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的谋略智慧(谋士张良的处世智慧)

2024-02-25 06:38   geyange.com

张良的谋略智慧

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年轻时曾经追随刘邦起事。他虽然没有带兵打过仗,但作为谋臣,相伴在刘邦左右,凭借过人的才智屡出巧计,救刘邦于绝境,为汉朝政权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张良在辅佐刘邦称帝期间运用自己智慧的头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张良所展示出的大局观和战略性意见帮助汉朝打下了稳定的根基。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汉初三杰”为首的张良,在建立汉朝最初给刘邦提出的几大战略性意见。

张良曾经遇上过一个老人,这个老人交给张良一本书。

此书乃《太公兵法》。从此张良便开始日夜学习兵书,最终成为了一个足智多谋的贤才。

之后张良辅佐刘邦一起征战天下,当刘邦大军打到咸阳的时候,皇宫内许多的宝物和美女,还有那华丽的宫殿让很多人忘乎所以,连刘邦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时候武将樊哙劝谏刘邦道让刘邦不要沉浸在此,刘邦根本不听。后来张良劝谏说:“夫秦为无道,故沛公的至此。

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刘邦这才作罢将皇宫封存了起来,并在张良的建议下跟那些咸阳城父老豪杰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这一举动不仅使得刘邦得到了百姓的心,也为日后刘邦在此入关奠定了基础。

刘邦曾以“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子房之功也”对他的深谋大略大加赞赏,这一评价是一点都不为过。当代学者、作家聂作平也评价说:“刘邦之所以胜出,项羽之所以败,全在于张良。如果没有张良也就没有后来的汉王朝400年江山,中国历史也会改写。张良以三寸之舌为王者师,实乃中国历史的一代缔造者。”

张良功劳虽然很大,但是他一直都保持着低调的处世态度,从不刻意炫耀自己。

刘邦在实现帝王梦后开始对功臣进行论功行赏,功不可没的张良自然排在首位,刘邦让他“择齐地三万户为食邑”。出乎意料的是,张良居然辞而不受。

张良的做法让众人所不能理解,有一位与张良关系不错的谋士对他劝说道:“先生追随皇上,出生入死,受赏当之无愧,先生不应辞而不受。”

张良回应道:“我家祖辈几代人辅佐韩国,秦国灭韩国时,我侥幸存活下来,最终报了大仇,我的愿望已经满足了,我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我只求追随仙人遨游四方。”

张良从此远离朝政,不问政事,一心学习道家的导引之术,隐匿于荒野大山之中。

在此期间,张良身边的心腹曾非常不解地劝他:“功名利禄,是每个人穷尽毕生精力所渴望得到的,大人也曾是义气中人,就这样埋没自己的才华,难道不是太可惜了吗?”

“正因我是义气中人,我才决定这样做。”张良低声回应道,“我早年追随沛公,唯恐义不倾尽,智有所穷,所以,才甘愿穷尽智计,一心协助沛公成就霸业。谋有其时,智有其废,如今天下已定,我还能彰显其能吗?”

张良从此不再参与朝中之事。有一次,刘邦要废掉太子刘盈,大臣向他询问此事的解决之道,他默不作声地静坐了很长时间,最后只轻声答道:“皇上要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不便于做任何评定,我对太子向来比较敬重,但现在我不能帮太子出任何良策了。”

大臣们从他嘴里也问不出什么,只能悻悻而去。

实际上,张良并非没有解决此事的方法,他只是觉得此事非同小可,纵使自己想帮助太子一把,恐被皇上怪罪,引来一身麻烦,所以还是弃智为好。

后来,吕后亲自派人软硬兼施向张良寻求主意,张良才不得已说,让吕后请出商山四皓辅佐太子。此四人一直很受刘邦敬重,等到他们出山相助太子之时,刘邦才意识到太子已成气候,于是便取消了起初的打算。

事后,吕后派使者向张良表示谢意,张良却谦恭地说:“这都是皇后的高明之见,我并没起什么作用。请转奏皇后此事以后不要再提起。”

吕后听完使者的回报,深有感慨地说:“我以前只是听说过他足智多谋,今天才领略到他非等闲之辈,不可小觑之。”

等到吕后专权后,张良表现得更加消极避世,再有群臣向他询问良策,他一概都避而不见,只是潜心修炼。

吕后见张良迷恋于黄老学术,也就不再以他为心腹之患,反而更加敬重他了。后来,许多大臣或遭杀害或被贬斥,唯有张良得以幸免。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对此记载说:

臣光曰: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尝有超然而独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辨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如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阳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意思是说:

臣司马光认为:人有生就有死,就像黑夜过后便是白天一样。从古到今,原本就没有超越自然而独立存在的事物。凭张良的明辨是非通晓事理,他是肯定知道所谓的神仙只不过是一些虚幻飘渺的东西。但他却要随同赤松子远游,以他的聪明才智肯定是知道的。功勋和名位,正是为人臣子难以把握的地方。像高祖刘邦称道的,不过三个才能出众的人杰罢了。但是淮阴侯韩信被诛杀,相国萧何被拘押狱中,这不就是由于功名已达到顶峰却还不知道止步的缘故吗。所以张良假托与神仙交游而推脱,遗弃人间俗事,把功名看作身外之物,把荣誉利禄抛在脑后,所谓明哲保身的人,张良算一个。

《止学》里也说过

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位尊实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尽哉。

译文:

有才能并非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不会显露自己。地位尊贵其实充满危险,有智慧的人不贪恋权位。有大智慧的人知道适可而止,有小聪明的人只会不停地谋划,智慧总有穷尽的时候而天道却没有尽头。

《道德经》有言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

端的满满的,不如适可而止。磨的尖尖的,则锐利难保长久。金玉满堂,不能长久。因富贵而产生骄傲,就会给自己带来灾难。功成名就了就要急时退位,这才符合自然的道理。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