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经典语录

2024-11-19 10:17   geyange.com

二月的经典语录

二月名言二月经典语录共收录关于二月的名言24条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唐・聂夷中《伤田家》。粜(tiào跳):出卖粮食。这两句大意是:二月里春蚕始生就预先出卖新丝,五月里秧苗还在田里又预先出售新谷。这两句写农家为了救饥荒,不到收获季节就忍痛预卖当年的收获品。提前出售新丝新谷,可见农家生活之困苦;而新丝新谷未获已卖,明年又将靠什么生活?诗句反映了农民的生活已穷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流露了作者对贫苦农民的无限同情。

唐代诗人 聂夷中 《伤田家》

胭脂为脸玉肌,未赴春风二月期。 二月名言宋代女诗人 朱淑真

一年湖上春如梦,二月江南水似天。

元・贤《春日怀江南》。这两句大意是:一年四季,西湖风景秀丽,尤其是春天的景物,像梦境一样令人心醉神迷,早春二月,江南春水浩淼,水光映着天色,水面犹如蓝天。诗句表现作者对江南春色由衷的赞叹和怀念。可用于描写江南春景。

元代回族诗人 贤 《春日怀江南》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

唐・薛涛《柳絮》。杨花:即柳絮。惹:沾。这两句大意是:二月里的杨花又轻又小,随着春风飘来飘去,沾在人们的衣服上。咏杨花的作品往往带贬义,此诗亦然。这两句写柳絮又轻又微,随风飘荡,没有一点主心骨;时而沾在人们的衣服上,让人厌烦。诗的后两句进一步指出:“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更容易使人联想起那些随风转舵、朝秦暮楚的人物,可用来形容柳絮,也可用来讽刺那些没有主见、见异思迁的人。

唐代女诗人 薛涛 《柳絮》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这两句大意是:不知那细细的柳叶是谁剪裁出来的?二月的春风真像剪刀一样锋利啊!诗人将二月春风比作为灵巧的剪刀,给柳枝剪出尖尖细叶,想象丰富,比喻巧妙,极富诗意。它给后来的作者许多启迪,像杜甫的“剪取吴凇半江水”,李贺的“欲剪湘中一尺天”,陆游的“剪得秋光入卷来”,恐怕都受到贺知章春风剪柳的影响吧。

唐代诗人 贺知章 《咏柳》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关于二月的名言

唐・杜牧《赠别二首》其一。娉娉(píng乒)袅袅(niǎo鸟):形容少女体态的轻盈柔美。豆蔻(kòu扣):植物名,其花呈淡黄色。这两句大意是:她体态轻盈柔美,看样子只有十三岁多一点,好像二月初春时豆蔻梢头的蓓蕾,正含苞欲放。以豆蔻的蓓蕾比喻妙龄少女的美好年华,又暗自照应了“娉娉袅袅”四字,因而显得新颖独到,历来为人激赏。后人遂以“豆蔻年华”形容十三、四岁的少女。

唐代诗人 杜牧 《赠别二首》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霜叶:指经霜后的枫叶。本句大意是:经霜后的枫叶红艳得胜过二月开放的鲜花。这是《山行》诗的最后一句。原诗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这里的“坐”是因为的意思。作者说自己因为喜爱这枫林晚景,所以停下车来观赏。在一般文人看来,秋景常常是萧索悲凉的,但作者却把枫林写得鲜艳夺目,欣欣向荣,认为枫叶比春花还要好看,秋色胜于春光。这个对比形象生动,能唤起人们许多联想,给人以艺术感染,使人们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因此“~”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可用于描写山间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的秋景,还可以借来形容人们经过艰苦的锻炼和严峻的考验以后,更加心红志坚。

唐代诗人 杜牧 《山行》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唐・杜甫《绝句漫兴》其四。这两句大意是:二月已过,三月来临;人渐渐老了,像这样的春天还能遇到几回?杜甫《绝句漫兴》共九首,其四为:“~。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选两句是诗人面对大好春光所发出的感慨,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可用以抒发惜春之情,也可用以抒发暮年的感伤情绪。

唐代诗人 杜甫 《绝句漫兴》

新林二月孤舟还,水满清江花满山。

唐・储光羲《寄孙山人》。这两句大意是:仲春二月,从新林乘一叶扁舟而还,一江春水涨满清江,满山的花卉争相怒放。该名句刻写春景。上句突出“孤”字,下句力写“满”字。一方面反映出古人注重炼字的特点,一方面,“孤”与“满”形成对照,反衬出春季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色,使孤舟上的游子也不知不觉地沉浸于春的气息中。此名句,尤其是后一句,经常被人用来表现春天的美妙风光。

唐代诗人 储光羲 《寄孙山人》

江南二月多芳草,喜在蒙蒙细雨中。 二月名言

宋・仲殊《绝句》。这两句大意是:江南的二月芳草遍地,在那蒙蒙细雨中,蕴藏着盎然春意。正因为春雨滋润万物复苏,所以说春就在这蒙蒙细雨之中。诗句可用来描写江南早春二月的烟雨景色。

北宋僧人、词人 仲殊 《绝句》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天涯:天边,这里指夷陵。这两句大意是:真怀疑春风不到我们这边远的山城来,已经到了二月,还未见到花开。这是欧阳修因主张政治改革贬为湖北峡州夷陵县令时,写给峡州判官丁宝臣(字元珍)的一首诗。这两句写地区节候的差别。我国地域辽阔,同是初春,气候和物象却大不相同。两句诗写出了夷陵山城的荒僻和冷落,在写法上先提出疑问,以引起读者注意,这就给人以突出的印象。倘若两句倒过来,先说二月山城未见花,再说怀疑春风不到天涯,就显得平庸了。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戏答元珍》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这两句大意是:门外的积雪渐渐消融,群山不知不觉地披上了新绿;早春二月,暖日晴空,江畔的春花已竞相开放。两句写早春景色,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洋溢着生机,饱含着春意。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南北朝文学家 庚信

江南二月风雨过,梅花开尽杏花红。 关于二月的名言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 萨都刺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唐・李峤《风》。这几句大意是:管吹落三秋的树叶,能催开二月的鲜花,过大江能掀起千尺巨浪,进竹林能吹得万竿倾斜。这是一首咏物诗,从不同的角度写风的功能:落叶,开花,掀浪,动竹。字面不见一个“风”字,而“风”态自见。咏物诗应切合“物”的特点,咏出“物”的神韵来,本诗就是从风的功能着笔,把风的态势描写得宛然如见。练笔者不仅要学习这种写作方法,更要学习观察体验外物的能力。

唐代诗人 李峤 《风》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二月里蚕儿刚刚出子,就早早的卖掉了一年的新丝,五月里秧苗还在地里,又早早的卖去了一年的新谷。只顾医治眼下的毒疮,也只有剜去自己心上的肉。我但愿君王的心啊,能够变成一支光明的蜡烛。不要再去照亮那穿着绫罗绸缎的富贵人家的筵席,而只是来照看照看这无衣无食的逃亡庄户的茅屋。

唐代诗人 聂夷中 《咏田家》

男人们在未婚的时候是四月天,结婚的时候是十二月天;姑娘们做姑娘的时候是五月天,一做了妻子,季候便改变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她没想到他用这种声调说话,她女性的心里觉得这些话温暖受听,像二月的第一声山鸟啼鸣似地使她从心底感受到舒服,虽然她不愿承认这一点。 二月名言德裔瑞士作家 海塞

一月瑞雪飞,二月冰雪滴,三月劲风吹;四月雨滂沱,五月花芳菲,六月树成荫;七月枝如盖,八月丰收忙,九月芙蓉红;十月风微微,十一月渐渐寒冰,十二月滴水成冰。 理・谢立丹

正月迎春金样黄,二月杏花粉洋洋,三月桃花红千树,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桂花满枝香,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冬月水仙案上供,腊月寒梅斗冰霜。

正月甘蔗节节长,二月橄榄两头黄,三月樱桃粒粒红,四月枇杷如蜜糖,五月杨梅红似火,六月莲子满池塘,七月南枣树头白,八月菱角如刀枪,九月石榴露齿笑,十月金桔满园香,冬月柚子黄金金,腊月龙眼荔枝凑成双。

正月里,梅花阵阵香;二月里,杏花暖洋洋;三月里,桃花喷喷香;四月里,蔷薇都开放;五月里,石榴红似火;六月里,茶花香满塘;七月里,凤仙是七巧;八月里,桂花满园香;九月里,菊花堆得高;十月里,芙蓉小阳春;十一月,山茶满树花;十二月,腊梅黄灿烂。 关于二月的名言

除了我刚才谈到的瑞典文学院的18个院士做评选工作。有资格推荐获奖候选人的人包括:世界上每一个大学文学系的教授、每一个作家协会的主席和副主席、每一个文学学院的院长和副院长、还有以前获奖的作家以及瑞典学院的院士。推荐书应该每年二月一号以前寄给瑞典文学学院。每年2月份,我们收到的推荐信中有一百五十到二百个作家被推荐。然后,我们把这被推荐获奖的作家列成名单,在每个星期四开会讨论这些作家作品。到了四月份,长的名单就缩短了。淘汰剩下的名单包括二十来个作家的名字。到了五月底,名单变成最短的,包括五到六个作家的名字。六月、七月、八月,我们就不再开会了,就开始念候选人的作品。

记者:评奖的程序是什么样的?

瑞典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 马悦然

哭了一朝或是三日,就总得到城外去,挖一个坑把这人埋起来。埋了之后,那活着的仍旧得回家照旧地过着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外人绝对看不出来是他家已经没有了父亲或是失掉了哥哥,就连他们自己也不是关起门来,每天哭上一场。他们心中的悲哀,也不过是随着当地的风俗的大流逢年过节的到坟上去观望一回。二月过清明,家家户户都提着香火去上坟茔,有的坟头上塌了一块土,有的坟头上陷了几个洞,相观之下,感慨唏嘘,烧香点酒。若有近亲的人如子女父母之类,往往且哭上一场;那哭的语句,数数落落,无异是在做一篇文章或者是在诵一篇长诗。歌诵完了之后,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土,也就随着上坟的人们回城的大流,回城去了。原名张莹 中国近现代女作家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萧红 《呼兰河传》

名人名言分类:二月名言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