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说钟摆痛苦无聊

2024-01-21 18:00   geyange.com

人生最大的痛苦名言

“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二者之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当你为生存而劳作时,你是痛苦的;当你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你会感到无聊。”

这一钟摆的比喻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名言。

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本质是痛苦。

人只所以注定痛苦。首先是人无法逃避死亡。人生最大的恐惧来自于对死亡的忧虑。

他说,人生好比吹肥皂泡,尽管明知一定要破灭,却还要尽可能的吹下去,吹大些。

他还把生命本身比作是布满暗礁和旋涡的海洋,人生犹如怒海行舟,虽然他总是小心翼翼、千方百计地避开暗礁和旋涡,但最终等着他的却是再也无法避开的“船沉”,即“死亡”。

人生如斯,岂不痛苦!

那么,如果一个人不去考虑生命与死亡这样的问题,他是否可以面对痛苦呢?叔本华的回答是:“不能!”因为痛苦的根源在于意志而不是理智。意志的本质是盲目的欲望和不可遏制的冲动。

当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人便感觉痛苦;而一种欲望得到了满足,留给人们的又是什么呢?他认为愿望的实现很快就产生饱和。目标只是形同虚设,占有一物就意味着一物失去了魅力。这个时候,人就会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

与此同时,欲望的满足也总是暂时的、有限的。当愿望满足、幸福旋即消逝之后,新的的欲望就会继之而起,愿望总是满足一个又引起十个,永无终止,这样欲望就永远无法得到满足,这就是痛苦。

痛苦是人生所不可避免的。与痛苦相随的是欲望一次次被满足所带来的虚无。因此,叔本华认为,人生有如钟摆,摆动于痛苦和无聊之间,痛苦和无 聊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

他的话说的有一定道理,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为 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或升官发财,或成名成家,或恋爱求偶,或购房买车,日思夜想,焦虑不已,达不到目的时痛苦不堪,度日如年,甚至连死的心都有。

而一旦欲望得到了满足,这时候慢慢地感到平淡无奇了,好像千辛万苦得到的东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觉得费那么大劲似乎不值得,新鲜劲一过去,于是就像叔本华所言,“处于无聊的一端”。

怎样才能超越或摆脱“叔木华钟摆”呢?其实说难也不难,事在人为,境由心造。

两千多年前的老子早就有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清心寡欲”。

生性恬淡的人,欲望不 高的人,与世无争的人,就好比是钟摆在两端起伏不大,喜也有限,悲也有限;得也不多,失也不多。既然不抱希望,自然也就不会失望,既然不准备拼命争什么,自然也不 会存在争不到的痛苦。

于是就有了理想的境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璧立千仞,无欲则刚。”

《来根谭》说:“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那些在常人眼里非常成功的人,让人非常羡慕的人,自己却并不感到幸福,每天生洁在焦思和压抑中,在痛苦与无聊之中摆来摆去。反倒是—些混得不怎么的人,虽然工资不高,地位偏低,房子不大,老婆可能还没有工作,孩子安排得也不怎么好, 可是他们每天都乐呵呵的,无忧无虑,无欲无求,有点小酒喝就能醉上半天,老婆孩子在一起粗杂淡饭也其乐无穷。

这个时候,“叔本华钟摆”似平失去了原先的神奇功效。

中国人的哲学智慧是否破解了叔本华的“钟摆困境”了呢?欢迎讨论。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