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大才子周文宾还是徐祯卿

2024-05-09 09:17   geyange.com

江北四大才子

说到江南四大才子,一般是指明朝的: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和徐祯卿。

明代各种称号混乱,实则是个个多才多艺所致。

以画论,文徵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

以书论,则有吴门书派“明中期三大家”:文徵明、祝枝山、王宠。

江南四大才子则是以文论: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和徐祯卿。

看到这里,乱了吧。上面一共六人,出了三个称号。里面最牛一位,文徵明,诗书画三绝,其次是唐伯虎、祝枝山。

四才子之中,唐伯虎虽然是四才子之首,却是混得最惨的一位,五十多岁饥寒交迫而死。唐伯虎的字,算不上一流,书法勉强算二、三流吧,所以明中三大书家,轮不到他,字写得拘谨偏凝重,所谓的风流,应该是被祝枝山带歪了,传祝枝山为人风趣洒脱,不拘小节,风流放纵,出入青楼最拿手,字如其人,从字上面可以得到印证,写得非常狂放,有轻薄之意,沈鹏先生评:祝允明终身治草,内涵不足,一句到位。论成就,文徵明应该是最高的,书画都是当时一流,活得也最久,89岁,快成仙了。

四位之中,有三位是公务员,只有唐伯虎靠卖画为生,唐15岁中了解元,相当于高考全省第一,后因坐连仕途中断。祝允明官至应天府通判,应天府是当时的京都南京,通判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常委级别,是四位之中最高的了。文徵明54岁授翰林院待诏,是个非正式官员称号,待诏就是被提名,然后等通知,不拿工资那种,文徵明自己也不屑做官。徐祯卿则是以文著称,进士出身,最高做到了大理寺左寺副,相当于最高法院副院长。

补充,提及考试,就多说几句。古代为官是世袭的,龙子为龙,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公、卿为官职最高的两个),做官是有血统的。至汉代一变,废除了世袭制,做官只有一条途径,就是考试。只有极少数 是推荐,才能名气太大,不用考试,被推荐到中央,经批准,派到地方做小官,官从九品(相当于县政府的一个科员,知县为七品),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文徵明不屑去做了。

----------------------------------------------------

附收集的一些资料:

四大才子-唐伯虎

苏州人。书画家、文学家。

画与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

文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1470~1523年,享年54岁。

四大才子-祝枝山

祝允明(1460-1526年)享年67岁,是明代书法家,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

7岁即中秀才,32岁中举人,曾任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等官。

书法: 祝枝山集各书家之长,领一代风骚,是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另两人为文征明、王宠)

其书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赵孟頫书法之神,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发展为自己的独特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

祝枝山为人风趣洒脱,才华横溢,好游山玩水而不拘小节。由于祝允明有不胜枚举的趣事轶闻,是极现成的创作素材,所以他常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乐于助人的形象出现于《三笑》、《王老虎抢亲》等众多的戏曲艺术作品中。

四大才子-文

文徵明(1470~1559年),“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

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文徵明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及父亲都是文学家。

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终于“大器晚成”。

文徵明擅长山水,亦工花卉、人物。早年画风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渐趋醇正。传世佳画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等。文征明还工行草书,尤擅小楷,篆、隶、正、草无所不能。所书四体千字文,成为后人临摹的范本。

他的传世书作有《醉翁事记》、《股王阁序》、《赤壁赋》等。

文徵明卒于1559年,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墓在吴县陆墓文陵村。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大才子-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年),明代文学家。

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16岁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吴中。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土,后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及第后与明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交游甚密,悔弃少作,齐倡复古。与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称“前七子”。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

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其墓葬于虎丘山西麓万点桥的郁家浜北端。徐恢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胜野闻》、《异林》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