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经商名言通用37句
吕不韦经商名言
1、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
2、【英文】:gettwicetheresultwithhalftheeffort
3、【故事】:战国时期,卫国大商人吕不韦到赵国都城邯郸去做生意,碰到在那里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他决定做一次一本万利的政治买卖,就先到秦国讨得华阳夫人的欢心,让她认异人为儿子,帮助异人回国成为秦国国君,从而自己当上秦国的丞相。
4、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不韦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各方人士有谁能在书上增加一个字或者减少一个字的,就赏一千金.”谁不知道吕不韦是秦国了有权势的人,谁敢对这部书增删一个字呀!
5、【拼音】:shìbàngōngbèi
6、【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7、吕不韦的灭六国方针:逐步攻城掠地,采用儒家思想仁义治国,吸引六国流民前来投秦,逐步弱化六国的实力,进而完成统一
8、【近义词】:一举两得、一箭双雕、事半功百
9、事半功倍
10、一字千金
11、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我们还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比较妥当
12、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13、【解释】: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14、《吕氏春秋》是一部杂书,内有天文地理、见土人情、治理人世等各方面的内容.全书有一百六十篇文章,分成二老一辈六卷,共二老一辈多万字,在当时稳得上是一问巨著.
15、早年经商于阳翟,后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前249年,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庄襄王去世后,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后因嫪毐叛乱受牵连,被免职,之后全家流放蜀郡。
16、【英文】:smallinvestmentbringsaten-thousand-foldprofit
17、【举例造句】:如能善用他的特长和经验,比较地容易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邹韬奋《经历·前途》
18、【反义词】:得不偿失、舍近求远、事倍功半
19、前235年,饮鸩自尽。
20、吕不韦经商时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并扶植为秦庄襄王,拜为相国后带兵攻取卫、赵、周各国,后迎立太子赢政继位,对秦王赢政兼并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21、一本万利
22、【出处】:清·姬文《市声》第二十六回:“这回破釜沉舟,远行一趟,却指望收它个一本万利哩。”
23、【拼音】:yīběnwànlì
24、【灯谜】:六个月完成年计划
25、【解释】:本钱小,利润大。
26、吕不韦的灭六国方针:逐步攻城掠地,采用儒家思想仁义治国,吸引六国流民前来投秦,逐步弱化六国的实力,进而完成统一。
27、吕不韦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让这些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各种见解写成文字,并把它们汇集起来,编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提名《吕氏春秋》.
28、【拼音代码】:ybwl
29、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
30、【反义词】:事倍功半、徒劳无功
吕不韦经商名言
31、【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做事得法
32、【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本小利大
33、战国末期,卫国的大商人吕不韦,他到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在赵国做人质的人),并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异人为妻,待异人继位后,便封吕不韦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
34、【拼音代码】:sbgb
35、【灯谜】:最成功的生意
36、【近义词】:事半功倍、渔人之利
37、【故事】:战国时期,孟子问公孙丑如何看待统一中国,他说周文王施行仁政,使国家富强而最终消灭昏庸残暴的商纣王。现在拥有万辆兵车泱泱大国的齐国,如果能施行仁政,老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外面的人会来归顺,只做一半的事收到成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