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尽头是什么 生命的尽头是死亡,死亡是人生的终点吗
我在终南山遇到一位隐者,他的一席话让我从此不再恐惧死亡。
人的本能都是恐惧死亡的,因为人的思维可以穿越时空,会思考过去未来,在时间线上来回流转。
这种思考的能力是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虽然我们看到其他动物也会对死亡本能的恐惧,比如待宰的牲畜。但那是种特别情况下的条件反射,而非人类思考后的反应。这种思考能力,带给我们人类很多优势,以至于发展出文明。但是同时也带来一些烦恼,比如会焦虑,会内耗,会控制不住的胡思乱想。
孔子《论语》有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现代翻译是;“早上得知了真理,即便晚上死去了也不会有什么遗憾了”,刘慈欣还根据这句话创作了一篇科幻小说《朝闻道》,讲的是一群科学家在外星人降临的时候,为了得到自己领域的终极答案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来交换答案的故事。
这位隐者告诉我,现代的解读是错误的,或者说解读的并没有抓到本质。
隐者说:
孔子曾数次问道与老子,而老子将“道”讲给孔子听。直到某一次,孔子天人交感,福至心灵,豁然开朗,心中从前的疑虑尽消,不由得发出感慨:“朝闻道,夕死可矣”!
那么孔子究竟明白了什么道理才发出这样的感慨呢?
后世的庄子《齐物论》给出了答案:“齐彼是,齐是非,齐物我,齐生死”。
隐者对我说:“道是用来体悟的,不是用逻辑思维理解的,生是死的开端,死是生的基础。本质上说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就好比你睡着了,在现实世界像是死了一样,但是在梦中世界你迎来了新生,当你睡醒了,就是梦中世界的死亡,而现实世界的新生。生死就是这样交替的,所以在这个现实世界的死亡,也许就是另一重世界的醒来而已。老庄孔都通过实际的体悟感受到了这些现象,而不是逻辑思考理解或者听来的。
所以“朝闻道,夕死可矣”是知道(体悟,定境中真实感受无法语言描述)死亡本身就是梦醒时刻,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你会怕第二天清晨醒来吗?”
虽然没有完全理解这位隐者的话,但是我从此真的不再去恐惧死亡这件事情了,毕竟焦虑这件事,也是一种精神内耗,何不认真活在当下,享受当下的每一分美好时光呢?
2023/1/14更新
很多朋友问我怎么解决更多问题造成的精神内耗,大家可以看我其他文章。
精神内耗的本质是大脑不受控的无效思考
从实修的角度讲是“心猿意马”不能降服
人能常清静 天地悉皆归
亲身体验,心安定了,智慧就流出了,很多国学经典就可以一通百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