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齐家平天下下一句(《论语》中的智慧——修身齐家和治国平天下)
各位家长,大家好!本节我们继续解读《论语》。
上一节我们深入了解了“仁义礼智信”是什么意思,也学习了“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大智慧。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继续解锁第三、四章的内容,这两章共有孔子名句四十三条,其中,涉及修身齐家的有25条,治国平天下的有16条,学习方法相关的则有2条。我们可以看到,修身齐家和治国平天下是这两章中占比最大的部分,而这也将是我们这一节内容的重点。
首先,孔子在这两章中主要讲了两点,一是礼乐之道的“礼”,二就是仁义的“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点并非是割裂开来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比如,孔子曾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
其实,在孔子看来,仁,是发自内心的爱,是心中的一份真情厚意。这真情厚意,敬之以仪式文辞,就是礼;和之以音乐舞蹈,就是乐。礼主敬,乐主和。礼仪之邦,必有敬意;和谐社会,必有舞乐。
简单来说,在我们的文化习俗中有很多的礼节仪式,大到国家重要典礼,小到邻里街坊日常交往,而我们的老祖宗们发明出这些仪式和礼节来,也是为了表示对某个人、某件事乃至整个国家的尊重与敬仰,然而,若当崇敬与爱都在心中消失,只留下礼乐空壳,那么礼有什么意义?乐又有什么意义?心中没有敬,就是虚礼、非礼,一切就都变成了虚伪的障眼法。
讲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要问了,那礼的本质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当时,有一个名叫林放的鲁国人,他看见世人行礼,繁文缛节太盛,大家拼命追求繁复的礼仪,追求盛大的排场,却似乎忘了初心,林放觉得礼的本原,未必如此。于是他找到孔子,想让孔子帮忙解惑。孔子听后赞叹说:“大哉问!”意思就是“你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啊!”
从孔子的反应可以看出来,林放问的正好是孔子想说的。紧接着,孔子给出了他的想法:“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依礼节而言,与其奢侈繁复,不如节俭朴素。就葬礼而言,与其程序熟练,不如哀痛惨怛。这和我们前面提到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一样,都是在强调,如果心中没有感情,就都是虚文缛节,本质若不在了,形式就没有什么意义。
既然本质比形式重要,那我们是不是就不必再苦苦遵循着那些繁琐的礼仪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子贡的故事。子贡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和林放一样,对于鲁国当下现行的一些礼仪制度也有着一些疑问,比如,在当时有一套迎接新年的仪式,叫告朔之礼,“朔”,左边是逆,右边是月,逆月,迎接新月,就是每个月的初一;而“告”的意思就是告庙,祭告祖庙。
所以“告朔”的意思就是每月初一在祖庙祭告。依周礼,每年岁末的时候,周天子要向各个诸侯国颁布明年的历书,包括有没有闰月,每月初一是哪一天,这就叫颁告朔。诸侯要把接回的历书供在祖庙,等到每月初一的时候,杀一只活羊,祭于庙,这是告朔的仪式,也是在向国内人民宣布,今天是初一。
这本是周天子定下的仪式,然而,到孔子的时候,周天子已经没什么权力了,作为诸侯国的鲁君也懒得去祭庙告朔了,但是,虽然月例会不开了,鲁国祖庙里每月初一还是会照样杀一只羊。子贡觉得既然仪式都没了,朝会也不开了,还要杀一只羊,白白可惜了,倒不如连这一步也省了。
孔子听后很是反对,他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意思是,子贡啊!你可惜那只羊,我可惜那礼呀!乍一听,这似乎和之前他和林放说的是相反的,但细细品味下来,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孔子对于这个问题的态度都是一致的,礼虽然废了,朝会也废了,但若这羊还在,则精神符号还在,只因为国君懈怠,就废了规矩实在是不应该。
本质确实是形式之根本,但是就算本质没了,我们也仍然要尊重那形式,因为只要形式还在,本质就有望恢复,只要规矩没有失传,文化遗产就有望得以传承。
讲到这里,大家也对礼乐仪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不妨再回到开篇引用的孔子那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一句里除了我们刚刚讲的“礼”,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那就是“仁”,之所以说它重要,因为“仁”,是礼乐之本,这也是孔子大力宣扬的美德之一。
其实,仁的概念在孔子以前就有,春秋以前人们一般把尊亲敬长、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孔子在此基础上把“仁”发展成了系统的仁说,“仁”也成为了贯穿儒家道德体系的核心所在。
关于“仁”,孔子有过很多的论述,比如在第四章里,孔子说道:“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其中,“里”其实指的就是邻里街坊,二十五家为一里,现在北京的平安里、知春里也是沿用的这一叫法。
“知”其实是通假字,念智,意为“明智”。整句连起来的意思是:什么样的里弄是最美的呢?有仁厚之风的里弄最美。如果选择居所,不选在风俗仁厚的地方,那就是不智啊!因此,在孔子看来,对居住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邻里关系是否和谐,在这之中,也少不了个体的努力。
那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仁厚”的呢?对此,孔子也给出了相应的回答:“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在这里,“约”就是节约的约,意思是穷困。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仁的人,不能长期安处在穷困的环境中,因为时间长了,他就有可能丢失原则,不择手段要改变;他们也不能长期安处在富贵安乐的环境中,因为时间长了,就必定会骄奢淫逸、得意忘形;而仁德的人坚守仁德,是因为这是他的本心;智慧的人知道仁义的价值和利益,所以也按仁德的标准来行。
这里提到了不仁者、仁者以及智者,但其实后两者可以统称为“君子”,他们内心有一把名为“原则”的尺子,对于自己的行为有约束,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做坏事的可能性通常很小,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多行善事,去帮助和影响周围的人。
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就为大家解读到这里了,下一节中我们将会聚焦本书的第五、六两章,继续一起学习孔子的大智慧。
你最喜欢《论语》里的哪一句话?
领取育儿干货资料,与崔老师交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