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关于针灸(针灸师必读:黄帝内经的针灸)

2024-01-21 14:54   geyange.com

黄帝内经关于针灸

黄帝内经里的针灸理疗及临床运用规范

针灸疗法,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人类健康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国已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曾经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医理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第一经典,更是针灸理论的渊薮、临床运用的规范。

针灸的起源

《黄帝内经》记载了针灸的起源,《素问·异法方宜论》云:“砭石者,亦从东方来……毒药者,亦从西方来……灸者,亦从北方来……九针者,亦从南方来……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指出灸法来源于北方,因“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即北方是自然界封闭固藏之气所在,也是阳气闭藏之处,地势较高,天气寒冷,人们因为游牧而常居住在野外,以乳制品为食,乳制品性凉易引起腹胀,所以北方宜用温暖的灸法来治疗寒性的疾病;九针来源于南方,因“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即南方属于火,通于夏季,是自然界长养之气所在的地方,也是阳气充盛的地方,天气较热,地势较低,水土较弱,雾露较多,水湿之气较盛,人们喜欢吃发酵类的东西,皮肤细腻而红,因天气闷热潮湿而容易阻滞经脉出现筋脉拘挛、骨节麻痹疼痛之类的疾病,所以南方宜用针刺。

针灸的作用

针刺的主要作用是疏通经络,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气血,营其逆顺出入之会”。故针刺可以治疗疼痛、麻木、肿胀等病证,因为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有运行气血的功能,经络通则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器官、体表肌肤及四肢百骸得以濡养,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另外我们可以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达到阴阳调和的状态,这也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灸,《说文》云:“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故灸法的作用主要是温经散寒,通过灸经络上的穴位来治疗内脏之寒,侧重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等疾病。此外,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行,所以灸法还可以消瘀散结,治疗气血凝滞的疾病,如瘰疬、瘿瘤等。由于其温的性质,我们还用来扶阳固脱,治疗阳气下陷或欲脱之危证,如遗尿、脱肛、崩漏、带下等疾病。

《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说明灸法与针刺各有不同的功效,不可代替,二者可以互补,相得益彰。

针灸的治疗方法

这里我们仅就针刺的治疗方法做一个介绍。《灵枢·邪客》云:“持针之道……左手执骨,右手循之。”就是论述进针的方法,一般是右手拿针,以拇、食、中三个指头挟持针柄,依靠手指的力量,使针尖快速刺入皮肤,再捻转刺向深层。毫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扩散、传导,我们通常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提插法,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方法。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引退浅层为提。提插幅度以3-5分为宜,频率每分钟60次左右;另一种是捻转法,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向前向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法。捻转角度一般为180°左右,不可单向捻转,否则会引起滞针。两种方法的时间、频率、角度或者幅度都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的部位及针刺目的等具体情况而定。有时也会采取循法、刮法、弹法、摇法、飞法、震颤法等辅助手法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

当针刺入腧穴后,施以提插、捻转的手法,使患者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自觉反应,或者有红、肿、热、痒等感觉,同时医生能感觉到针下沉紧、涩滞等反应,就获得了针刺感应,也就是“得气”,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不仅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借此判断疾病的预后。《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充分说明得气的重要意义。

当针刺得气后,就可以施以补泻手法,常用的补泻手法有两种。即捻转补泻和提插补泻。《内经》最早记载了这两种补泻手法,但较为简单。如《灵枢·官能》中云:“泻必用圆,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处,伸而迎之,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其中,“切而转之”、“微旋”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捻”和“转”,但是没有左转和右转的区别。“伸”和“推”与“提”、“插”之意相同。

捻转补泻:针刺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用力为主)者为补法;反之,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提插补泻:针刺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以下插用力为主者为补法;反之,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以上提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此外尚有其他补泻手法,如疾徐补泻:徐进针,少捻转,疾出针为补,疾进针,多捻转,徐出针为泻;迎随补泻: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迎着经脉循来的方向刺入为泻;呼吸补泻: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按压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压为泻法等等。这些手法在《内经》中均有记载,如《素问·针解篇》云:“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素问·离合真邪论》云:“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灵枢·九针十二原》云:“逆(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随)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将针刺入腧穴施行手法后,需要留针,留针的目的是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一般需要留针30分钟左右,因为中医理论中30分钟左右刚好是营卫之气运行一周的时间。当然这个留针时间不是一概而论,《灵枢·逆顺肥瘦》、《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素问·血气形志》等篇章中明确指出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脏腑经络、脉象、天时季节等而定,也就是中医所谓的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病证,如急性腹痛,破伤风,角弓反张,寒性、顽固性疼痛或痉挛性病证,即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有时留针可达数小时,以便在留针过程中做间歇性行针,以增强、巩固疗效。

针灸实操总则

《黄帝内经》: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

翻译:大凡针刺之法,均在于必须观察日月星辰盈亏消长及四时八正的气候变化,这样才可以运用针刺的方法。

注解:四时是指春夏秋冬(四时),八正是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总的来说,针刺必须要先了解天体变化(日月星辰)和气候变化(四时八正),因为这二者深深影响到针刺的运作。结合二者来施针,可以起到奇效;反之,可能会酿成大错,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加重病情。

2.五个要领

《黄帝内经》: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

天气寒冷,不要针刺;

天气温和,不要犹疑迟缓;

月亮初生的时候,不可用泻法;

月亮正圆的时候,不可用补法;

月黑无光的时候,不要针刺。

注解:天气寒冷,人的血行会滞涩不畅,卫气沉浮于里,所以不适合施针;天气温和,人的血液就会流行滑润,卫气上浮于表,气易行,血易泻,所以非常适合施针;月亮变化见下述。

3.月亮变化时的不当针刺

《黄帝内经》:故日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翻译:所以说,月牙初生时用泻法,就会使内脏虚弱,叫做重虚;月亮正圆时用补法,就会使血气充溢于皮表,以致络脉中血液滞留,这叫做重实;月黑无光的时候用针刺,就会扰乱经气,叫做乱经。这样的治法必然引起阴阳相错,真气与邪气不分,使病变反而深入,致使络脉外虚,经脉内乱,所以病邪就会乘之而起。

注解:晚上做针刺很有讲解,天体的运行会影响人体气血的运行和盛衰,针刺方法也就必须随之而变,否则会适得其反。

4.针刺的泻法

《黄帝内经》: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方,其气而行焉。

翻译:泻法必须掌握一个“方”字。所谓“方”,就是邪气正盛,月亮正满,天气正温和,身心尚稳定的时候,并且要在病人吸气的时候进针,再等到他吸气的时候转针,还要等他呼气的时候慢慢的拔出针来。所以说泻必用“方”,才能发挥泻的作用,使邪气泻去而正气运行,病就会痊愈。

注解:泻法的时机选取在月圆邪气盛之时,正气也在正常运行(需要身心稳定),泻针流程为:吸气进针-再吸气捻针(转)-呼气出针

5.针刺的补法

《黄帝内经》:补必用圆,员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荣,复以吸排针也。故员与方,非针也。

翻译:补法必须掌握一个“圆”字。所谓“圆”,就是行气。行气就是导移其气以到达病所,针刺时必须要刺中穴位,还要在病人吸气时拔针。所以说,“圆”与“方”,并不是指针的形状。

注解:补法的要领就是导气,针刺时穴位要准,在吸气时拔针(与泻法相反)

6.针刺庸医

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

特征一:因为没有明显的感觉,也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观察不出病情。

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救其已成者

特征二:要等到疾病已经形成,甚至是到了恶化阶段,才进行治疗。

问其所病,索之于经,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

特征三:按照流程问明发病原因,再仔细诊脉,才能了解病情。要是找寻后仍然不明白实情,就无法判断出病因了。

7.针刺神医

观于于冥冥,通于无穷

特征一:虽然荣卫气血的变化虽然不显露于外,但却能懂,并能结合天气,月相,四时等变化进行综合分析,通达各种事理,举一反三。

上工救其萌牙,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

特征二:在疾病初起时就开始救治,先去诊候三部九侯的脉气,并进行早起救治,不使脉气衰败。

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

特征三:耳朵不闻杂声,眼睛不见异物,心智开朗明澈;大家都没有看到,他却能够独自看得清楚,好像在黑暗中,大家都感到昏黑,他却能够昭然独明。

针灸与月相变化关联研究

月球的引力作用,主要是对地球的生物和物体产生影响,导致地球自然界中的生物和物体也随月相变化产生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周期性变化也反映在人体生命活动中。

1、月相变化对人体气血盛衰的影响

《灵枢·岁露》篇曰:“月满则海水西盛”。“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指出海潮潮位的高低变化,与月相的变化节律一致。血液是人体内流动的液体,其运行依赖于气的统摄和推动。由于人生活在地球上,因而气血的运行,也必然受月相盈亏变动的影响。正如《素问·八正神明论》篇曰:“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以月的始生、廓满、廓空表示月相节律而变化。这些变化又以血气的变动,即“始精”、“实”、“虚”的过程来表现的。人体气血盛衰节律在女性通过月经表现出来。

中医学在很早就认识到月经是与月相变化相关的生理现象,《内经》就有“月事以时下”的说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是这样解释月经的:“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月亮),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海有潮汐,月事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现代统计资料也表明,月相与月经周期的时间也是极相近的。更进一步的是,现代许多研究表明,女性月经的经潮日期也表现出与月相变化密切相关:气血从开始旺盛到充盈时期,月相从始生到廓满的时限内,是多数女性月经来潮的时间,特别是月满前后为行经高峰中心。因此说明了人体气血变化与月相变化有密切关系。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也有“海”:脑为髓海,膻中为气海,胃为水谷之海,中脉为血海。自然界月亮的圆缺导致海潮的产生,也同样对人体的“海”产生各种影响。美国科学家是这样解释的:人体内80%的成分是水,其化学成分与海水极其相似,因而月球影响海水的引力也同样影响人体,使人体机能产生随月相变化的节律。由于人体气血在月周内具有盛衷变化,人体的抗病能力,对致病因子的反应性,对治疗的反应,皆可能因气血的月相节律变动而产生节律性的变动。在治疗中考虑到这一节律的因素,根据气血盛衰变化采取不同治法,将有利于提高疗效。这就决定了针灸与月相变化将有着密切关系。

2、针灸与月相变化的关系

(1)针刺补泻与月相变化

《素问·八正神明论》曰:“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的待之。故曰:月生而泻,是谓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无治,是谓乱经。”强调了月相节律与治疗的相互关系。针刺补泻的运用,必须与月相气血节律相应,做到“因无时而调血气。现代研究表明,急性病因致死者在潮汐涨期和高潮期骤增,可能与此类疾病多系实证,逢涨期、高潮期人体机能亦趋于高潮有关。针刺治疗不能用补法,与”月满无补“之说吻合。而慢性衰竭致死者,80%死于潮汐落潮和低潮期,可能与此类疾病多系虚证,逢落潮和低潮时机能低下有关,针刺治疗不能用泻法,与”月虚无补“之说吻合。

(2)针刺强度与月相变化

《素问·缪刺法》曰:“凡痹往来,行无常处者,在分肉间痛而刺之。以月死生为数,用针者随气盛以为豢数,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其日数则气不泻……月生一日一豢,二日二豢,渐多之;十五日十五豢,十六日十四豢,渐少之。”阳气的强弱决定了针刺的豢数。从初一到十五,阳气渐旺,机体抵抗外界刺激的能力日增,故针灸治病时,刺激量可渐次增强;从十六到三十,阳气渐衷,接受外界刺激的能力相应减弱,故针刺的刺激量也应随之递减;三十日、阴气最盛,阳气最弱,无力接受任意刺激,故不宜针刺。有鉴于此,唐氏对该法加以整理,命名为“月生死针刺法”,每当他法治疗束手时,常以该法治之而屡获奇效。

(3)月相变化对针灸临床的指导

正如前文所述,由于女性月经形成与月相变化相关,故对月经病的治疗、也必须抓住月相变化规律。针灸对月经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把握针灸治疗的时机,郑氏提出了随月亮盈亏调治妇科病的四种办法:其一是“上弦调养,温养补益为主”,认为上弦时月亮由缺渐盈,人与之相应,阴津营血正处于生发之时,因此利用这一时机,对血虚、血寒的月经后期,血虚或肝肾阴亏的痛经,气虚的月经后期,肾虚的月经衍期以及属虚寒者的月经过多、过少、闭经等症,采用益气养阴,温经养血,滋补肝肾等法,得其时而调之,功效甚捷。

由于女性月经易耗伤阴血,故上述病证占了很大比例,而针灸医生也很重视上述病证的治疗。许多针灸医家主张治疗月经病应在经前7-10天起针刺,与此法也是不谋而合的,而且从许多医案可以看出,此法不愧为一良法。其二是“月望逐瘀,理气通散是法”;其三是“下弦安胎,固摄安保为重”;其四是“朔时止带,除湿健脾补肾”。

这些方法若用于针灸临床,亦可取得良效。此外应值得注意的是,针灸治疗月经病多取任脉,足三阴经穴,但在月经生成 过程中,督脉、带脉对冲任二脉起调节、约束作用。而督脉经穴在治疗月经病时用之其少。在月满之时,多为经行之时,为阴脉之海,血海最亢奋之时,亦为督脉即阳脉之海最亢奋之时。若在此时针灸督脉腧穴,补虚泻实,定能强烈影响冲任二脉,从而使阴阳平和,月事恢愎正常。旋耳疮旋绕耳周而发的疮疡,以局部潮红、灼热、瘙痒、多形性皮损等为主要症状,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外耳道湿疹。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决》这样描述本病:“此证生于耳后缝间,延及耳折上下,如刀裂之状,色红,时津黄水。由胆、脾温热所致。然此疮月盈则疮衰,随月盈亏,是以又名月蚀疮也。”明确指出本病的发生与月相变化相关。针刺治疗本病应当在月盈即气血最旺之时治疗,才能驱邪外出,与《内经》“月满之补”思想也是一致的。此外,月盈之时,亦为四“海”最亢奋之时,笔者认为,此时是治疗才老年人功能衰退、儿童智能发言障碍、胃下垂、贫血等慢 性虚弱性疾病的最佳时机。不失为一良法。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