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角度看问题的名言(换个角度看经典名句)

2024-01-21 12:30   geyange.com

不用角度看问题的名言

     图/视觉中国

(本栏目与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

作文题

我国有不少传统经典语句,虽产生于两千多年前,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

从下列语句中任选其一,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题目自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致知在格物。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学生作文1

为不惑而惑,为不忧而忧,为不惧而惧

□张佳元 广州第二中学高二(16)班

《论语》道: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意为:智慧的人不致疑惑,仁德的人永保乐观,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诚然,真正的智者通古晓今知未来,世间百态莫测于智者而言皆有本象,无需疑惑;真正的仁者心宽德厚,所有负面黑暗于仁者而言皆可容纳释怀,无须忧虑;真正的勇者坚毅刚强,所有妖魔鬼怪于勇者而言皆为浮云,挥之即去,无需惊惧。那么,如何接近“智”“仁”“勇”,成为真正的智者、仁者、勇者呢?

在我看来,道路便是:为不惑而惑,为不忧而忧,为不惧而惧。

接近智慧需不断学习,积累大量知识,而学习需抱有一颗疑惑的心。疑惑让我们意欲一探究竟,智慧和真理便从一次次的质疑、探究中产生:孔子、老子、墨子等古代学者惑于乱世混沌而思考本原,最终百家争鸣文化繁荣,至今流光溢彩;牛顿、伽利略、居里夫人等近代学者,惑于物理本质而沉心实验,最终掘出真理名垂千古,至今光芒万丈;袁隆平、屠呦呦等当代学者,惑于人类生存难题而埋头钻研,最终十年磨剑造福人类,于今熠熠生辉……我们或许无法因拥有博大精深的智慧而闻名遐迩,但可以努力学习身边一切有益事物,充实自己,把“知者不惑”作为一生的追求。

接近仁德,需善良宽厚,而善良宽厚,需抱有一颗忧虑、悲悯的心。忧虑、悲悯之人,位下会被世间的悲哀刺痛,居上会因自己的无能自责:杜甫怜惜人民,撰写下沉痛的诗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范仲淹心怀天下,吟唱出自勉的宣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帝王尧见民贫苦,而自绑双手游街赎罪;明思宗末代无路,在清军攻城后自缢,只求“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他们心怀“仁”,将他人不幸化成自身苦涩;他们践行“德”,以自身忧劳解他人不幸。我们或许无法拥有如此高深宽广的“仁德”,但若以同情共情之心待人,做好力所能及的每一件善事,必将惠及他人也无愧于自己。

接近勇敢需挑战未知,而面对未知需抱有一颗敬畏的心。未知使人恐惧,恐惧使人谨慎,谨慎地去探索未知,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在这个过程中认清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见识,提升自己的勇气:见风起云涌、电闪雷鸣,畏天象神秘莫测,于是观察气象、记录变化、总结规律,预测天气提前避害;见洪水肆虐,泛滥成灾,畏自然无穷伟力,于是研究水流走向、规划河道、修筑堤坝,引导水流浇灌良田;见疫情汹汹,夺人性命,畏细菌变化多端,于是追踪溯源、测试实验、分析数据,设计实施治疗方案……我们或许无法减心绪起伏,但可显张弛有度;我们也无法减惊慌恐惧,但可有敬畏之心,并不断探索未知、战胜未知。

心往之,身行之。正是在努力接近智、仁、勇的过程中,人类逐渐变得美好而高贵。

学生作文2

没有悲伤,哪懂悲悯

□郭紫蕾 广州第二中学高二(16)班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何为“不忍人之心”?即是悲悯、同情之心。这是孟子在战国时期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同情和悲悯是跨时代的主题。从古至今,战争、饥饿、洪水、病毒等一直在威胁着人类世界。痛失亲人、流离家园所带来的悲伤绝望、流泪嘶喊,无不让人深深地同情和悲悯。因为物伤其类,所以感同身受。

我想,当年孟子看见眼前战火纷飞,听到刀枪相鸣,哭声四起,内心一定也是充满深深的恐惧、悲伤与愤怒。他不忍百姓煎熬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劝谏君王“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他了解人们内心的愿望,所以提出了仁义礼智“四端”,倡导人性本善,试图唤醒每个人的同情心和悲悯心,以消弭争端。孟子经历过悲伤,所以更懂只有怜爱、同情他人,才不会让战争的悲伤蔓延。

古人的智慧被今人所汲取。既然不幸与悲伤无法避免,我们就如前人一般选择同情与悲悯来治愈自己,治愈伤痛。袁隆平院士哀怜世人,不愿再让饥饿变成生存的障碍,苦心孤诣研究杂交水稻,解决了世界上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吴孟超院士目睹肝胆病人辗转病榻、痛苦离世,他悲伤、自责,毅然选择攻克医学难题,九十六岁高龄仍坚守在手术台上,挽救着他人生命;张桂梅校长不忍农村女孩重复祖辈们的不幸命运,贷款建立女校,拖着满身病痛的身体,用教育给她们铺就一条改变命运、走向光明的道路。

悲伤永远存在,也永远有可敬可爱的人们主动上前,选择勇担重任,将悲悯化为前行的动力。如今全球面临抗疫的紧张局势,虽然有的人无所作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人推卸责任,能躲就躲;但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了积极应对,精诚合作,相互救援。纵观史今,治愈人类的悲伤,孟子所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终是一剂良方。它让我们相信人性的美好,满怀明日的希望。

悲悯,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温度。

教师点评

这是道名言类的材料作文题,题中名言全为我国传统经典语句。题目本身已给出写作方向的指引:或者顺应名句的观点,阐释内涵,点明其中蕴藏的人生哲理,表达赞赏之意;或者从当下出发,以新时代人的眼光对其进行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加以辨析或阐释,通过观点的补充、申发使其更加全面、完善。

张佳元同学的文章赋予传统经典语句全新的理解思路与内涵,其最突出之处便是辩证思维与排比手法的运用。

文章开头以一串漂亮的排比阐释了“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内涵,然后提出要成为真正的智者、仁者、勇者,便得“为不惑而惑,为不忧而忧,为不惧而惧”。这个观点包含着三组相互矛盾的词语——“惑”与“不惑”、“忧”与“不忧”、“惧”与“不惧”,如何将矛盾对立的双方打通,理清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强大的思辨能力。而该文非常清晰地阐明了每组词语之间的因果关联,其思维的严谨、辩证,令人叹赏。同时,多个对仗句、排比句被用来陈述事例、阐述观点,又使文章拥有了前呼后应的滔滔论辩气势和完整周密的论证结构。不足之处在于文章结尾稍显仓促,似有话未言尽之感。

郭紫蕾同学的这篇文章则是从孟子提出此言的人性与时代背景解读入笔,娓娓而谈,点明其观点的合理性与高尚性,然后以两个过渡句将文意进行自然转换、提升。结尾一句:“悲悯,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温度。”以一个包含情感的判断,对文章进行了很好的总结。

整篇文章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行文思路流畅。不足之处在于所举事例在新鲜度上略有欠缺。

(广州第二中学教师 曾光)

非师点评

作为一篇议论文,《为不惑而惑,为不忧而忧,为不惧而惧》一文文体意识鲜明,思辨性突出,总分结构一目了然,思路清晰。作者首先释析原句,让读者清晰把握这句话的含义,然后发出追问,接着给出了答案。在运用辩证法思考问题方面,颇有个人见解,既深刻又有新意,完全符合题干中“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的要求——这一点正是本次作文训练的重难点。

作者运用古今中外名人事迹举例论证,剖析事理分析论证,有问题意识,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表明了作者具有良好的议论文写作功底。文章中心明确、论据丰富、排比修辞大气酣畅、语言凝练文雅、情理交融,也体现出作者优秀的语文综合素养。

而《没有悲伤,哪懂悲悯》一文,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句话显然引发了作者的共鸣和深思,结合史实展开推论,认为古人的智慧在今天依然有施用的天地,在新的时代下对“人皆有不忍之心”这句话进行了辩证思考。虽然对这句话的理解阐释没有更深的剖析与创意,但还是得出了结论,证明传统经典语句的确给予作者以人生启迪。本文举例论证精简而典型,结构逻辑上有递进的层次性,情理交融,结尾扣题并深化了对经典语句的认识。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广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 邓玉环)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