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上解释爱的定义
从哲学上看,爱的本质是什么?
文/心似海蓝蓝
2022.6.19
知乎:哲学是一种运用理性认知来认识事物的学问。所以我想知道,从纯理性的逻辑上判断,爱到底是什么?求懂哲学的人!
心似海蓝蓝:
西方哲学的主流,是一种运用理性认知来认识事物的学问。尤其是古希腊的柏拉图主义,延续到近代的笛卡尔、康德的哲学,一直到黑格尔成为理性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因为,他们相信,理性思维,逻辑分析与推理判断,尤其是黑格尔的理性辩证法,就是人类最高的精神活动。
蛋是,爱,其实不是理性思维活动,爱是感性的,或者说是非理性的情感与生命实践活动。换言之,爱,并非理性把握的客体,爱不是理性掌握的对象。任何罗辑分析与推理判断,都得不到爱的结果。爱不是概念,爱发生在一切理性认识活动之前。
辣么,爱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爱就是对存在本身的一种领悟,或者说是一种心灵体验。怎么理解呢?
理性认知,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我作为一个认知的主体,你作为被我认知的客体。我用纯理性的逻辑思维,对你的属性与具备的条件,进行解剖、分析、推理、比较和判断,这时候,爱就消失了,根本算不出爱的结果。
存在,就是站出来的意思,从这个世界的所有背景中,脱颖而出。存在,并不是认知的对象。我们只能认识到存在物,或者说存在者。譬如,一张桌子,就在那里,自己就在那儿了,我们可以对一张桌子形成各种知识与印象。一辆车,一只喵星人,也是这样的存在者。为了与所有的存在者,区别开来,我们称它为“存在本身”。什么意思呢?
譬如,我是一只鱼,我可以认识水中的各种存在者,水草,污泥,鹅卵石,小鱼小虾,以及各种食物,敌人与猎杀者。蛋是,我无法认识水到底是什么。因为,我就生活在水中。我得离开水,才能认识到水是什么,可是,当我离开了水,还没等认识水是什么,就已经死掉了。
鱼与水的关系,就相当于我与存在本身的关系。
换言之,存在本身,就是让我的存在成为可能的基础。它不是我认知的对象,我无法用头脑中的理性认知去认识存在本身,而只能依靠领悟。怎么领悟到存在本身的呢?
其实是领悟了虚无,也就领悟了存在本身。存在就不是虚无,虚无就是不存在。当你忽然发现,你已经被虚无包围,而你不是虚无的时候,你就领悟了存在。你作为一个存在者,不同于虚无,让你的存在成为可能的基础就是存在本身。
如是,对存在本身的领悟,就是爱的原始发生。
它也是一种心灵体验,不是头脑中的理性认知的对象,而是直接体验到了。体验到你自己的存在,体验到你不是虚无。
心灵,就是生命情感体验的住所。所有的生命情感体验,都住在心灵里面。其中就包含了对存在本身与虚无的体验。心灵对存在本身的体验,就是爱,对虚无的体验就是恐惧。辣么,爱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爱的体验,其实就是回忆与感恩。回忆起存在本身,感恩存在本身让这个自我得以存在,而没有落入虚无。
譬如,我遇见了你,突然体验到了爱,也就是回忆起了存在本身,感谢存在本身让我遇见了你,另一个存在者。
进而,我存在,就是与你一起存在。这就是对存在本身的领悟,也是一种心灵体验。它不是头脑中的理性认识,你不是我作为主体的理性认知的客体。我与你,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只有两个都是主体的情况下,爱才会发生,让爱得以发生的前提,就是我们都领悟到了存在本身。彼此的心灵都体验到了同一种情感:“我愿意,与你一起存在,一起用时光,也就是用生命创造更多回忆与感恩。”
同时,爱也是一种生命实践的创造活动。
当你领悟了存在本身,爱就原始发生了,这时候的你,其实不需要任何知识,也不需要用头脑中的理性认知去分析和判断,更不必计算,你会直接进入生命实践活动,与你所爱之人一起创造回忆与感恩。
如是,爱的原始发生,每分每秒,你与爱人,都活在存在本身之中,活在彼此的存在之中,感恩彼此的遇见,也感恩存在本身让你们俩遇见,并且一起完成了许多关于存在的事情。一起看电影,一起吃饭,一起散步在夜色中,在海边的沙滩上,在陌生或熟悉的城市的无名的街道,在每个清晨与黄昏。这一切,无非是你们俩,一起把存在本身,带入了现实之中。或者说,存在本身,通过你们俩之间的爱的关系,来到了人世间。
惟其如此,爱,就是没有任何遮蔽,去掉了一切遮蔽的存在,是两个人在时光中,共同的创造性的发现与实践。从爱的领悟到爱的实践,一气呵成,知行合一,中间没有任何间隔的可能性。直接领悟,直接实践。
蛋是,当你的爱的实践,遭遇困难和挫折,这时候,爱就进入了理性认知的层面,你开始思考,爱,究竟是什么呢?值不值得爱呢?如何爱,才是合理的呢?这时候,回忆与感恩消失了,你与存在本身失联了,与你所爱之人,也失联了,变成了一种计算和比较,你会用逻辑上的利害得失去计较这份爱,这份亲密关系,如是,爱就彻底消失了。
我们可以用一条公式来理解,究竟爱的本质是什么:
存在本身——我与你——所有存在物
我存在,你的忽然出现,就是你也存在,你从全世界模糊的背景中站了出来,你脱离了一切存在物或者存在物的影子,总之,你脱颖而出。与你在一起的时候,我领悟了存在本身,也就是让一切存在物成为可能的那个基础,于是,所有的存在物,包括我自己的生活,才有了非凡的意义。
换言之,生活的意义,不来自于我,也不来自于你,而是来自于我们一起存在,来自于我与你之间的爱的关系。
与你在一起的时候,我不仅领悟到了存在本身,而且,我情愿用我的心灵,与你一起去探索和实践,经历和经验所有的存在物。反过来说的话,如果没有你,辣么,我的心灵将体验到的只是一片虚无。如果没有你,我的存在就不完整了,变得残缺不全,整个世界也将失去意义,我的生活也会变得无聊至极。
我反抗虚无,反抗荒谬,反抗无聊与乏味,我要与你一起存在。这,就是爱了。
换个角度说,当你对存在本身有所领悟的时候,你的心灵,才会体验到你与别人的爱,体验到爱的同时,你也就体验到了所有存在物之意义。或者,当你的心灵体验到了对别人的爱,一定是你对存在本身有所领悟。
当我把存在本身拿掉的时候,我存在,可你消失了,你混同于所有存在物,也就是你不存在了,我对你的爱也不存在了。这时候,虽然我存在,可我只是被虚无包围的一个孤独的存在。
用中国哲学来看,爱的本质,就是仁心发动。怎么说呢?
子曰:“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
也就是说,你是个仁者,有一颗仁者之心,具备一种君子的人格,你发动自己这颗仁心,就会去爱别人了。仁心,就是按照自己的心灵主动去行仁,也就是按照自己的生命情感体验去行仁的人,就拥有了一颗仁心。行仁,就是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它是一种生命实践活动。
譬如,你是我的盆友,我的仁心发动,就愿意主动与你交往,在你感到痛苦与困难的时候,给你提供无偿的帮助与安慰。这时候的仁心,就表现为了友谊,也就是盆友之间的爱了。
或许,我们会问,这样的仁者之心,从哪里来呢?
答案就是天命,天给了我们这样的生命,同时,也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本性,我们的本性就是心灵,心灵的功能之一,就是去爱别人。
惟其如此,《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人的学问之道,就在于领悟自己的心灵,具有光明的德性,这个德性是用来爱别人,用来行仁,用来达到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的。
如是,中国哲学会把爱,看成是人的本性,也就是人的心灵,自带的功能。心灵,就是生命情感体验的住所。人的生命情感体验,渴望去爱别人,也就是“行仁”,主动滴与别人达成一种爱的关系。
换言之,假如你不了解自己的本性来自于天命,不知道自己有颗心灵,没有仁者之心,就没有君子人格,你也就失去了爱的能力了。
这就是为何孔子会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因为,女子与小人,习惯用头脑中的理性认知,去计算利害得失,总是在比较值得与不值得。这样的人,无论你怎么引导,怎么启发,他们就是无法领悟自己的本性,也就是无法领悟自己本来有颗得之于天命的仁者之心。他们又怎么可能情愿去爱别人呢?
综上,爱的本质,就是对存在本身的领悟,同时也是一种生命实践的创造活动。爱的体验,就是回忆与感恩,回忆起存在本身,体验到对存在本身的感恩。爱就是仁心发动,随心而为,生命情感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恰当关系的实现。也就是孔子说的“为仁在己”,你情愿去爱别人,因为你具备了君子的人格。
与你所爱之人分手,分离,分别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说“勿忘我”。想表达什么意思呢?是不是说,请你别忘记我,永远记得我的样子呢?要你每天都想起我的样子呢?
显然不是这样,因为,这不可能呀!人早晚都会死,哪里也没有永远记得你的可能性。而且,即使我常常想起你,也没用,因为,你的样子一定会改变,变老,变得面目全非。天天想着你,没有任何意义。
惟其如此,勿忘我,其实是说,即使我们分开了,远隔万里,可我永远与你在一起,我们一起存在。每当我回忆起我们一起存在的时光,心中就充满了无限的感恩。这就是爱的真诚表达了,因为它仅仅是出于对存在的领悟。换言之,只要我存在,我就是与你一起存在。
人的生命,之所以可爱,就在于我们会对存在有所领悟。这就是诗歌里说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哪怕山海相隔,哪怕生死永隔,我永远与你一起存在。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爱,其实就是对存在本身的领悟,而且是超时空,也超越了生死的,无论相爱是一刹那,又或者是三天,三十年,效果都是一样的。从一刹那,到三十年,都是永恒的存在。
人,这么渺小而短暂的生命,居然会通过爱,领悟到永恒,多么可爱呢?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海蓝蓝双相情感工作室
心似海蓝蓝微信号:14040890
用佛家的思想,也能领悟,爱的本质究竟是啥。
爱,就是慈悲的情怀。怎么说呢?
当我领悟到,周围的一切存在物,都在生灭无常的变化之中,今天存在,明天又不存在了。那个美丽的女生,十年前美丽,十年后又不美丽了,美丽也不复存在了。这时候,我的心灵,就体验到了一种巨大的虚无,我的心被虚无感彻底包围了。我周围的一切都是缘起缘灭的名与相,最终都化为了虚无。
如是,是谁在体验着,生生灭灭无常变化的虚无呢?
只能是我的心灵,惟其如此,我才体验到了自己这颗真实不虚的心灵,心灵就是我的本性,我的本性就是空性或性空了呗?只有它是唯一的真实,它才能体验到虚无。这时候,我的心灵之中就产生了爱,也就是慈悲。
慈悲的慈,就是爱;慈悲的悲,就是悲悯。
我的心灵,真诚地爱这些短暂存在,而又终将走向幻灭与虚无的缘起;我的心灵,也真实的感觉到,对这些美丽而匆忙的缘起的悲悯。我们的命运是一样的,存在而幻灭,美丽而短暂,岂能不爱呢?
所以啦,慈爱与悲悯,都是你的心灵体验,只要你领悟了“虚无”,也就是“绝对空”,立马就会产生一种慈悲的情怀了。因为,那是你的心性,直接发动的生命情感体验。
这就是性空缘起的奥秘,每个人的心灵都能领悟,真空妙有的智慧境界。怎么说呢?
当你的心灵体验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就是领悟了“虚无”;紧接着,你的心灵又体验到“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就是明心见性,领悟到自己的本性,就是“真如”。除了真如的你的心灵,没有别的东西能领悟到“空”,也就是“虚无”。
《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无所住,就是对虚无的领悟,因为啥东西都会幻灭,你没办法住在任何东西或者名相上,你在应对人世间的万事万物的时候,只能无所住。
而生其心,就是你的本性生出来了,你的真心自性,毫无遮蔽的显露出来,这就是“无蔽”,或者叫“无漏”,没有缺陷和漏洞的你的心灵,充满了智慧的心灵,就是唯一的真实存在。
此外呢,我们也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理解爱的本质到底是啥。
黑格尔提出了理性辩证法,马克思推翻了黑格尔,革命了,革掉了理性辩证法的命,从而升级到了感性辩证法。感性辩证法,也叫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
爱,就是感性的生命实践活动,在历史中的辩证的展开。怎么说呢?
爱不是概念,不是头脑中的理性认知,不是逻辑与范畴,不是分析与推理和判断。而是在这一切理性认知活动发生之前,我的心灵就体验到了我爱你。
于是,我约你去看电影,去看长河落日,去看大漠孤烟,去实践花前月下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去实践翻云覆雨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从感性的心灵体验,到感性的生命实践,展开了一段爱的历史。到此为止,都没有任何理性认知的参与,可是,突然我开始担忧了,怎么才能保证这样美好的爱情体验,可以长久地进行下去呢?所以,我想到了结婚,要跟你白头到老,我把婚姻,这种理性的契约形式,套在了感性的爱情的生命实践活动上。
如是,爱情就进入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第二阶段,走向了它的反面,也就是爱情的死亡,爱情的坟墓。婚后,一切都变了味儿,柴米油盐,鸡毛蒜皮,各种意见与观念上的不一致,吵来吵去,没完没了。为什么会这样纸呢?到底是爱情变了?还是你我都变了呢?
没办法,我只好找来各种心灵鸡汤,各种心理学知识、概念、逻辑,进行分析与推理和判断,甚至还请来了婚姻咨询专家,打算修复我们的爱情。可是,这一切努力,都没有用,都白瞎了。我想破了头,也没想明白,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呢?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恋爱的时候,我与你是一起存在,我们一起坠入了爱河,情不自禁fall in love了,全世界都是我们存在的背景而已,除了你,一切都是存在物,不重要。婚后,很多存在物,从背景中凸显出来了,你也变成了存在物之一,我总是在头脑中用理性认知,计算怎样做,才是对我有利的。爱,就脱离了它本身的属性,也就是感性的生命实践活动,而变成了一种计较,一种理性认知上的概念,或者交易了。
惟其如此,爱的浪漫史就终结于此,终结于理性占了上风,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利益争夺、利益竞争了。
爱情就进入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第三个阶段,所谓的“正反离”。
通常的辩证法是“正反合”,因为,爱情脱离了它的本性,才变成了“正反离”。
所以啦,假如你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会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你就会领悟到,理性,是爱情的敌人。
你只有铲除理性,铲除头脑中的概念与范畴,铲除逻辑思维的解剖与分析,铲除推理与判断,铲除各种利益上的竞争与算计,才能恢复爱情的本性,也就是感性的生命情感实践,你才能找回初心,继续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中,重新展开爱情的生命实践,从而达到感性的辩证法上的“正反合”的效果。
很多人,年龄越大,越爱不动了,为啥?因为脑子里太多理性认知,太多概念与范畴,逻辑分析与推理判断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功利主义的时候,你的心灵就被遮蔽,甚至消失了。木有心灵的人,就哪里都木有真正的爱情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理,我们都知道,那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意识形态,另一个就是政治制度。对于婚姻来讲,婚姻制度本身就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这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是有了经济基础,才结婚的,假如没有经济基础,是不可能结婚的。蛋是,为啥有了经济基础之后,作为上层建筑的婚姻,反而出了问题呢?
不言自明,一定是我们的意识形态出问题了。从前的意识形态是爱情至上,感性的生命实践活动至上,心灵体验至上。后来就变成了,功利主义,虚无主义,或者权力崇拜了。
我是你老婆,我有权力支配你为我提供服务,这就是权力崇拜。
我花了辣么多时间精力,投入了辣么多成本,终于成功嫁给了你,现在是我获得我自身利益的时候了,这就是功利主义。
神马爱情,神马婚姻,都过去了,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没有意义,我要充分活在当下,我要随心所欲地享受当下,这就是虚无主义。
所谓意识形态,就是我们的心态,面对人生,面对爱人,面对婚姻生活的态度。经济基础还在,而我们的心态变了。爱情脱离了它赖以生存的感性的生命实践活动,就会迅速枯萎,就像是鱼儿离开了水。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纳兰容若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当时只道是寻常。”
爱情发生的时候,很平常,彼此都心灵发动,在感性的生命实践活动中,体验到了。这样的爱情体验,却只能永远停留在回忆中了。因为“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我们变成了故人,变成了夫妻,而当初那份纯真的心意,专注于生命情感体验的心灵,却死掉了。
惟其如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爱情与婚姻来讲,起到关键性转化作用的是人的意识形态,也就是彼此的心态。
人的心灵,是感性的生命实践,是感性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
爱,只能以感性的生命实践活动,在历史中辩证的展开。一蛋进入了头脑中的理性认知,进入了概念与范畴,进入了逻辑分析推理和判断,也就进入了利益的计较,必然迅速死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实践是真理的来源。真爱,如同真理一样,难能可贵,也必须是来源于感性的生命实践。也就是说,假如我跟你一起存在,一起从事某种感性的生命实践活动,可我感觉不到爱了,要么是我丢失了自己的心灵,要么是你丢失了心灵,或者是,我们俩都失去了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