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经芣苢有感
《芣苢》可不是简单的“重章叠句”,其中大有玄机。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六章井然有序,立马想到了水风井——因为"采采芣苢"雷同,显然是主旨;而诗经中,采采连用必为坎水,持续驱动也;而"芣苢"为草当为风象,振动"不已"也。
井如同水面投下石子,涟漪持续传递不已。六章显然对应六爻,下面结合井卦爻辞验证之。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井初六,错火雷噬嗑。雷为震源,火为震波,环环相扣,持续振荡,不断扩散。【楚辭註】林草不交錯曰薄。林为现象,草表扰乱,薄言即不加干扰,采之即效法自然)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井九二,一变水天需。应运而生,有至人出,善行无辙迹)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井九三,二变水火既济。奠定体制,收捨妥当,善言无瑕谪。)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井六四,三变水雷屯。垂拱而治,有条不紊,善数不用筹策。)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井九五,四变泽雷随。《尔雅》:执衽谓之袺。“衽”即衣襟。黄帝制衣,交领右衽(以左襟包住右襟)。右衽者华夏,左衽者夷狄,执衽即秉承宗法祖制,是为袺之,随也!按部就班,选贤与能;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井上六,五变洊震。《尔雅》:扱衽谓之襭。【註】扱衣上衽于带。襭,即袺之复页,井然有序也。千秋万代,生生不息;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且结合卦象意译之:
五行制化,逍遥不已。
圣人则之,逍遥不已。
宪政法治,逍遥不巳。
允执厥中,逍遥不已。
民主和谐,逍遥不已。
道法自然,逍遥不已。
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译文特别萌,把这几排整齐的文字大声念出来,有没有强烈的配上BGM就开始抖腿的冲动?
有,就对了。诗经里的诗歌,就是用来唱的。
《周南 芣苢》,“芣苢”(fóu yǐ否以)就是车前草,讲的就是采摘车前草的这么一个场景。
四言诗,总共十二句,四十八个字,每一句几乎一样的,只有表现采摘这个动作的六个动词换了一下而已,这种形式叫做“重章叠句“,翻译成大白话,就是:魔性洗脑循环。
《芣苢》出自周南国风,也就是周南一带的歌谣,历史上这块区域和现在的河南,是部分重合的,河南是个有底蕴有气质的好地方——我说河南民歌《编花篮》,题主您有没有印象?或者,这句歌词呢?
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
摘摘摘牡丹,三朵两朵摘一篮
是不是和“采采芣苢“一个调性?
采呀采呀采起来,一片一片摘下来
咱们来听一下歌手王园园唱的,甜美可人的《编花篮》
还有后劲儿更大的,钢筋编的花篮,又名“薅牡丹“(玩笑)
蒙古汉子腾格尔的赛博朋克《编花篮》
咱们再看看国服选手是怎么玩儿的,这是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的
你看,那时候的周人,传唱《芣苢》的时候,倚门回首嗅青梅的小姑娘与带醉归来明月上的渔父,大概也是各有各的心境,各有各的喜乐吧。
这就是我们的民歌啊,这就是中原黄土地上生养出来的,我们自己的玫瑰啊。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
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
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
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
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这是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对《芣苢》的一段评价,当然是有了想象力的魔法加成,但是,这个画面,这种审美体验,是非常精准的。
车前草的花
再讲一个八卦,有一种说法是这首诗里,村姑们去摘车前草,是因为它能够治疗不孕不育,你就倒回那个年代,哪个有这种毛病的姑娘会欢天喜地地唱歌采药?所以,更大的概率,在当时车前草可能是作为食用的野菜。
车前草
说它是野菜的另一个佐证是,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朱橚,也是明成祖朱棣的胞弟,编写过一本解决荒政的区域经济植物志,叫《救荒本草》,“草部”里有个条目“车轮菜”,“本草名车前子,一名当道,一名芣苢”,说的就是这个啦。
车前草手绘
题主您提问的是”如何读懂“,有句话叫”诗无达诂“,什么才算读懂呢?
那种戳到咱心窝窝上,让咱内心一下子柔软起来的感觉,算是懂了么?
读诗歌,或者说诗歌之美,不就在于这种心上开出一朵花儿来的美好体验么?
最后,分享一句王潮歌老师的话,祝您阅读愉快~~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有一种比较珍贵的操守,这种操守叫对土地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