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孔子名言解释(孔子名言 孔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孔子名言
(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出处)《论语·尧曰篇第二十》(译文)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即使吃粗粮、喝冷水,弯过手臂当枕头,也乐在其中啊。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孔子《论语》(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知耻近乎勇。——孔子
(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孔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民无信不立。——孔丘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摘孔子《论语》(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解释: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处)《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君子团结大多数而不与少数人勾结,小人与少数人人勾结而不团结大众。
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孔子
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论语》
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孔子
解释: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解释: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子
孔子名言英语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卫灵公》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论语》(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释义)孔子说:“如能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去学习《周易》,便可以不再有大的过错了。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孔子《论语》(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论语》
(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出处)《列子·说符第八》(译文)最高的语言是不用语言,最高的作为是无所作为。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孔子名言精选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出处)《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译文)只有女子(指美色)和小人是难以教养的,亲近了就会无礼,疏远了就会报怨。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孔子《论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论语》(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子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
(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解释:用公平正直来对待怨恨,以恩德来报答恩德。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解释: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朝闻道,夕死可矣。(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如果早上悟得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安顿父母的方法。
孔子名言名句,经典语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处)《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懂得了就是懂得了,没有懂就是没有懂,这才是真懂。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父母的年纪不可不记在心头。一方面为他们添寿而欢喜,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担心。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出处)《论语·子罕第九》(译文)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摘孔子《论语》(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子曰:“君子道者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孔丘
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被任用就施展抱负,不被任用就隐藏起来、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