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经典句子 如何评价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2024-03-13 09:20   geyange.com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经典句子

我在我的知乎专栏「我帮你读」上费心写了一篇文章,是我读「中国哲学简史」之后作成。传送门在此,感兴趣的可以去看:

我帮你读:「中国哲学简史」 - 我帮你读 - 知乎专栏

内容贴在下面,不过想要看排版完整的,看着舒服的,还是请去我的专栏去看。

(本文为笔者原创,非商业用途转载请在最显眼处署名作者并给出链接,商业用途请联系笔者)

另外,我在「我帮你读」系列目录及序言中也有提到,如果有哪部书籍让你觉得会值得我来写一篇如此文字的,请根据该链接中的规则推荐出来,我不会遗漏,所有提出的书目都会去认真考虑,望图能够海纳百川。

哲学二字像是一丛荆棘玫瑰,在让很多人望而生畏、束之高阁的同时,也因为其独一无二的永恒的地位,产生了其特殊的气质和对人们的吸引力,让人想去触碰了解。在世界哲学园林之中,中国哲学是散发着最独特熏香的异花,我们若是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哲学文化都不能或多或少地了解,实在难有资格言说自己是一名受过教育的现代中国人。

本书大体按照时间顺序写成,从先秦诸派的起源,一直讲到近几个世纪西方哲学的传入和其影响。书的内容大体可以在汉朝前画一条线,分成两个部分,前一半是先秦诸子,后一半是各家的发展和变化。在讲解每个思想的同时,也有其影响和当时大局的观念穿梭于其内,书的整体结构非常明晰。

然而,本书中大段大段地引用古代文献而很少加以解释,对于一些观点,甚至近乎整篇都是引用而没有任何批注,指望着读者能够自行理解。对于并未有过较深厚古文基础的人,怕是要一走一扭脚,一步一个坑了。而且,本书虽为哲学史,不过我觉得,愿意读的人有很大一部分是想去了解历史背后的每个哲学观念的。因为篇幅限制,大师并不能经常在某一话题上多加阐述,所以思想的瑰丽并不能完全体现出来,而这应该是哲学的最吸引人的地方。失去了这点,只怕若是作为了解哲学本身的书籍,本书的可读性还要下降。

我写下这篇文章的原因即在于此。本文虽然篇幅不短,但是想到我作为作者的目的,是想要完整地转达这本书的结构、内容、含义甚至文风,若是你读此一篇能够让你很好地了解这本书,或是你可以满足于这些了解,或是让你感兴趣去读原作,应该都算是值得。

就算一些老掉牙的诸如「我是谁」、「世界为何会存在」、「我们为何可以存活并思想」并不再能提起我们的兴趣,不过类似于「为什么我繁忙过后会感到空虚」、「为什么我忙碌半生,到头来却一场空」这类的的标题却不断地出现在所有的纸质或网络媒体之上。这些问题看起来好像和哲学并无关系,像是更偏向于心理学的领域,这是因为人们对于病症本因并不清楚的原因。哲学确确实实地能给这些问题提供一些人们寻求的答案。

和历史上的中国相比,现代社会正是变化日新月异的年代,这种激荡的变化,很容易让人们不加思考地一窝蜂地向着某个相对偏离的目标去追求(我们可以看看美国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情况为例)。精力全部都放在了前面,后面的最基础最紧要的部分自然也就空缺了出来。看人们肆无忌惮地去club把自己的脑子甩掉,和狐朋狗友们在酒吧高谈阔论,尝试以这些方式去忘记人最本质追求的缺失,事后却又惆怅孤苦难以释怀,殊不知他们在做水中捞月、缘木求鱼之事,却也不会问一句:为何如此?

在我看来,中国哲学对于中国现况来说,是一剂强效的苦口良药。所有对自己,对现况,对未来,对世界有所困惑迷茫的人,或者想要更好地完善自己的道德、世界观和价值观念的人,都应该去至少了解一下先人们穷尽他们一生所到达的思想成就。我们站在他们的肩头之上,得到这些人中圣贤的一臂之力,必定更有信心和能力去会当凌绝,望穿谜团。

然而哲学的深入了解,无论是相关书籍的阅读还是老师教授,都需要学习者全心全意的思考和聚精会神的跟随。如果不是对哲学有大兴趣的人,以哲学本身对思维能力和精力的要求,必定无法从中获取足够的激情,来持续性地耗费心力深入进去。

因为中国哲学对我们的异常的重要性(特别是现代),又因为哲学和哲学史书籍本身的难以理解和阅读,我花费时间写下这篇文章。我这篇文章想要达到的目的是:让没有时间、精力或兴趣去读原书的人们能够对中国哲学的历史、派别、特点和发展有个最基本的概念。如果读者在了解过后,对某一方面有更深入的兴趣,可以根据我的笔记去对照去阅读原书,了解书中概略,然后根据兴趣进一步地去阅读古典著作原文。若是本文能让哪怕三五个人更好地明白我国哲学的宏伟壮丽之处,并引起他们的兴趣去深入了解,我费时费力写下此文也自觉满足。

请注意,也是由于篇幅限制,「中国哲学简史」本身并没有具体过多地去详解任何一家学派,也有不少很值得一提的人物(比如先秦的列子、告子)和学说(书中一共就讨论了不到十个)并没有出现。本书的本意应该在于大略地提供一个框架,让人们来了解中国哲学的历史基本特征和走向。切记不要把本书当做一本中国哲学百科来查看。

本书思想

(这部分是本文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普遍性质的话题重点,并结合了我自己的理解和现代情况,不牵扯具体的某家某位的言论。我单独写出来,是希望可以先转达本文的思想环境,让读者们可以进入角色。因为话题的普遍性,这部分的内容,就算对任何哲学观点都不赞同的人,也是应该来了解的。)

超道德价值与「空虚」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对超乎于自身范围,超乎于现世的追求是最根本最自然的欲望之一。从这无可否认无法避免的欲望之中,脱胎出了宗教。伊斯兰教起于阿拉伯半岛,基督教、天主教起于西欧,佛教、印度教起于印度,看这世界三大宗教近乎囊括了所有主要的文明起源国度,却唯唯跳过了中国,这并非是因为中国人没有对超乎现世的追求,而是因为在中国本土,哲学的地位可以近似于宗教在其他国家的地位。中国人不是宗教的,因为我们的文化从骨子里是哲学的。

这个结论可能让人多人很诧异,我说我目不识丁,你说你削发为僧,又怎么会是哲学的?就算我八字只认一撇,但我知道孝敬父母,尊敬老人,见到别人有难知道帮助,和所有人一样有拳拳赤子之心,这看起来是你的本质,其实这属于伦理学,是儒家哲学数千年来的积淀深入骨髓而不自知。就算你穿着袈裟,但你也知道儒释道三家的区别,知道要精修本门的典籍精要,并愿脱离世世轮回,你并非在寺庙里向佛祖日夜祈祷以求超脱,而是想要去积累思想达到「顿悟」,这讲求的,是中国佛学释家的哲学。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做的自己追求的事情,大多都只具备一定的「道德价值」,意思就是说,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有一定的看得见摸得着想得清楚的有益影响。挣钱养家,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做义工捐款等等,都属于具备一定的道德价值。我们在道德价值之中,可以证明自己存在的有益性,收获一定的快乐。不过,在这道德价值之上,还有一层,这一层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关系到我们所有人的本质存在,关系到「为什么」,这就是「超道德价值」。书中的例子:爱人,爱生活,是道德价值,爱宇宙,是超道德价值。

像我一开始所说的,人们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即对超道德价值的追求,是最根本最自然的欲望之一,这种渴求像是夜空中无处不在的星光,并不强烈,只要身边有个明显光源分散注意力,很可能就会注意不到,不过当所有的光源都被剔除之后,却会发现这种需求难以比拟的深邃悠远,其比吃饭喝水更近存在之本,比五岳四海更能动荡人心。

我们中国的哲学,在本土之所以可以代替宗教的功能,就是因为它发展到了超乎现世的境界。中国的哲学,不在于增加多少知识,而在于提高我们自身的精神境界,以获得超道德价值的目的。道家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二章),儒家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横渠四句),这些观念带来了强烈的认同性和超脱性,这种境界和宗教的最高境界是等同的。中国的哲学,能够弥补我们心中的空白,来达到精神的完满。

我花费如此多的篇幅来解释书中关于「超道德价值」的观念,一个是想侧面阐述哲学的重要性,一个是因为这个观念能让我们理解「空虚」的存在原因。空虚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己所做之事缺乏了一个超道德的终极意义。

近些年的教育科目,因为受到西方世界思想的冲击,变得和原来数千年完全不同。学校的教育几乎完全忽视了精神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而集中于学术科目的技巧。可以这样形容,我们抛去了「理」的学习,而集中精力于「术」。我们大多数都在这种教育之中浸染过十几年,等到我们走入社会之后,已然完全踏过了观念形成的阶段,也已经错过了有时间、有精力、有好奇心去寻找有超道德价值目标的年龄。西方国家的人们有宗教来弥补,那么我们又能够凭借什么?当哲学的积淀不再是必修之基本,甚至有人到现在都没有真正系统地接触过哲学,那我们中国人又拿什么来填补心中必然会有的空白?徒然哀叹「空虚」二字而已。

冯友兰在书中明确预言: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P6、P322)。我们尽可以拭目以待。

中国哲学的特点

西方海洋文明因为交通便利,会自然强调「商业」,商业重于精细数学,对数字和利益的概念会强化他们对逻辑的观念。西方哲学因此建立在「假设」和逻辑推算的基础上。因为中国是内陆国家,因为地理位置优越,两河流域有大片肥沃的土地,最看重的也自然就会是「农」。「农」的生活淳朴简单,又很接近并崇拜自然,中国的哲学就自然会有对天地的崇拜,对自然简单和传统的尊重,文化也就会有反对机巧创造的趋势。

中国哲学是建立在「直觉」之上的,先人的著作中,很少有像西哲书籍中那样,看到蕴含完整逻辑的推演过程并得出结论。中国古代的文字,包括我们熟知的「论语」「老子」等等,有很多都是一句一段,言简义丰的寓言性句式。句中的含义不包含完整逻辑,句意模糊,是根据我们每日生活中总结而出的。但也正因为确切含义的模糊,所以虽然看似内容很少,思考起来却会觉得每每都是它的体现之处。

西方哲学的内容往往是完全逻辑的,这种抽象的逻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却很难对我们的行为本身有任何指导。中国哲学则强调哲学不仅仅是知识和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去养成一种人格。在中国哲学中,人人都可以做贤人、圣人、僧人或者出世之人。西方哲学科学与宗教几乎是完全对立的存在,有我无他,但是中国哲学却把宗教强调的「你应该去做什么,怎么做」和哲学强调的「为什么会这样,道理何在」完好地结合在一起,这也应该是中国哲学可以替代宗教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哲学对人的行为本身有规定和很强的约束性,或者换句话说,很有「实用性」。

在中国,因为长期的不同思想的拉锯和此消彼长,以儒家为首的入世学说和以佛家、道家为首的出世学说最后互相融合,取长补短,结合出了中国哲学总的「既入世,又出世,内圣外王」的特殊局面。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书中具体涉猎的内容,好更详细地理解中国哲学的含义与变化。

本书内容

(本书中的内容每个主题章节都言简意赅,少则一两页,多则三五页,但也就导致了主题章节的数量实在很多,而又已然很压缩了,非常不好总结。我希望我的总结方式可以尽好的传达出书中的内容。可以把本部分看作是我的读书笔记的再一次归纳总结和整理,并且按照时间顺序用通顺语句使其可读,可以当做是中国哲学历史的最精简版。想要在读原书之前了解地更多一点的话,可以去我的笔记之中找对应的部分先看个更详细的大概。(比如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的例子,在我的笔记中有,在这里却无法提及))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本书中涉猎的内容划分三个部分,代表中国哲学思想的三个时代巅峰:先秦、汉朝到唐朝、宋朝。我们逐一简单叙述。在章节的最后,我会提及冯友兰先生认为的四种人生境界。

先秦

先秦阶段,本书按照西汉司马谈(司马迁他爹)所著的「论六家要旨」,将诸子百家分为六个派别: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

儒家:儒家在先秦阶段值得称道的主角有三人: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兴起儒学,它的关键字是「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仁义」、「忠恕」以及「知命」(知命者,努力而无忧)。孔子是「内圣」,讲求修炼自身的精神修为,那孟子就是「外王」了,将孔子学说从一人推广到多人乃至整个社会。他的关键字是「性善」和「浩然之气」。如果说孟子是儒家的理想派,那荀子就是相反的现实派,他的关键字是「性恶」、「功利主义」、「礼、乐」和初步「逻辑」。

墨家:墨家代表社会下层的游侠的思想。墨子的关键字是「非儒」、「兼爱」、「天志、明鬼」。后期墨家利用自己总结的辩论和逻辑方法,去澄清自己的观点,并反对其他观点。

道家:道家指的是哲学,道教指的却是宗教,二者虽然同出一宗,但是后期的区别非常之大。书中并没有过多提到道教的事情。先秦道家的三位人物是:杨朱、老子和庄子。对于杨朱,我们知之甚少,他的关键字是「利己纵欲主义」、「轻物重生」,认为要是人人都顾好自己,天下自然大治。老子提出的「无名之道」和其中物极必反的相对之论,被庄子继承并发扬。二者同样强调「道」。虽然书中没有明确指出二者的不同,不过最大的一个不同,我认为应该就是老子的道德经是在试图建立一种完整的宇宙体系,目的是指出该如何「得」,是实用的甚至功利的;而庄子走的是纯粹哲学知识的路线,是在逻辑和直觉之中寻找道的真意。

法家:法家并不仅仅在讲制度法律相关的事情,它包涵了「势」(权力)、「术」(做事用人的办法)和「法」(法律法制),韩非子集其大成。偏实用派的法家与偏理想派的儒家、道家自然会相互批评,互不相容。

儒墨道法这四家虽然不至于没人都了解清楚,但也应该多多少少都有所听闻了解,相比而言,阴阳家和名家却显得不那么出名了。这是因为这两家出于一些原因没有成为历史主流。单比较哲学思想的话,这两家——特别是名家——的重要性,确实值得称道。

阴阳家:阴阳家将算数图画与阴阳五行结合在一起,尝试解释世间的一切变化,并将事物变化与它的学说一一对应。邹衍为其创始者。阴阳学术包涵了六种术数: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行法。从这些个名字,我们也能大概有个感觉,这个学派是想什么、做什么的。

名家:惠施和公孙龙是两位名家的重要人士。名家强调逻辑,擅长诡辩之术。注重对世间的「名」和「实」的区分。比如说,「我是灵钧」中的我是「实」,因为我确切存在,而灵钧为名。最著名的「白马非马」、「合同异之辩」和「离坚白之辩」都是让人瞠目结舌的辩语,感兴趣的可以去查查看。名家提出的一些观点和西哲中的逻辑观点非常相似。

汉唐

从汉朝到唐朝的不到一千年时间里,是既有的先秦思想们互相碰撞融合,再加上外来佛家传入,并于本地学术学派结合的一个阶段,是中国文化的另一个鼎峰。

秦朝为统一思想,废除烧毁所有和意识形态有关的思想文献。但其二世而亡,它的纯粹法家统治已经无法自圆其说。汉朝虽然也强调统一思想对社会平稳的重要性,不过要柔和得多。法家的对立面就是儒家和道家,汉初有以道家为主的黄老之治,然后董仲舒为儒家赋予了很符合时宜的「天人感应论」,为汉帝国的统治和政府结构找出了相对应的哲学解释,并为「家族制度」和「家国」理论提出依据,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思想主流。从那以后的两千年,儒家思想的地位基本没有动摇。

这段时间的法家、道家、儒家的变更,事实上是社会需求的变化的反应。先秦的时候因为数百年征战,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规范来刺激经济,达到统一,所以法家胜出。汉初的时候国力衰微,需要道家的黄老之术休养生息。国力上来了以后,儒家因为可以帮助维持社会秩序稳定,所以被尊为国家官方学说。

佛学在汉代开始传入中国,道家因为与其相似的地方很多,同样强调出世,所以也开始复兴。再次注意:道家不是道教,佛学不是佛教,前者是哲学,后者是宗教。在公元三四世纪,佛家之人常常精通道家经典,道家之人也常常通读佛学,二者思想结合,产生了「禅」的精神,对应的宗教是禅宗。

新复苏的道家分为两派:主理与主情。对应的历史时期是魏晋南北朝。主理派的人研究了名家的名理学术,并且尊敬孔子。其中的向秀和郭象为「庄子」题注,世称为「向郭注」,对道家的学说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正。他们的注强调一切都应该顺应天时,反对一切刻意的模仿和陈旧的道德传统。主情派则拥有着风流和浪漫主义精神,强调人活着应该去遵从自己的理性或冲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需要在乎当时的风俗名教。这指的是放荡不羁,不是无耻下流;指的是可以与天地浮白,与猪狗同乐,而不是奸淫掳掠,杀人放火。这中间最重要的关键点,就在于这其中是否含有一定的超脱的哲学。

刚才提到过,佛教在汉代传入并开始产生影响,这个阶段书中谈及了几个佛教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比如「无明」(渴求迷恋虚幻暂时的无意义之欲求)、「涅槃」(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二谛义」(三个层次的二重道理学说,低级为俗谛,高级为真谛),还详细地提到了鸠摩罗什的两个弟子:僧肇和道生的理论观点。而后「禅」的概念产生,在南北朝时期,达摩从印度渡海而来传教,「禅宗」诞生。书中简要说明了禅宗的「静默的哲学」,包括「第一义不可说」(对于「无」什么也无法说,只要说了就有了局限性)、「做事以无心」、「顿悟」、「无得之得」(顿悟后,虽然做的还是日常之事,但心无滞着,一切自然不同)。

宋至今

这个阶段之中,各个学派教派基本都在继续平稳发展。不过,人们经历了道教和佛教禅宗之后,对超道德价值的兴趣上升,所以儒家的经典为了满足时代的需要开始被重新演绎,对其著作有了很不同的解释和发挥。这种演绎从唐朝有端倪,到宋朝后才算大成。新儒家是中国儒家、佛家、道家、道教的综合结合,代表了一种思维进步。

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在书中全部都有不小篇幅的叙述。周敦颐作「太极图说」来解释宇宙万物的来源,邵雍重解易经来解释宇宙循环的自然进程,张载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由「气」演化而生的。我们最主要要注意,这三个学说都是在尝试赋予古作新的含义,以达到超道德价值标准。

程颐和几十年后的朱熹的理论一并,被称为新儒家大名鼎鼎的「程朱理学」。理学一词中的「理」自然是这门学术的最核心理念,强调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客观存在的「理」,它是永恒的,不增不减。「理」代表的是形而上的世界,而结合张载的言论,「气」代表了形而下的世界。气按照理凝聚而为不同的万物。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理存在,而太极,即终极原始容一切万物之理,同时存在于每个事物之中。书中没有强调的一个重点是,理学的提出,在皇权天威、或者任何权威之上增加了一层限制:皇权大不过天理。

程颢开创了新儒家的心学,其为宋朝陆九渊继承,在明朝王守仁王阳明的手里大成。心学强调宇宙和人是一个整体,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强调「良知」,并将大学里的「三纲领(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结为三个字:「致良知」,即遵从自己的良知而行。

以上为中国古代哲学历史的所有关节性要点。

清朝还有一个「回到汉代」运动,支持该运动的人认为儒家古籍本身的含义被后来的道家和佛家混淆了,应该回到把解说方式退回到汉代,保持本土纯粹。该运动,虽然对哲学本身的直接影响不大,却很好很全面地重新了解了古代文化成就,为之后哲学的进展铺平了路。 在受到西方文明文化的冲击之后,康有为率领过一次「孔教运动」,以抗击外来的宗教文化因素影响,不过未能善果。之后,严复、王国维等人开始翻译外国的哲学著作,这时候人们才开始慢慢了解西方哲学,并且应该开始新的取长补短的融合。

书的结尾还提到了冯友兰老先生著名的「人生四个境界」,分别是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中,为人做事顺着本能或社会的风俗习惯,这些是随意杀人强奸的人或者完全随波逐流的人。功利境界中,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行事,我们社会的绝大多数人都在功利境界中打滚。道德境界中,人理解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所以为社会的利益行事,这种人是孔孟,是文天祥,是梁启超。天地境界之中,人为天民,为了一个超乎世事的理想而行动。达到这个层次的人会「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因为篇幅太长,如果贴下这里会非常影响阅读舒适度,所以我单开了一篇文章。笔记的顺序大体上是和书中一致的,不过在先秦,也就是书的前半部分,我是按照学派来分类笔记,而并没有完全按照书中的时间顺序。这份笔记可以用作是本书的详细总结,也可以用作是中国哲学最主要思想及其变化的纲要。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句段摘录

(虽然单独的摘录并不能体现作者的完整思想架构,不过却对了解本文的文风和深刻的内涵大有裨益。既然我的目的,是尽量以我一篇文章的内容来包括整本书的文风、内容、细节和理念,那这些大海之中璀璨发亮的言语的重要性,就不得不被正视。我希望真正想要了解本文行云流水之风的,可以去看看我挑选出来的摘录。摘录几乎没有涉及一家一户之言,都是些我认为任何人阅读都能有收获的句段。)

「中国哲学简史」句段摘录

结语

「中国哲学简史」全书行文结构清晰明朗,读完了之后确实多少有些缕清整个中国哲学脉络的醍醐灌顶之感。哲学的重要性,在这个缺失的时代,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对超道德价值的需求,人人皆有而难以自知。像我前文所说的,现在中国社会处于大变动期,正是旧的思想被时代抛除而去,而新的思想还未应运而生的青黄不接之际。这个空白,必定会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稳定而被弥补。

我不能完全同意冯老爷子的观点,我不认为哲学能够在未来代替宗教。哲学对本身的智力和精神素养的要求甚高,绝非所有人都能够达到。就算是在哲学的中国,也有过图腾崇拜,也有道教释宗。认为所有人都能够达到很高的哲学素养,无疑是完全不现实的。与其说那是一种预估预计,不如说是冯友兰作为一名伟大哲学家对自己超乎世事范畴的理想的表达。

所以我认为,世界的精神发展,必然会以宗教和哲学的相辅相成和此消彼长为主题。在书的末尾处,冯友兰说,一个完全的形上学系统,要有扎实的逻辑作为实质的清晰思想,并有神秘的超世事的观念作为最高的顶点。这一观点,结合世界越变越小,交流越来越简单密切的大方向,我认为:中国会诞生的整体的新的思想,也必然是「以我国自古以来精淬出来的哲学理念与西方哲学理念交融而生的新哲学」,与「我国本土宗教与外来宗教相结合而生的新宗教」共同存在,互辅互承的局面。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