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名言 《国语》经典语录
《国语》名言
名言作者:《国语》
《国语》档案资料: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
《国语》名言《国语》经典语录共收录《国语》的名言19条
有过必悛,有不善必惧。
《国语・楚语下》。悛(quān):悔改。这两句大意是:有了过错一定痛改前非,干了坏事一定觉得害怕。干了坏事而能够惧怕,犯了错误而能够改过,这样的人就能改邪归正,“回头是岸”。两个“必”字,强调了告诫的语气。
《国语・楚语下》
华而不实,耻也。 《国语》名言
《国语・晋语四》。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比喻只有好看的外表,而无实在的内容。华,即花;实,即果实。这两句大意是:做事虚夸而不实在,是可耻的。做人办事应该表里一致,实实在在。一切虚飘浮夸、弄虚作假都是可耻的,不足取的。这两句可用于批评华而不实的人和事,也可从反面劝告人要实实在在。
《国语・晋语四》
兄弟谗阋,侮人百里。
《国语・周语中》。谗:谗言。阋(xì隙):争吵。这两句太意是:兄弟之间因误听谗葺而争吵,但仍一致抵御欺侮自己的人于百里之外。~可借以说明:内部尽管会有误会,矛盾、争吵甚至仇隙,但在面临外侮、大敌当前时,则应捐弃前嫌.一致对外;切不可不顾太局,搞“窝里斗”,做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国语・周语中》
婚姻,祸福之阶也。
《国语・周语中》。阶:阶梯。本句大意是:婚姻,是通向灾祸或幸福的阶梯。婚姻一向对人的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历来被认为是人的终身大事,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结婚之后,夫妻共同生活,朝夕相处,不但经济上合为一体,精神生活也须协调一致。如果感情契合,志趣相同,互敬互让,夫良妻贤,和睦共处,那么对于男女双方来说,都是莫大幸福。如果感情不合,互不相谅,争吵不断,那么对于男女双方都是一种痛苦;更甚者打闹不止,或者各有外遇,将会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不可料想的灾祸。婚姻,可以使人幸福,也可以给人带来痛苦和灾难。所以,对于婚姻大事,不可不慎而又慎。这两句可用来说明婚姻对人生的重大意义,也可用以说明要慎重对待婚姻大事。
《国语・周语中》
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
《国语・晋语一》。基:基础,根本。这两句大意是:消灭祸乱如果不从根本上加以铲除,必然再次产生祸乱。《国语・晋语一》:“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砍伐树木不从根本上砍,日后必然复生;堵塞水流不从源头上堵,日后必然重新泛滥;消灭祸乱也是这样,不铲除祸根,日后必然再生祸患。这两句多用来告诫人们消灭祸乱必须从铲除祸根着手。
《国语・晋语一》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 《国语》经典语录
《国语・越语》。怠:疏忽懈怠。这两句大意是:得逢时机不可疏忽懈怠,因为时机失掉后就永不再来。这本是范蠡劝谏越王勾践的话,后来用作劝戒人们珍惜光明,抓紧造就的名句。好像一个和蔼的长者,语重心长,直言相劝,词风娓娓,虽是警示却含而不露,使人容易接受。此名句的千古流传,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与它本身异有的格言式的理性与权威的力量分不开。战国末年,李斯就根据这句名言,不失时机地“西说秦王”,辅佐秦王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史记・李斯列传》载:“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鹫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将西说秦王矣”。李斯后来终成秦王朝的开国大臣。可以此规劝人们抓紧时机,奋发有为。
《国语・越语》
善有章,虽贱赏也;恶有衅,虽贵罚也。
《国语・鲁语上》。章:彰。衅:事端。这几句大意是:有明显的善行,即使是地位低下,也一定要奖赏;有罪恶的事端,即使是达官显贵,也一定要惩罚。这几句是从法治的角度谈善恶之举。在作者看来,凡是善举,均应受到表彰奖赏,而不必考虑其地位如何。只有这样,人人才能“见善若饥渴”。而对于有恶行者,即使是贵族,也应严惩不贷。只有这样,才能杀一儆百,防患于未然。这符合韩非“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遣匹夫”(见《韩非子・有度》)的法治思想。可用于说明赏善惩恶不分等级。
《国语・鲁语上》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国语・越语上》所引古语。贾(gu古)人:商人。资:积蓄,置办(chT痴):细葛布。这几句大意是:商人夏天就收集、积蓄皮贷,冬天就采办、置备细葛布;旱时就准备舟船,涝时就准备车辆,用来等待一旦这些东西缺乏时出售。这几句可用于表现商品经营者应该有远大的目光,根据供求关系的有余和不足,在淡季时就着手组织货源,等待旺季时销售。也可仅仅用来比喻说明有备无患的道理。
《国语・越语上》
民不堪命矣。
《国语・周语上》。不堪:忍受不了。命:政令。本句大意是:人民以经忍受不了(你的)暴虐的政令了。这句是周厉王的卿士邵穆公(名虎)向周厉王反映民情时说的话。周厉王暴虐无道,为政苛酷,人民不堪其苦,怨声载道。邵穆公面谏厉王,直言相告:“~。”独夫民贼周厉王闻过则怒,不但不知悔悟,反而召来卫匪监视国人,杀死敢于议论他的人,搞得“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在公元前八四一年起义。把周厉王赶跑到彘(今山西霍县)。“民不堪命”言简意赅,已成为形容政令苛虐,人民无法忍受的千古名句。
《国语・周语上》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名言
《国语・周语上》。防:阻碍,堵塞。这两句大意是:堵塞民众的言论,比堵截河流还要危险。《国语・周语上》:“~。川塞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河流被雍塞,最后导致决口,淹死人必定很多。所以治水者不能一味堵水,而应进行疏导泄流。对于民众,一味实行高压政策,不让人民说话,民怨民怒积累起来,最终会引起民众的反抗,造成社会危机。这种重视民众舆论,反对高压手段的思想,对后世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开明帝王都是有所启迪的。~已成为流传百代的警句箴言。
《国语・周语上》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国语・邵公谏弭谤》。国人:指国都中的人。道路以目:指人们相遇于道路,不敢说话交谈,只是用眼睛相看以示意,意即敢怒而不敢言。这两句大意是:(西周)国都中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相遇时不敢交谈,只用眼睛互相示意。周厉王暴虐无道,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人民受不了厉王的虐政,纷纷指责他的过失。厉王大怒,就召来卫国的巫者监督人民的言论。只要卫巫报告,厉王就把被告发的人杀掉。周都中一片恐怖气氛,以致~。“道路以目”几个字把反动统治者暴虐无遭,人民敢怒而不敢言的情状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现已成了成语。
《国语・邵公谏弭谤》
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国语・周语下》。铄(shuò硕):熔化金属。这两句大意是:万众一心,可以成为坚固的城堡;众口所毁,可以把金子熔化。前一句比喻团结一致,力量就无比强大,后一句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说,明众人毁谤的可怕。后“众心成城”多引作“众志成城”。
《国语・周语下》
智人不诈,仁人不党。《国语》
天地之气,不失其序。 《国语》经典语录《国语》
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国语》
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国语》
民之大事在农。《国语》
君子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子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 《国语》名言《国语》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国语》
《国语》的作品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名句
《国语》
名人名言作者:《国语》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