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名言名句 描写古人如何避暑乘凉十二首诗词名句
在炎炎夏日,当你躲进空调房的时候,你会下意识的感叹一句,“哇靠,这他妈爽”。那你有没有想过,古人,甚至是20年前的人们,没有空调的夏日是怎么过的吗?你可能会说,无法想象,那样的日子太苦逼啦!其实,没有空调,就未必不能乘凉,古人有很多乘凉的法子,也有很多乘凉之乐,尽在诗词里。
1. 偷闲一刻是乘凉,吴嘉纪
一到夏天,每个人都在喊热,其实,凉热是相对的。当你处在一个四十度的环境,你会叫热;但当你从一个一百度的环境走到一个四十度的环境,你还会叫热吗?清代诗人吴嘉纪就真切的描写了煮盐人乘凉的情形,他在《绝句·自头灶户低草房》中写到: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
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煮盐人已经白发苍苍了,在低矮的草房里,在灶头旁,在六月煎盐的烈火旁。
我们都知道,在夏天,“低草房”意味着什么,房子越低,就意味着越热,空气无法流通啊!在这样的环境煮盐,可见其炎热程度。
“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实在是热啊!煮盐人走出房子,到门前的烈日下,外面再怎么热,也没有达到灶前的一百度,所以感觉凉爽多了,同时,也可以忙里偷闲,休息一下,实在是太惬意不过!
“偷闲一刻是乘凉”,写出了劳动人民朴素的乘凉观!
2. 看他走遍水中天,杨万里
古人乘凉,转移注意力也是一个方法。宋代诗人杨万里就经常用此方法,他在《泉石轩初秋乘凉小荷池上》中写到:
芙蕖落片自成舡,吹泊高荷伞柄边。
泊了又离离又泊,看他走遍水中天。
“芙蕖落片自成舡,吹泊高荷伞柄边”,通过初中物理知识,我们知道,在炎热夏日,水边会相对清凉一些。古人很早就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也经常到水边乘凉,特别是荷塘边乘凉。诗人看荷花花瓣落到水里,就像小船一样,而荷叶就像一把伞,荷花花瓣小船在微风的吹拂下,时而划走,时而停在荷伞伞柄旁边。
“泊了又离离又泊,看他走遍水中天”,它就这样,泊了又离开,离开了又回来停泊,诗人的思绪也跟着泊泊离离,看着它走遍水中天地。就这样,转移了注意力,诗人就不感觉那么炎热了。
3. 泻下清香露一杯,韩偓
夏天在荷塘边乘凉,是古人最喜欢的乘凉方式。唐代诗人韩偓在《野塘·侵晓乘凉偶独来》中写到:
侵晓乘凉偶独来,不因鱼跃见萍开。
卷荷忽被微风触,泻下清香露一杯。
“侵晓乘凉偶独来,不因鱼跃见萍开”,诗人偶尔在即将破晓的时候,独自出来荷塘边乘凉;早上有微微的清风,不见鱼跃,但因为清风,浮萍也散开了。
“卷荷忽被微风触,泻下清香露一杯”,突然看见卷着的荷叶,被微风吹动,卸下了一杯清香的露水,让人看了感觉特别清凉。
既能看到风,又能看到雨水,自然心里感觉特别凉!
4. 满身明月看荷花,宋伯仁
古代女孩是怎么乘凉的呢?有女孩的地方就有美丽,任何时代都如此。宋代诗人宋伯仁在《羊角埂晚行》中写到:
葛裙蒲履帽乌纱,迤逦乘凉到水崖。
数寺晚钟声未歇,满身明月看荷花。
“葛裙蒲履帽乌纱,迤逦乘凉到水崖”,既然是夏天乘凉,那么,女孩的穿着一定相当清凉,比如诗中这位:一身葛裙、脚着蒲履、头戴乌纱帽;这一身,放到今天也是相当清凉。她一路迤逦,为了乘凉,到了水边。
“数寺晚钟声未歇,满身明月看荷花”,不管是什么时候,钟声总是让人那么安定。夜晚了,月光洒在女孩身上,她一身明月,却在看荷花。
这首诗,让我们想起,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一样的意境,一样的美丽!
5. 人间此地即天堂,张鹏翮
在炎热的夏天,有风的地方就是天堂。清代诗人张鹏翮在《兴福院乘凉》中就描写了这样一种乘凉方式:
凭高四望豆花香,风送深林夏日凉。
静坐片时消暑气,人间此地即天堂。
“凭高四望豆花香,风送深林夏日凉”,乘凉要在高处,因为高处才有风,况且还有豆花香,那简直是再好不过;夏风过来,送来夏日深林中的凉爽。
“静坐片时消暑气,人间此地即天堂”,在这样的环境下,静坐片刻就可以感觉到凉爽不比了,暑气尽消。夏天,在这里,就是人间的天堂了。
6. 我在庭前月在天,暴焕章
仲夏夜乘凉,看到满天的星光,心里自然就凉爽了。清代诗人暴焕章在《季夏中浣晚间乘凉》中写到:
夜里乘凉懒去眠,手挥小扇咏诗篇。
银河耿耿头频举,我在庭前月在天。
“夜里乘凉懒去眠,手挥小扇咏诗篇”,夏天太热,实在是睡不着,所以,到外面乘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诗人手挥小扇,更增一分清凉,星空是那么好美,惹得诗人禁不住想咏诗。
“银河耿耿头频举,我在庭前月在天”,银河闪耀,惹得诗人频频举头仰望,夜里,一切都静了,我在庭前,而明月在天上,一切如在梦境。
一句,“我在庭前月在天”,像进入了仲夏夜之梦一样,一样静谧,一样神秘!
7.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黄庭坚
乘凉,除了要有清风,要有明月,最重要的还是要无人管,即能够自由自在,这三样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清凉。宋代诗人黄庭坚在《鄂州南楼书事》中写到: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诗人站在南楼上眺望,四面是山光和水光,风光十分优美;诗人凭栏,却闻到了从远处十里之外传来的荷花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这里有清风,这里有明月,还有自由自在的我,合并到一起,就是南楼的一种凉味,这太让人陶醉了!
一句,“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当你在空调房里忙碌时,你未必能感觉到凉爽,只是不热而已,甚至是无心关注这些。只有当你有时间,清风、明月、无人管一起时,你才能感觉到真正的凉爽!
8.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
夏天白天乘凉的法则是,树荫、微风和花香,再好是在水边。唐代诗人高骈的《山居夏日》里,就四个元素占齐,能不凉爽不: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夏日虽长,但也无所谓,因为“绿树阴浓”,还有“楼台倒影入池塘”,风光不要再好。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微风起,吹动水晶帘,带来了院里满架的蔷薇花香,更加让人沉醉其中。
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花香沁人,自然也就凉爽了。
9. 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只要心情不浮躁,静下心来,也会感觉到凉爽。宋代诗人杨万里在《夏夜追凉》中写到: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这个夏天真是太热了,到了夜晚,居然和中午一样热;这样是睡不着的,只能开门出去,站在明月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诗人站在明月中,听到了竹林深处的虫鸣声,心渐渐安静下来,就时不时感觉到一阵清凉,但还是没有风。
“时有微凉不是风”,这是典型的“心静自然凉”!
10. 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
夏天,一直看书到睡去,一觉醒来,那必定是十分的惬意。宋代诗人蔡确在《夏日登车盖亭》就描写了这样一种场景: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为了避暑,诗人也很拼的:纸屏风、石枕、方竹床,处处透着清凉;诗人躺在竹床上,手握一卷书籍,一边读书,一边渐渐入梦,午梦实在太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一阵长时间的午睡,醒来后必定十分惬意,所以,“莞然成独笑”;这个时候,河边传来了几声渔笛声,告诉诗人,傍晚了,渔船都回来了。
这样的午睡,这样的乘凉,实在是太惬意了!
11. 手倦抛书成午睡,梦回齿颊带茶香,释德洪
现代人解暑的方式是吃西瓜,但喝茶解暑也是不错的选择。宋代诗人释德洪就非常喜欢喝茶,他在《题通判学士适轩》一诗中写到:
小轩只著竹方床,散发陶然夏簟凉。
手倦抛书成午睡,梦回齿颊带茶香。
“小轩只著竹方床,散发陶然夏簟凉”,避暑小轩布置十分简单,只放了一张方竹床,上面铺了一个凉席,散发了让人陶醉的味道。
“手倦抛书成午睡,梦回齿颊带茶香”,诗人躺在竹床上看书,不久就困了,手不知不觉就抛弃了书籍,睡着了,做梦都梦见齿颊带着茶香,让人回味无穷。
喝茶,是很好的乘凉方式!
12.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徐玑
在山脚下乘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里风景相当好,有山、有水、有黄鹂。宋代诗人徐玑在《新凉·水满田畴稻叶齐》中写到: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虽然天气比较热,但田畴里水也满了,稻叶也整齐了;日光从树林里穿过,早上的烟雾还有那么一点点。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我们在大青山的脚下,太阳被山挡住,也就没有那么火热了,黄莺也喜欢这里的清凉,它直接飞到青山影里欢叫,一点都没有夏天炎热的样子。
一句,“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让我们感受到山下的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