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酒的话语 孔子的酒

2024-03-16 05:19   geyange.com

孔子说酒的话语

#V0142.孔子#

近代历史学家柳诒徵曾在所著《中国文化史》一书中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无独有偶,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也说:中国之文化基于孔子之学说,而美国诗人、哲学家、思想家爱默生更是认为: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孔子的伟大,那便是——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是史学家司马迁对孔子的赞颂,称他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值得遵循。

但是,圣人如孔子,也是要喝酒的。孔子不仅喝酒,酒德更是令人称赞。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在《觞政·八之祭》中说:“凡饮必祭所始,礼也。今祀宣父曰酒圣。夫无量不及乱,觞之祖也,是为饮宗。”孔子被推崇为酒之饮宗,他将仁礼的思想应用到酒道之中,对饮酒有着高尚的见解。

饮酒要适度

“唯酒无量,不及乱。”

“酒”字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五次,其中三次都出现在《论语·乡党》篇之中,它涵盖了孔子对饮酒的态度。在此篇中,孔子说:“惟酒无量,不及乱。”这句话引发了世人对孔子酒量猜测。

在《论语》中,对孔子的酒量没有明确的记载。有人引《孔丛子》一书之文,说孔子酒量之大,能饮百觚;有人引孔子的嫡孙子思之言,说孔子酒量非常一般,不能一升。无论对“惟酒无量”作何猜测,其实“不及乱”才是孔子对饮酒的态度:喝酒应该根据自己的酒量量力而行,不能饮到醉乱而丧失了德行。

饮酒要讲究礼仪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孔子强调饮酒要讲究礼仪。《论语·乡党》篇里记载了一次孔子参加乡里酒宴的事情,“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席子摆放得不端正不坐,行乡饮酒的礼仪结束后,孔子一定要等到老人都离席之后,自己才出去。

古人说:“饮酒者,乃学问之事,非饮食之事也。”几千年来的约定俗成,形成了一套通行的饮酒礼仪。饮酒大概分为三步:

拜:饮酒前先做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

祭:然后将酒半洒于地,以示对天地生养的谢意,又叫“酹”,苏轼在《念奴桥·赤壁怀古》中曾写:“一尊还酹江月”,就是在拜祭山河。

啐:再重新倒上酒,浅尝一口,若是主人在此,可以不惜词语赞颂酒的醇美。

卒爵:“卒爵”就是干杯的意思,最后将酒一饮而尽。

酒是社会文化符号

“觚不觚,觚哉?觚哉?”

饮酒的礼仪还关乎酒器,在《论语·雍也》中,孔子发出了“觚不觚,觚哉?觚哉?”的叹息。觚,是商代和西周时的一种青铜器,它上圆下方,口呈喇叭形,细腰,高圈足。

觚,不仅是酒器,更是一种礼器,后来觚的形态被改变了,孔子认为这使得社会文化符号的体系出现了混乱,所以才发出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的疑问与叹息。

孔子将其仁与礼的思想应用到酒道,形成了以酒德与酒礼为核心的酒道文化,这不仅关乎饮酒,还关乎饮酒之人。在道家经典著作《庄子》中记载了孔子观人的“九征”,其中之一便是“醉之以酒而观其侧”,在《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篇中还记载了孔子弟子曾子的话,他说:“饮食之,而观其有常也。”观察一个人吃饭饮酒的常态,便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品性。

关于孔子的故事,还有许多,他周游列国十余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秋》六经,创立儒家学派,开创全新的教育理念……舞剧《孔子》再现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这场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的舞剧,已在全球演出超过300场,被《纽约时报》誉为“中国的文化名片”。

2018年,泸州老窖·国窖1573携手中国歌剧舞剧院完成了舞剧《孔子》15城37场巡演,展现了历史长河中璀璨的中华文明的国际化文化盛宴,反响空前。今年,泸州老窖·国窖1573也再次与中国歌剧舞剧院共同开启《孔子》的全国巡演,将在20多个国内城市上演60余场中国经典文化之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交织的美。

泸州老窖·国窖1573

让世界品味中国

敬请期待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