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中的“炼字”狂人,只为“推敲”一字,炼出了千古名句

2024-01-24 04:05   geyange.com

字斟句酌的句子

哈喽大家好,我是随手谈诗。

好,话不多说,盘他!

炼字“狂魔”

唐朝有一个非著名诗人,写下了一句著名的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可见古人作诗,也并不都是兴之所至,一挥而就的,甚至可能会为一个字掉头发扯胡子,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首诗叫《苦吟》,作者叫卢延让

比卢延让有名的是贾岛,传说贾岛作《题李凝幽居》时,写到“鸟宿池边树,僧月下门”这句犯了难,推门还是敲门,这是一个问题,后来遇到了韩愈,有了推敲的故事,成一段千古佳话,也成就了千古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从此以后,贾岛得了个不推敲就会死的病,搞出个什么“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题诗后》)这种不疯魔不成活的诗,把自己感动坏了,但是“两句三年得”能不能让读者“一吟双泪流”还两说,反正贾岛也因此受到很多诟病,说他雕刻痕迹太严重。

一流的诗人,是不露痕迹的

真正一流的诗人,虽然也会反复推敲,字斟句酌,但呈现出来的作品是不露痕迹的,王安石《泊船瓜洲》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把大自然写得多么灵动美妙,直到现在近1000年过去了,这个字还反复被拿出来疯狂点赞,成了诗人炼字的经典案例。

同样写初春美景,欧阳修在《玉楼春》就说“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一北一南、一高一低、一树一水,俯仰之间,是南浦的春水、北枝的梅蕊,不但字句精妙,结构还对仗工整,好似有一支精妙的画笔,画尽这无边的春色。

不得不提的盛唐三巨头

·王维

《红楼梦》里有“香菱学诗”,说王维这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但她合上书一想,却再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两个字来替换。

这就是诗佛的精妙独到之处。

·李白

李白《玉阶怨》说“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诗中的女子在等待情郎,一个生字,是露水越积越多、霜气越来越浓、天气越来越寒、时间越来越久、寒夜越来越深、她相思的怨情也越来越深刻。

换做二流诗人,大概会写“玉阶白露”,或是“玉阶白露”,字虽然没有问题,但是就缺少了那种,白露和怨气都是随着时间越来越久,而慢慢生出来的意境。

·杜甫

杜甫就更不必说,“语不惊人死不休”、“晚节渐于诗律细”是他的自我评价,用字精妙独到就是老杜一大特点,像被誉为千古七律第一的《登高》,几乎每一个字都是他“诗律细”的注脚。

有个小故事,说苏轼、黄庭坚、秦观、佛印四人,在一处题壁上看到杜甫的《曲江对雨》,其中“林花著雨胭脂”最后一个字脱落了,四人就一起补字,苏轼说“润”、黄庭坚说“老”、秦观补“嫩”、佛印补“落”,后来翻看《杜工部集》,只见原文是个“湿”字,好家伙,润的形、老的衰、嫩的色、落的态尽收其中,真是浑然一体,四人尽皆叹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