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的诗句名言

2024-01-24 15:52   geyange.com

关于上海的名人名言

“事实上,我们只在思南路闲坐了一下午/它却时而漫长如我们一生,如江水落梅。”上海女婿叶晓阳在《思南路》这样描述上海思南路的一个下午时光,里面对上海浓烈的情感和对瞬间之美的把握,让他摘得了“写给上海的诗”征文活动新诗奖一等奖。

5月12日,“写给上海的诗”颁奖礼暨获奖作品朗诵会在豫园海上梨园举行,上海作协副主席孙甘露、诗人萧开愚、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出席了颁奖礼,并对海派文学的特质进行了畅谈。

年轻写作者眼中的上海

4月1日,作为复旦诗歌节的组成部分,在豫园商城的支持下,复旦诗社面向全国近20所高校,开展“写给上海的诗”征文活动。一个月时间,征集到了来自大江南北的近300首(篇)诗歌、散文作品。他们以上海南站、豫园、静安寺、外白渡桥、叶家花园、石库门为表,以各自理解的上海气质和温度为里,记录下了上海的不同瞬间。

“荒废之后,受困的我们目睹了/泄露的月船。滴落的,细密/又稳常。她终于睡眠后,雕出/一朵苦心孤诣的垂盏木檐花。”复旦英文系大一新生周乐天获得了新诗类二等奖,他随着复旦诗社多次在附近的叶家花园聚会读诗,这座旧上海私家花园与诗歌的联系带给他新鲜的体验,于是有了这首《叶家花园》。

西安诗人李晚的《白渡桥》获新诗类三等奖,“上海,隐藏了上海人。/房东来自湖南,午餐找到凉皮/口音流浪之滩涂,我以为/我不开口也就不至于/‘洋今帮!’”这是他去年来上海时写的“游记”。“来到上海,可以和更多同道之人交流。”李晚比喻,“大家就像群山上的巨像一样,突然到了眼前。”

来自广东的何本华凭借对上海美专旧址书写,一个人拿下了旧体诗三等奖和散文三等奖。因为喜爱绘画,何本华踏上了寻访美专旧址的道路,“到了与永年路交界的路口,我知终点已不远,伫立许久,竟无法认出眼前哪一栋建筑是此行的目的地”。后来,他终于找到了“美专”:旧大门已成商店,匾额还在,蔡元培题的几个大字早已不存,仔细辨认,依稀还可见“上海”两字的痕迹,其余俱为雨水染黑。于是写下诗句:“南海题词成朽木,鹤卿手迹落苔痕”。他说:“上海美专是全国第一所美术专科学校,但现在就连附近的居民都不知道这里曾有这样一所学校。大家应该多去看看。”

孙甘露认为,现在年轻写作者的基本训练都很好,远超他们那个时代。但是文学创作,或者说一种文化,更重要的是它的特质,就是你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那是将来让你与别人区别开来的独特声音。

用文字参与到探索和塑造上海城市发展进程中来

“写给上海的诗”征文活动,让评委之一的诗人肖水想起自己16年前初到上海,那时候上海对他就意味着“复旦”与“鲁迅”。此后的求学生涯逐渐让他明白,上海远不止这些,自此,上海也变得越来越“陌生”。肖水说,于是他开始了对上海的“游历”,每一次“游历”都在不断刷新他对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的印象。“写给上海的诗”征文活动,正是为人们探索上海“根基”打开了一扇窗,他希望更多人,尤其是青年一代,都能参与到探索和塑造上海这座城市的进程中来。

“上海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很多人来上海、描写上海,是站在游客的角度,停留在景观层次的书写,因此对上海的观察停留在一个很粗浅的印象。”在肖水看来,上海看起来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城市,但这是个假象,从青龙镇遗址的发现可以看出上海有着完整的历史文脉。他希望,“写给上海的诗”能唤起诗歌写作者对上海历史层面的关照,走到不同的生活现场,从审美角度了解历史与当下的关系。

陈思和

上海文化的包容性和先锋性

在随后的“豫园谈艺”和“豫园诗歌之夜”两场活动上,萧开愚、孙甘露、陈思和先后就上海新旧文学和上海文化的特质进行了畅谈。

在萧开愚看来,上海与新旧文学的关系都非常密切。它不仅诞生了《新青年》,而且在那之前,旧文学中已经在生发新文学形式的萌芽。在新旧之间,上海有着一种特殊的平衡,“它没有明显的界限。比如当时松江的云间诗社,它是上海旧文学的代表,但它在诗歌的形式、内容上不断改变、创新,并不一直停留在旧文学层面。”

“上海一直是五方杂处,不是今天才这样的。”孙甘露出生、成长在上海,但父母是山东人,这让他往往有一种“此地是他乡”的感觉。在他看来,很多地方的人写出的东西都有自己地域性的特征,但上海不同,海派是一种风格,而不是地域性特征。上海的海纳百川和兼容并包让每个人,即便是外来人,对上海都可以有真实的感受和意见。

陈思和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认为上海文化形成的历史因素是远离权力中心,因此发展出强大了商品经济和消费能力,这随即滋养出了以石库门为代表的市民文化。

这种文化,在陈思和看来,具有鲜明的包容性,因而无数海内外文化、艺术在上海这座城市交汇,甚至很多在其他地方无法被包容的东西在这里都能够找到它的土壤,并且发展出它全新的内涵。表现在文学上,上海新文学的产生也是因为它的经济实力——是当时全国的出版和媒体中心,所以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作家、艺术家、诗人来到上海,形成了“码头形态的文化”。

“真正在上海活跃的大家,比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都是外来的。”这些作家因为上海的经济特性被吸引而来,但在保持文人品格的前提下,没有办法融入到经济逻辑中去,“始终被排斥在上海主流生活的外面”,因此也就具有了一种先锋性,成为了海派文学最宝贵的传统。

附:“写给上海的诗”征文比赛获奖名单

新诗奖:

一等奖:叶晓阳(美国安娜堡)

二等奖:周乐天(上海)、马小贵(北京)

三等奖:吴双(上海)、李晚(西安)、韩惠天(上海)

旧体诗词奖:

一等奖:李昊宸(武汉)

二等奖:张世才(武汉)、唐本靖(天津)

三等奖:谭国恩(上海)、何本华(上海)、徐依凡(上海)

散文奖:

一等奖:江姗姗(上海)

二等奖:吕梦倩(上海)、杨兆丰(上海)

三等奖:何本华(上海)、王超逸(上海)、崔勇(上海)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