思变”,如果困窘到了尽头还不想办法,那就只有坐以待毙了。当我们努力开动脑筋,尽力去谋划,生活在我们面前虽然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却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变通的思想,常常使我们的人生充满戏剧性,也常常使我们绝处逢生,给我们以希望。

14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出处】《周易·系辞下》

【释义】不积累善行,不足以成就美名;不积累恶行,不足以使自身灭亡。

【赏析】成就美名和招致杀身之祸,都有一个渐进的积累的过程,也就是常说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的人会认为善小无益而不为,认为恶小无害而为之,因此,就由为小恶而到胆大妄为,做起大恶事来了,结果坏事做多了,就会造成灭身之祸。去邪,就应警惕这个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衍变过程,不因恶小而为之。

15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出处】《周易·系辞下》

【释义】君子治国,在国家安定的时候,不要忘记危险的来临;存在的时候,不要忘记可能灭亡;在天下太平无事时,不要忘记动乱的发生。

【赏析】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安危、存亡、治乱,以至于兴衰、成败、否泰、穷通等等,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既如此,居安思危,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16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

【出处】《周易·系辞下》

【释义】小人认为,小的善行不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就不去做;认为小的恶行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伤害,就不肯去恶从善。

【赏析】这是孔子的话。一个人成为好人或成为恶人,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积累而成。君子明白,大善是由若干小善累积而成,故能积小善而成大善。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小人由于道德的缺乏,良知的泯灭,故积若干小恶而终至大恶,以致恶行累积到不可掩饰的程度,犯罪大到无法消解的地步。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