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的典故
成语出处: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庾信《徵调曲》之六)
成语解释:吃到树上结的果实,便想到了结果实的树;喝到河中的水,便想到了河水的源头。
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要想到水是从哪里来的。南北朝时,庾信(513—581)被迫在北朝客居二十多年,他常常思念故土,写文章说自己喝到河里的水就想到水的源头,以此抒发对于南朝的情怀。后世将原文约为“饮流怀源”或“饮水思源”,比喻不忘本、知感恩。这种纯良的品格,历来为人称道。
“饮水思源”是百年交大的光辉传统,“饮水思源”碑是交通大学标志性建筑。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台湾新竹)、北京交通大学校内均设有“饮水思源”碑。上海交通大学于1995年设立校训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篇记叙文,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学语文教材 。作品讲述了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沙洲坝时带领人们深挖水井的故事,表达对前人的感谢与敬佩。
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全文:
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
一天,毛主席看见一个老乡挑着浑浊的水往家里走,就问:“老乡,这水挑来做什么用呀?”老乡回答说:“吃呀!”毛主席疑惑地问:“水这么脏,能吃吗?”老乡苦笑着说:“没法子,再脏的水也得吃呀!”毛主席又问:“是从哪里挑的?”老乡回答:“从塘里挑的。”毛主席请老乡带他去看看。走了一阵,只见一个不大的水塘,杂草丛生,池水污浊。全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毛主席关切地问:“能不能到别处挑水吃?”老乡摇摇头,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呀!挑担水要走好几里路。”毛主席皱了皱眉头,若有所思地走了。
第二天,毛主席找来村里人一起商量挖水井的事。大家一起勘察水源,选择井位。当井位确定后,毛主席挽起衣袖,卷起裤腿,带头挖了起来。于是,大伙挖的挖,铲的铲,干得热火朝天。
在挖井的日子里,毛主席和临时中央政府的其他领导人,一有空就到工地参加劳动。经过十几天的奋战,水井挖成了,沙洲坝的人民终于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群众激动地说:“我们从来没有喝过这么甜的水,毛主席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哪!”
解放以后,沙洲坝人民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