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经典语录100句译文
王阳明经典语录100句译文
1、王阳明经典语录100句译文2、王阳明经典语录句子3、王阳明经典语录100句4、王阳明经典语录及解读5、王阳明经典语录1536、知行合一王阳明经典语录7、王阳明经典语录图片8、王阳明经典语录60句9、王阳明经典语录原文
王阳明经典语录100句译文
1、知行合一(王学主要思想之一。)
2、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3、“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4、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5、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6、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7、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8、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9、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0、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11、无善无恶心之体,
12、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
13、常快活便是功夫。
14、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
15、一个真实的自我可以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一切皆因思想而异。如欲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如欲改变自己,首先磨炼内心。
16、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终被累倒。
17、《王阳明大传》
18、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
19、《王阳明内圣外王的九九方略》
20、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21、动亦定,静亦定。
22、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23、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24、《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
25、“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26、心如明镜,物来自照。
27、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28、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9、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
30、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王阳明经典语录句子
1、1《神农本草经》清·孙星衍等辑——医科圣典,药学大全
2、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3、时习之要,只是谨独。
4、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5、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6、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7、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8、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9、人生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池仲容,不是我要杀你,而是你不愿善终,自取灭亡,以至天要杀你,你认命吧。
10、孟子经典名言名句摘抄
11、2018年9月时事政治100题及答案(第二套)
12、一个真实的自我能够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一切皆因思想而异。如欲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我。如欲改变自我,首先磨炼内心。
13、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14、“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王阳明
15、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16、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17、古语也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
18、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19、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
20、如何做功夫呢?王阳明在这里指出了另一条路——努力做学问。诸葛亮说“非学无以广才”,对于才能和修养,读书学习就算不是唯一的路,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条路。
21、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是未知。
22、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23、本心之明,皎如白日,无有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人孰无过?改之为贵。
24、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
25、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
26、(法律法规)936道《刑法》客观题及答案(已更新)
27、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
28、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守仁《读易》
29、1《林泉高致》宋·郭熙——近水遥山皆磊落
30、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
31、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用兵有术否)?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你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32、“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王守仁《传习录》
33、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王守仁
34、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更又一层。
35、格物致知,灭除轻傲。
36、人生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前进。2、人的一生就像一篇文章,只有经过多次精心修改,才能不断完善。3、人生是伟大的宝藏,我晓得从这个宝藏里选取最珍贵的珠宝。4、过去是我们历史的沉......
37、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阳明
38、人须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39、经典励志名言警句摘抄
40、【王阳明名言十句(精读)】精准扶贫材料经典思路72例
41、的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拒绝庸俗,能够灿烂奔放,但也能够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任何意义,成为行尸走肉。
王阳明经典语录100句
1、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2、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3、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42、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43、天理即人欲。44、天理即仁心。45、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46、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47、勿忘勿助必有事焉。48、何为第一等事?当读书做圣人耳。49、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50、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4、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5、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
6、“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故事背景:他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据知情人透露,这个和尚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的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这句话就是传说中禅宗和尚的禅机。所谓禅机,就是用含有机要秘诀的言辞、动作或事物来暗示教义,让接收方触机领悟。不知是王阳明的禅机触动了和尚,还是王阳明的大嗓门惊动了和尚,总之,和尚惊慌的睁开眼,“啊呀”一声。王阳明盯紧他,问:“家里还有何人?”和尚回答:“还有老母。”“想念她吗?”和尚不语。一片寂静,静的能听到和尚头上的汗水流淌的声音。最后,和尚打破了这一死寂,用一种愧疚的语气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7、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8、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
9、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10、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11、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12、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13、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14、“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15、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
16、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17、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18、政治上可以犯罪但绝不能犯错。眼看伍符就要铸成大错,江彬急中生智,假装醉酒,将伍符扑倒在地,咬着他的耳朵小声道:“书呆子,该输了!”不管你在哪里,都有我陪着你!以最佳的心态,面对生活的一切,才能体会生活的美好。保持好心情,一起拥抱幸福生活。传递读书文化,分享精彩文章!
19、盖良知之在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同。
20、勿忘勿助必有事焉。
21、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
22、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23、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责己则昏。
24、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这一生。
25、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界头。
26、要善恶分明,更要爱恨分明
27、无私心就是道。
28、人有在意生死的念头,是生命本身带来的,所以不容易去掉。如果在这里都能看破、想透彻,心的全部本体才能自由没有阻碍,这才是尽性至命的学问。
29、心正就是少发怒
30、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
王阳明经典语录及解读
1、一串铃音,漾起了悠扬的旋律,淙淙的流水声夹杂在呜咽的洞箫里,有些低沉,有些沉寂,带着些微的伤感。是怀念吗?这片炎黄的浩土之上,神话的遗迹已然湮没,女娲离去了自己的孩子,唯有五帝还挂念着留下自己的魂灵。在这片没有神的土地上,祈祷已是惘然。每一个人,每一个生灵,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争得宿命之外的幸福。
2、“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王守仁《传习录》
3、知之匪艰,行之惟艰。
4、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5、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6、“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王阳明心学中的十六字箴言,其涵义为:人心险恶莫测,道心微妙居中,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7、良知之心就是君子之心,渊默之心,临危不乱之心。君子的权术是高超实用的艺术,小人的权术是滑稽可笑的表演。怎样成为君子?拥有光明之心。如何拥有光明之心?深入思考,全面把握,说服自身,内心平静。
8、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即使舆论尚有非议,即使朝中权贵刻意排挤,也不能改变他被莘莘学子顶礼膜拜的事实。
9、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里,不须外面添一份。以此存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是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10、一念开明,反身而诚――王阳明《传习录》
11、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12、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
13、第三句和第四句是知和行
14、战争总是异常血腥和残酷,不要说士兵,便是身居高位的将军也很容易惊慌失措。东晋成帝朝的左将军司马流,参战前就非常惊恐,以至于吃烤肉的时候都找不到自己的嘴在哪儿,结果打仗时被杀身亡。
15、天理即人欲――王阳明
16、严霜大冻之中,岂无些小风和日暖意思?
17、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18、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
19、周敦颐说,太极就是2.0版的无极,好比一款2D建模的电脑游戏要向3D转型了,开发系列中的一代过渡产品,有些体验功能前瞻一下,吸引你的眼球。紧接着开天辟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
20、人人有路透长安,坦坦平平一直看。
21、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22、御外之策,必以治内为先。
23、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24、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守仁
25、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
26、“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27、这十六字出自于《尚书·虞书·大禹谟》中。
28、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9、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30、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
31、在官员知法犯法不是新闻、依法治国才是新闻的时代,抛开制度变革不谈,每个人都应扪心自问:如果体制有毒,个人在其中的罪孽就可以赦免么?
32、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33、为学大病在好名。――王守仁
34、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透过昏黄的纸窗,我仿佛看见阳明和徐爱二人正在促膝长谈,没有名缰利锁,尽弃一切俗欲,时而激烈辩论,时而抚掌大笑。往来古今,四极八荒似乎都已凝滞在此时此地,寰宇之间,只有他师徒二人的交谈之声,讨论着世间最朴素、最纯粹的道理,不知东方之既白……
王阳明经典语录153
1、天理即人欲。
2、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3、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4、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5、“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6、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7、圣人不贵前知,祸福之来,虽圣人有所不免。圣人只是知几,遇变而通耳。
8、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9、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10、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11、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
12、格物致知,灭除轻傲。
13、“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故事背景:1528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阳明从一个美的出奇的梦中醒来,他问弟子:“到哪里了?”弟子回答:“青龙铺(今大余县青龙镇赤江村)。”王阳明又问:“船好像停了?”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王阳明笑了一下:“到南康还有多远?”弟子回答:还有一大段距离。王阳明又是一笑,恐怕来不及了。他让人帮他更换了衣冠,倚着一个侍从坐正了,就那样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周积叫进来。周积匆忙的跑了进来,王阳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睁开眼,看向周积,说:“我走了。”周积无声的下泪,问:“老师有何遗言?”船里静的只有王阳明咝咝的呼吸声。王阳明用他在人生中最后的一点力气向周积展现了一个微笑,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14、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
15、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
16、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17、“我以落第动心为耻”故事背景:1496年,他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无法动用悲伤的表情了,于是都来安慰他。他的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他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18、博学只是事事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
19、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20、读一读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体会一下他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措辞就能明白,一个有才华的人,想要得到大人物的赏识,甚至是接见,都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21、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22、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
23、良知即是《易》。
24、勿忘勿助必有事焉。
25、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大学问》)
26、此道本无穷尽,问难愈多,则精微愈显。
27、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28、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
29、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30、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31、: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
32、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33、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34、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35、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36、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
37、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这一生。
38、何为第一等事?当读书做圣人耳。
39、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40、战场之上,求死者生。
4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故事背景: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42、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43、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知行合一王阳明经典语录
1、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2、无私心就是道。
3、功盖天下而莫之嫉,善利万物而莫与争。
4、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5、动亦定,静亦定。
6、他一疑,事就成了。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则不至于责人已甚,而自治严矣。
8、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9、宇宙中最真的孝,就是不让父母担心。知道了这个,你就知道怎么去孝顺父母了。
10、佛道之学和圣学只是一张纸的距离,所以不容易辨别,只需要立志于圣学,将来必能看透。
11、王阳明极力指责佛教:“佛教徒担心父子连累他,就离开父子;担心君臣连累他,就离开君臣;担心夫妻连累他,就离开夫妻。佛教徒总说自己不执着于‘相’,其实这些都是执着于君臣、父子、夫妻的‘相’,所以他才逃避。我们儒家,有个父子,就给他仁爱;有个君臣,就会对他忠义;有个夫妻,就给他礼节。什么时候执着于父子、君臣、夫妻的‘相’呢?”由此可知,这张纸的厚度就是责任心和使命感。儒家有,佛道没有。简洁地说,王阳明心学是一门要人去外面建功立业的学说,而佛道是龟缩避世的学说。
12、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得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
13、人心中本就有孝心、仁心,所以不必去外面寻求任何东西,只要让心中的孝心和仁心自然流露就万事大吉了。
14、良知是个直性子,对于不公,它给出的答案就是:马上反抗。
15、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16、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17、良知提醒我们,要把万物和自己当成一个整体,对万物说,我爱着你的爱,痛着你的痛,伤悲着你的伤悲,快乐着你的快乐
18、人非要经历一番不同平时的劫难才能脱胎换骨,成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
19、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20、“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21、除非是死灰槁木、耳聋眼瞎之人,虽然听见、看见了。只要心不去跟随它也就行了。
22、一个真实的自我可以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一切皆因思想而异。如欲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如欲改变自己,首先磨炼内心。
23、人世间所有父母希望的其实是儿女平安,锦衣玉食并不重要。那么,将心比心,我们希望的其实也是父母平安,心平安,身平安。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是你的身心要平安,否则,这都是空谈。
24、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25、世人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26、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27、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
28、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29、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
30、“至圣先师”孔子说的话,如果它不能和我的心相符,那就是错的,就不是真理;而贩夫走卒说的话,如果它能和我的心符合,那就是对的,就是真理。
31、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32、我已超脱了得失荣辱,只是还无法超脱生死。
33、敌人只要心中生疑,这仗就赢了。
34、学是学去人欲,存天理。从事于去人欲存天理,则自正。
35、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36、格物致知,灭除轻傲。
37、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38、天理是在心中,但由于世俗的浸染和自己的不注意修心,天理虽然没有离开心,可却被蒙蔽了。
王阳明经典语录图片
1、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2、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
3、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4、“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5、“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6、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7、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8、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9、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10、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
11、“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12、“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13、“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14、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15、“光不仅在烛上”
16、“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17、“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么?”
18、忽向山中怀旧侣,几从洞口梦烟萝。
19、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
20、“光不仅在烛上。”
21、布裘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黎明。
22、“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23、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24、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5、“他一疑,事就成了。”
26、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王阳明经典语录60句
1、绝不要先以恶意去推测别人,否则自己就先变恶了,一旦如此,就是丧失良知的表现。
2、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任何人差。
3、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4、良知提醒我们,要把万物和自己当成一个整体,对万物说,我爱着你的爱,痛着你的痛,伤悲着你的伤悲,快乐着你的快乐
5、如果真有孝顺父母的心,就会去做孝顺父母的事。孝顺这个道理就在你心中,如果它在外面,比如在父母身上,倘若父母去世了,难道它就消失了?
6、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传习录》
7、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
8、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
9、一贵一贫,乃知世态;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10、应视功名利禄如浮云,要勇敢地去做事,不必计较事成之后的荣耀。有荣耀是我幸,无荣耀是我命,这就是良知给我们的答案。
11、《大学》之所谓“格物致知”,即《中庸》之所谓“明善”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皆所谓明善而为诚身之功也,非明善之外别有所谓诚身之功也。
12、不仅如此,王阳明还担心,在艰苦环境下,随从们会心情抑郁。
13、在神州这片土地上,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扬才露己向来招人忌恨。
14、天道不翕张,则不能发聚,况人乎?
15、“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16、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自是功夫节次。
17、知轻傲处,便是良知;致此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
18、人生本没有大事,过好平常每一天,就是最了不起的修行。
19、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20、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21、贫汉作事大难,富人岂知之!
22、赏及微劳,则有功者益劝;罚行亲昵,则有罪者益警。
23、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24、功盖天下而莫之嫉,善利万物而莫与争。
25、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26、心之良知是谓圣人,圣人之学,惟是致良知。
27、道之全体,圣人亦难以语人,须是学者自修自悟。
28、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凡今作事,贵在谋始。
29、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
30、致知在实事上格。如意在于为善,便就这件事上去为:意在于去恶,便就这件事上去不为。
31、但人存政举,使奉行不至;则革弊之法,反为流弊之源。
32、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
33、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34、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守仁
35、夫用人之道,疑则生怨,信则共举。
36、我已超脱了得失荣辱,只是还无法超脱生死。
王阳明经典语录原文
1、天理固然在心中,但如果一个意志力不坚定的人,生活在一个肮脏的环境里,天理就很难显现。
2、人心中本就有孝心、仁心,所以不必去外面寻求任何东西,只要让心中的孝心和仁心自然流露就万事大吉了。
3、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4、不去议论别人的是非,在要责备别人的时候,把它当作自己的一大私欲加以克制。
5、做儿子的对于父母错误的言行无法指责时,的办法就是哭泣,怎么可以奉迎他的错误呢!
6、静并非不动,动也并非不静。戒慎恐惧就是念头,为何要区分动和静?
7、佛道之学和圣学只是一张纸的距离,所以不容易辨别,只需要立志于圣学,将来必能看透。
8、绝不要先以恶意去推测别人,否则自己就先变恶了,一旦如此,就是丧失良知的表现。
9、知轻傲处,便是良知;致此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
10、役者以力,仕者以道;力可屈也,道不可屈也。
11、只有在平时有克制的能力,在自己的良知上用全功,把自己锻造成一个泰山压顶色不变,麋鹿在眼前而目不转的人,才能不动心。
12、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13、人世间所有父母希望的其实是儿女平安,锦衣玉食并不重要。那么,将心比心,我们希望的其实也是父母平安,心平安,身平安。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是你的身心要平安,否则,这都是空谈。
14、昨日衣蟒戴玉,大家都说荣耀,可脱衣就寝,只是一身穷骨头,何曾添得分毫?所以,荣辱不在人,人自迷耳。
15、心中有个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所以一切道理都在心上,就是:心即理。
16、要祛除声色货利的私欲,就要在静坐时把那些好色好名好利的祸根都搜寻出来,然后祛除。
17、有些人平时不肯行善积德,内心有所欠缺,所以害怕。若平时依良知做事不违神灵,坦荡光明,又有什么可怕的?
18、一念抱持,成圣之要。
19、良知,就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
20、良知提醒我们,要把万物和自己当成一个整体,对万物说,我爱着你的爱,痛着你的痛,伤悲着你的伤悲,快乐着你的快乐
21、只要做到用良知去发家致富,那就符合天理,谁说君子不能谈利?
22、为了自己相信的正义要勇敢去拼,不要做缩头乌龟,否则就是活千年,不过是千年的禽兽。
23、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24、良知提醒我们,要把万物和自己当成一个整体,对万物说,我爱着你的爱,痛着你的痛,伤悲着你的伤悲,快乐着你的快乐。
25、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任何人差。
26、我已超脱了得失荣辱,只是还无法超脱生死。
27、静并非不动,动也并非不静。戒慎恐惧就是念头,为何要区分动和静?
28、面对外来评价,尤其是毁谤时,非但不要动怒心,而且还要把它当成是磨炼强大内心的机遇。
29、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30、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31、只要时刻拂拭自己的内心,让良知不要被人欲遮蔽,就都能成功。
32、人必须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方才能克除想念私欲的心,能够克除想念私欲的心,才能成就自己。
33、除非是死灰槁木、耳聋眼瞎之人,虽然听见、看见了。只要心不去跟随它也就行了。
34、真正的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良知!良知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那就去做,不必顾虑、不必计较。
35、生死关容易过,可心上的关却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