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华罗庚的名言 如何评价华罗庚的数学成就

2024-01-19 18:46   geyange.com

评价华罗庚的名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美国担任大学教授的华罗庚从报纸上得知消息,激动地无法入眠,他很快做出了一个决定,我要回祖国!

打点好行装,华罗庚携家人取道香港回国,途中写下了著名的《致全体留美学生公开信》,信中这样写道:“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他大声疾呼:“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当时在美国的中国知识分子大约有5000人,除了少数教授和学者外,绝大部分——4657人,是遍布全美各大学校里的学生。华罗庚的一封信,在留学生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间接促成了50年代知识分子回归建设新中国的热潮。

华罗庚对国家工业、科研、教育基础的建立,对推动新中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可谓是功不可没。

一、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1910年,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的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华瑞栋开了一间小杂货铺,母亲则是一位家庭妇女。

华罗庚刚开始上学时,十分调皮,还不好好学习,好几门科目都不及格,同学戏称他为“罗呆子”。

12岁,华罗庚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学习,15岁初中毕业,因家境贫寒,无力进入高中学习,华罗庚只好到上海学习会计。可不到一年,由于生活费用昂贵,华罗庚还是被迫中途辍学,回到金坛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

初中,是华罗庚一生的最高文凭。

但年幼的华罗庚过早的显示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以及天赋,在料理杂货铺之余,华罗庚从老师那里借来数学书籍,忙里偷闲,抓紧一切可用的时间来钻研数学。

就这样,他用了5年时间自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回忆当时刻苦自学的情景,华罗庚的姐姐华莲青说:“尽管是冬天,罗庚依然在账台上看他的数学书。鼻涕流下时,他用左手在鼻子上一抹,往旁边一甩,没有甩掉,就这样伸着,右手还在不停地写……”

华罗庚学数学入迷,经常忘记接待客户,甚至把算题结果当做顾客应付的货款,使顾客吓一跳。父亲又急又气,说他念“天书”念呆了,要强行把书烧掉。华罗庚总是死死地抱着书不放。

后来回忆起这段生活,他笑着说:“那正是我应当接受教育的年月,但一个‘穷’字剥夺掉我的梦想;在西北风口上,擦着鼻涕,一双草鞋一支烟,一卷灯草一根针地为活命而挣扎。”

1929年,19岁的华罗庚染上了伤寒病,最终造成了他左腿终身残疾,走路时,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法,滑落个幽默的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华罗庚成了残疾人,但他却不是废人。这次生病的经历,让他更加顽强的与命运做抗争,并立誓: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

他告诉自己: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因为他始终相信,贫穷与苦难,是弱者的坟墓,是强者的磨剑石!

二、学历是我的起点,却不是我终点

华罗庚在数学上的造诣越来越深,他开始慢慢的往杂志上投稿。

起初,由于他写的问题基本都被国外的一些专家证明过了,因此他被屡屡退稿。不过,这使他信心百倍:因为在写这些稿件的时候,他并未看过前代数学家的解题方法,所有的答案,都是他自己钻研出来的!

他不断的写,不断的投稿,不断的创造全新的答案。终于,他的文章开始在杂志上发表。

1930年的某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人熊庆来在办公室看《科学》杂志,发现一篇名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文章,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

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的留学生?

周围的人摇摇头。

熊庆来继续问: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

大家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一个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那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熊庆来不禁惊叹: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如此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

他当即做出决定:要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

这时的华罗庚,只有21岁。

当我们还在大学校园享受象牙塔最后的时光岁月的时候,年轻的的华罗庚怀揣着一张初中毕业证和对数学的热爱,孤身踏进了名师辈出、宗师如林的清华园!

从此,华罗庚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这里的学术氛围使他如鱼得水,他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为了学习更多知识,他变得更加勤奋了!

比你聪明的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聪明人比你更努力!

华罗庚每天留给自己睡觉的时候只有五、六个小时,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献给数学。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上陆续发表,引起世界学术界的轰动。

1933年,清华大学破天荒的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两年后,25岁的华罗庚成为清华大学的正式教员!

别人需要八年走完的路,华罗庚只用了两年。

1937年,清华大学正式聘请华罗庚为正教授。38年,西南联大聘请华罗庚为数学系教授。那年,华罗庚不过27、8岁。

在那个群星璀璨的年代,华罗庚与一位位闪耀星空的大师并列讲台,同堂授课。他们分别是陈寅恪、胡适、朱自清、叶公超、沈从文、吴宓、钱穆、傅斯年、冯友兰、饶毓泰、陈省身、叶企孙、潘光旦等……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华罗庚从初中生走到大学讲坛,是他个人之幸,何尝不是中国数学之幸!

1941年,华罗庚一生最重要的著作《堆垒素数论》在昆明郊区的一座吊脚楼内横空出世。

据说当时成书后,整个教育部无人能够评审此书。老一辈数学家何鲁冒着炎热,在重庆一幢小楼上挥汗审勘,阅稿时不时击案叫绝,一再对人说:“此天才也!”他为了表达对此书的崇敬,居然以数学前辈的身份将此书抄录了一遍!

据报载,华罗庚曾在西南联大讲授过他的《堆垒素数论》,开始慕名而来的学生把教室挤得水泄不通,后来听课的人数一天天减少,最后只剩下4个。

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这本书对普通的学生来说实在是太深了。再过一星期,就只剩下两个人。这2人,一个叫闵嗣鹤,一个叫钟开莱。

教室里只剩下师生三人,因昆明天天空袭不绝,华罗庚干脆把教室搬到华家附近,租屋而居,进行讲授。三人成一课,也成为战火中西南联大师生之间的一件美谈。

时过境迁,当年华罗庚教授过的两位学生,也在世界数学史上留下了自己深深的烙印:

前者是中国数学大家,助力陈景润完成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后者是斯坦福大学数学系主任,世界著名的概率学家。

随着这本巨著的传播,华罗庚名声越来越大,不到四十岁,他便成了名满天下的宗师。他的著作在世界各地出版,《堆垒素数论》一时为奉为数学界的“新圣经”。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名校也向他抛来橄榄枝,他先后成为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访问教授、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等,尤其伊利诺里大学,不止为他本人提供洋房轿车,同时还将华罗庚的家人接来美国,免除他的后顾之忧。

这一切,都源于他的勤奋与执着,华罗庚用人生经历告诉我们:没有开挂人生,只有不懈前行!

三、种树与教学一样重要

回国后,华罗庚坐上了提拔他的前辈熊庆来先生的位置,当上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

先生提拔我,扶持我,我也要效仿先生,提拔学生,扶持后进!

于是,他一方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努力寻找全国各地的数学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国的数学不能只靠他一人;华罗庚要教学,更要为中国的数学种树!

世界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便是那个时候,被他破格提拔,调到北京来的。

陈景润1953年从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分配到北京四中教书。他是个有很多怪癖的书呆子,一上讲台连话都说不出来,没过多久就被学校辞退。回乡后找不到工作,只能在街头摆摊谋生,后又回到厦大图书馆负责管理资料。

建国初期,厦门地处海防前线,经常响起防空警报,为了在突然躲进防空洞的时候也能看书,陈景润把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撕开,一页一页的揣在口袋里。整本著作前前后后看了不下几十遍,竟被他看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

于是,他斗胆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寄给名满天下的数学家华罗庚。华罗庚收到这样一份指摘自己不足的信件,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像发现至宝一样欣喜若狂。

不得了,大野果然有龙蛇!

其实,他当年何尝不是藏在大野之中的龙蛇?

想到自己也是被前辈不拘一格提拔起来的,他二话不说,马上把陈景润调到北京。

陈景润几乎从不与人交往,见到华罗庚后完全不知道说什么,从头到尾只有一句话:“谢谢华老师!谢谢华老师!”

陈景润成为享誉世界的数学家后说:“华罗庚是国际上有名的数学家,我是走他的‘后门’,才从偏僻的地方调到数学研究所的,如果没有他的提携,我绝对不可能有今天。”

他自始至终都说自己是“华罗庚先生的学生”。

数学是自然科学皇后,“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后王冠上的明珠!没有华罗庚,陈景润可能会永远失去摘取明珠的机会!

70年代末,华罗庚在伯明翰与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会面,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不要班门弄斧,我的看法是“弄斧必到班门”。对于外行,炫耀自己的长处于人于己都无好处。只有找上班门去弄斧,如果鲁班能够指点一二,那么我们进步能够快一些;如果鲁班点头称许,那对我们攀登高峰,亦可增加信心。

当年,21岁的华罗庚,也许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一头扎进了清华园,成为数学之神;不善交际的陈景润,想必也是抱着如此想法,再回北京,进入数学所,成就不凡;

正是凭借着这种敢于打破桎梏、用于创新的精神,华罗庚才能带领他的学生,摘取了一个又一个数学王冠上的明珠,培养了一个又一个数学人才,他们是: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

国际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全国科学大会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万哲先

“陆氏猜想”的提出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启铿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

华罗庚人生后三十年,一直都在践行当年回国前立下的宏愿:我要培养我们自己的学生,让我们中华民族能够在世界科学之林站住脚跟,能够有所贡献!

四、他是一个自学出身的人,却教育了千百万人

华罗庚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时,美国科学院院长的推荐词中对华罗庚做出如此描述:他是一个自学出身的人,却教育了千百万的人。

简单的几句话,真实而客观的描述了华罗庚一生最大的成就。

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岁月,还是在“抓革命、促生产”口号漫天响的“文革”动乱年代,华罗庚先生一直都没有放下手中的教鞭,致力于传播数学,撒播科学的种子。

华罗庚曾写信给毛主席,表达了希望进行应用数学推广的愿望。在得到毛主席的肯定后,他带领几个年轻人跋山涉水,用群众大讲坛的形式推广数学。

一张课桌,一面黑板,一杆教鞭,就是华罗庚传播科学的全部道具,凭借这些简陋的工具和无匹的热情,华罗庚将科学带给千家万户,在当时闭塞的中国掀起了一股“数学热”、“华罗庚热”!

据当时聆听过他讲课的人回忆:华教授在讲课时幽默而风趣,很少讲高深的理论,往往将枯燥复杂的数学公式讲的通俗易懂,使群众喜闻乐见。

比如他讲优选法时,常常手拿一张长条白纸代表一条下水道,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果下水道发生堵塞,怎样才能尽快找到故障的部位?

他把长纸条从中间二分之一处折叠起来说,先查下水道的这一半,如果没问题,表明故障在另一半。他边说边把“没有问题”的这一半撕掉,然后又把剩下的纸条(即“有问题”的另一半)仍从二分之一处折叠起来,告诉大家说,继续用刚才的办法,不断地排除下水道的“一半”,很快就能准确地找到故障的部位。

在那个年代,华罗庚用折纸条、泡茶喝、十指交叉等方法,对高深莫测的数学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那时候的中国好似一片科学的荒漠,华罗庚不辞劳苦,洒下一片片甘霖,只为启迪民智,散扬科学的光。

二十年间,华罗庚带领学生走遍了国内当时的26个省份,行程超过20万公里,数以百万计的人聆听了他的科学课程,无以计数的人用他的方法改进了自己的实践工作。

时至今日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推广优选法的群众运动,有的人这辈子还都用这种方法,并传播给下一代。让我至今还享受着科学知识带给我的红利,享受华罗庚这位数学老人带给中国的红利。

五、我不希望死在病床上,要死在工作岗位上

1975年,华罗庚因推广优选法、统筹法积劳成疾,第一次患心肌梗塞,病情稳定后又要继续“到处跑、搞统筹优选”,妻子吴筱元担心他身体不让走,两人吵得很厉害,华罗庚气愤的对妻子说:“我不希望死在家里的病床上,要死在工作岗位上”。

病稍有痊愈,华罗庚又开始了奔波,年纪越大,反而比之前越忙碌!

1984年,他在《述怀》一文中这样写道:

即使能活一百年,36524日而已。

而今已过四分之三,怎能胡乱轻抛,何况还有,老病无能为计。

若细算,有效工作日,在2000天以内矣!

摆弄是非者是催命鬼,

谈空话者非真知己。

少说闲话,休生闲气。

争地位,患得失,更无道理。

学术权威似浮云,

百万富翁若敝屣。

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而已。

对华罗庚最高的评价不是数学之神,不是中国的爱因斯坦,也不是全世界最著名的88位数学家之一,而是“人民数学家”

1975年这次心脏病发,被派去哈尔滨抢救华罗庚的301医院心脏病专家黄宛说了三条,其中一条是:抢救过来的话,最多还能活十年。

这句医生的预言,不幸在1985年成为现实。

1985年,华罗庚受邀去日本东京大学做学术演讲。

先是用中文讲,再由会场配备的日文翻译译成日语。由于专业术语翻译比较困难,效果不是很理想;

华罗庚为了更好地表述所讲内容,在征求现场听众意见后,初中毕业的华罗庚改用英文直接演讲。

之后的演讲行云流水、效果更好,但也意味着华罗庚无法利用原有的翻译间隙时间稍做休息了。

演讲过程中,“听众反应热烈”,讲到兴奋之处的华罗庚或许有点热,“西装也脱了”,“领带也解开了”,“拿着拐棍当教鞭,激情澎湃”。

原定的45分钟演讲时间已经到了,他主动向会议主席和听众说:“演讲规定的时间已过,我还可以延长几分钟吗?”主席点头同意,听众热烈鼓掌,于是,这次演讲一直持续了65分钟。

由于担心他的身体,现场还提供了轮椅,不过华罗庚全程站着完成了演讲,5点15分,他说了最后一句“谢谢大家”宣告结束后才坐下。

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数学家白鸟富美子女士捧着一束鲜花走向讲台要献给他时,他突然从椅子上滑下来,歪倒在讲台之上,眼镜被扬起的右手打落在地,双眼紧闭、失去知觉,面色由于缺氧而呈现紫色。

随行医生立即赶上前去,用手按住他的脉搏,发现脉搏已无起伏,心脏停止跳动,此时是东京时间下午5时16分。

约5小时的抢救最终还是没能挽回华罗庚的生命,医院于当晚10时9分宣布了他离世的消息。

华罗庚死后留下五条遗嘱:

一、我死后丧事要从简,骨灰洒在家乡金坛县的洮湖中;

二、我过底子薄、基础差、要提倡多干实事、有益的事,少说空话、大话;

三、发展数学花钱不出,收益很大,应该多加扶持;

四、我死后,所收藏的图书及期刊,赠送给数学所图书馆;

五、家中存款每个子女五千元,其余归我妻吴筱元养老用;

一代大师成绝响,人间不见华教授!

在我看来,如今的中国大学缺少一剂良方,叫做不拘一格用人才;

如今的中国教授也缺少一剂良方,叫做学术权威似浮云、百万富翁若敝履;

如今的学子也缺少一剂良方,便是华先生讲过的“弄斧必到班门”!

这副方子,华罗庚早早的就开给了中国,开给了世界。中国按方抓药,药到病除之日,便是梦想实现、荣光遍洒之时!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