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天性的名言 适应儿童天性:《爱弥儿》的家庭教育理念

2024-02-20 22:16   geyange.com

儿童天性的名言

被誉为“浪漫主义之父”的让•雅克•卢梭是法国18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其代表著作《爱弥儿》详尽地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具有批判作用,而且对当今的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01

我们为什么读这本书?

探讨《爱弥儿》一书中所阐述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基于两点思考:

首先,家庭教育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现实问题。

孩子是父母的未来,家庭的未来,更是祖国的未来。对父母来言,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对家庭而言,孩子关系到家庭的幸福指数,孩子教育的好,家庭幸福,否则家庭绝无幸福可言;对社会而言,家庭只有教育岀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而庭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不可代替的。

其次,《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对我国家庭教育具有借鉴作用。

《爱弥儿》是一部著名的外国教育著作,其中蕴涵了大量的家庭教育思想。在《爱弥儿》中,卢梭系统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法则,顺应天性的发展,合乎人的自然本性。探究《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对于解决当今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启示意义。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在1983年4月发表的《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中,有一部分专门是写给家长的:“你们让你们的子女接受适当教育的权力,带来双重责任。显然你们是你们子女的第一个和最有影响的老师,你们孩子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意义也是从你们那里开始。”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个人发展方面,还体现在社会与国家的发展方面。

02

卢梭是怎样的人?

“我没有高贵的门第和出身,但我却得到了另一种我所特有的东西:我以不幸著称于世。”这是卢梭一生的真实写照。

卢梭1712年出生在瑞士日内瓦一个贫穷的钟表匠家庭。在1724至1728期间,卢梭过着奴隶般的学徒生活,经常受师傅的侮辱、惩罚和折磨。这一切使他更加热爱自由、渴望独立,痛恨压迫劳动人民的人。在1761年到1762年期间,卢梭发表了《新爱洛伊丝》《社会契约论》《爱弥儿》三部著作,构成了卢梭的理想社会的宏伟蓝图。《爱弥儿》是卢梭根据自己自学成才的经历撰写的,他洞悉社会教育制度出现的问题,点燃了人们思想的火炬。

卢梭自幼酷爱读书,善于思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理论体系。卢梭要培养 “自然人”,他反对洛克以培养绅士为教育的目的。卢梭受到法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启迪,《爱弥儿》一书无不贯彻着自由民主自然的本质思想。卢梭自幼喜欢读普鲁塔克的《名人传》,在《忏悔录》中,卢梭回忆到这部传记使他形成了“爱自由爱共和的思想”。卢梭晚年的著作《漫步遐思录》中提到普鲁塔克这位作家对自己的影响,普鲁塔克的《论幼儿教育》中有许多思想都被卢梭借鉴,他在《爱弥儿》上卷中,开宗明义指岀“出于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卢梭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善的,应该对儿童进行爱的教育,遵照儿童的天性,提出“自然教育”的理论。

03

《爱弥儿》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卢梭为《爱弥儿》的家庭教育思想提供了哲学基础。

一是自然哲学。卢梭指出,大自然是人类的“第一天堂”,人们必须“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卢梭认为只有生命的物质才能有感觉,有思想,物质实体是无生命的,相反精神实体则充满活力,具有能动性。

二是统感哲学。卢梭认为人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人的感官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他主张儿童要运用好各种感官,获得更多的感觉经验。卢梭对人的触觉、视觉、味觉、嗅觉、听觉都进行了分析,认为“我们最初的哲学老师是我们的脚、我们的手和我们的眼睛。”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必须锻炼我们的各种感官,使我们的各种感官都各尽其用。

三是人本哲学。卢梭认为人都有一种自我保存和自爱的本性,而且有同情心和怜悯心,“良心从没欺骗过我们,它是人类的真正向导”“按良心去做,就等于是服从自然,就用不着害怕迷失方向。”卢梭这里所说的“良心”就是指自然本性。在儿童教育方面,卢梭主张要充分尊重儿童,把儿童当儿童看,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让儿童遵循自然的原则健康成长。总的来说,卢梭关于人的学说,就是要求尊重人性、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

四是自由哲学。卢梭热爱自由,一生渴望自由,他渴望自由平等的生活,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他说自爱心和怜悯心是自然人所遵循的基本法则,使人类天生具有道德感,所以生活得以和谐。

五是契约哲学。卢梭为了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提出了独特的社会契约论:“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卢梭认为国家应该是一种公共人格,它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同时它也应该是一种道德人格,承担起教化人民的作用,使人民在服从自我道德良知时达到与道德国家的统一。

歌德称《爱弥儿》为“教育的自然福音”。康德因为阅读《爱弥儿》,自己的散步时间都被改变了。

04

《爱弥儿》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教育方法?

榜样示范法。卢梭说“母不母,则子不子。”父母在教育孩子,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一定要反省、审视自己的行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要主动地承担责任,要做有道德、充满爱的父母,在人生的道路上正确引导帮助孩子,让他们成为一个博爱的人。

环境陶冶法。卢梭认为家庭生活的乐趣可以使孩子抵抗坏风气的毒害。他认为 “只要一家人的聚会不再使人感到生活的甜蜜,不良的道德就势必来填补这些空缺了。”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快乐成长的保证,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使孩子的思想品德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增强抵抗不良风气的能力。

自然后果法。这是卢梭主张的一种惩罚方法。卢梭说:“不要对你的学生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应该让他们从经验中获取教训;也不要对他们施加任何种类的惩罚,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究竟错在什么地方”。他举了个例子,当爱弥儿打坏他所用的家具,不要忙着为他准备另外的家具,首先要让他感觉到没有家具的不方便,意识到由于自己的不良行为产生的后果,而这个后果必须由自己承担。自然后果法能使孩子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父母不能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急于惩罚孩子,这样做只能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通过自然后果法,孩子可以学到责任,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

磨难教育法。卢梭认为在孩子的成长中要经历痛苦“忍受痛苦,是他应该学习的头一件事,也是他最需要知道的事情”。卢梭把痛苦作为孩子学习的内容,倡导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让其吃苦,不过分娇惯孩子。卢梭认为让孩子在生活中多吃点苦,不仅是在遵循自然法则,同时也顺应了孩子的天性,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亲身实践法。卢梭主张“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实践是孩子获取知识最好的途径,通过实践孩子能够深刻的理解知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卢梭主张通过实践使孩子获得知识,实践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符合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顺应他们的天性。卢梭列举了一些关于在游戏中,让儿童学会战胜一些让自己不能接受的事物的例子。比如在战胜对黑暗的恐惧中,卢梭主张通过在黑暗中让儿童感到快乐的游戏使儿童克服对黑暗的恐惧,形成对黑暗的习惯,这样以后就不会害怕黑暗了。卢梭主张教育儿童要通过采取巧妙的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地接受知识,激发对事物的热爱,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促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不仅对西方各国产生了影响,同时对我国的家庭教育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我们所倡导的 “三生教育”,即对孩子进行生存、生活和生命教育,让孩子珍爱生命、热爱生活,重视孩子能力的培养和价值的提升等,都很好地阐释了《爱弥儿》的家庭教育思想。

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2.

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6.

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4.

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70.

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3.

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85.

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86.

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58.

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58.

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3.

参考文献

论文类

陈艳.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江西广播大学学报,2004(5).

陈文英.卢梭自然主义教育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D].扬州大学,2010.

曹永国.自然与自由一卢梭与现代性教育的困境[D].南京师范大学,2005.

戴小光.《爱弥儿》与卢梭的自然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

李惠君.从《爱弥儿》看卢梭的教育思想[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8).

梁吉.对卢梭教育思想的几点反思[J].文献资料,2007(20).

卢珊.卢梭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教育的几点启示[D].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2011.

刘敏.卢梭的儿童教育观及其现代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07.

刘琼.卢梭《爱弥儿》中的教师角色观[D].中南大学,2009.

彭茜.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简介[J].山东教育,2007(Z6).

石山,王金仙.卢梭自然主义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09(36).

孙光琼.寓“积极”于“消极”,以“无为”成就“有为”——论卢梭的“消极”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中国德育,2006(9).

魏彦红.卢梭自然教育观的发展及其影响[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2).

辛星.让•雅克・卢梭情感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9.

辛星.卢梭家庭情感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情感培养的启示[J].考试周刊,2008(50).

杨孔炽.论卢梭的儿童观及其现代意义[J].教育研究,1998(1).

朱媛媛.卢梭教育思想中的几个理论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4.

庄爱平.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幼儿教育,1994(Z1).

郑鹏程.除旧布新,塑造新人的尝试一卢梭《爱弥儿》述评[J].广西民族研究,1995(4).

张氏颖.论卢梭宗教哲学思想的实质[J].广西社会科学,2002(4).

赵立坤.卢梭的浪漫主义宗教观[J].浙江学刊,2004(5).

李惠君.从《爱弥儿》看卢梭的教育思想[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8).

著作类

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卢梭.忏悔录(第一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卢梭.忏悔录(第二部)[M].北京:人民文学岀版社,1983.

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卢梭.新爱洛伊丝[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4.

雷蒙特.鲁松.卢梭传[M].北京:商务印书管,1998.

夏良才.卢梭[M].香港:开明出版社,1997.

张斌贤.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2011.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2005.

于凤梧.卢梭思想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岀版社,1986.

顾明远.中国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李平泯.卢梭《爱弥儿》如是说[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

马铺.中国家庭教育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岀版社,1979.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唐淑,钟昭华.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吴式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六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王兆先.家庭教育辞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滕大春,任钟印.外国教育通史(第三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让一皮埃尔•里乌,让一弗朗索瓦•西里内利.法国文化史(第三卷)[M].朱静,许光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戴本博.外国教育史(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渠敬东,王楠.自由与教育:洛克与卢梭的教育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着

1.《爱弥儿》职业教育思想及启示,中学生教育导报•教育研究,2014年第38期,独立作者。

致谢

随着毕业论文的完成,三年的硕士生活也即将结束。在这三年里,感谢导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使我的三年时光没有虚度。三年时光,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学会了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做一个真诚饱满的人。这三年所给予我的,是我学生期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使我的生命更加的丰富,充满活力。

在接下来的人生道路上,我会始终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毫无畏惧的继续前进。生命只有在不断学习和锻炼中,才会不断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感恩身边的人。感恩导师,感恩同学,感恩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我会继续把你们的爱延续下去,把恩师严谨治学的精神发扬下去。

感谢我的母校山师,感谢我的导师!

胡晓慧

2015年3月于济南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最近更新

站长推荐

猜你喜欢

标签列表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