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论语」6.7

2024-01-18 09:22   geyange.com

论语中具有哲理性的名言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孔子说:“颜回呀,其心可数月不离仁的境界。而其他人,则只是一日或一月偶尔达到仁的境界而已啊。”

“回”,即颜回,后世尊称“颜子”,小孔子三十岁,孔门十哲德行科弟子。

“三月”,数月。“三”非确指其数,而是言其多。

“违”,离开、背离。

“日月”,一日或一月。

“焉”,于此,指仁的境界。

【评析】

子曰:“仁者安仁”(4.2)。孔门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中,只有颜回能持续数月处于“安仁”之境,其他人则只能在一日或一月中偶尔达到“仁”的境界。是故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此处之“心”,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亦即“意识”。而根据意识的自觉程度,其又可以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

“显意识”是人们能自觉意识到并受到有目的控制的意识,它表现为人们定向的心理、自觉的反映、能动的认识、主动的思虑、有目的思维以及反思性的观念活动。因为显意识是自觉意识,因此对具有一定自觉力的修身者而言,是可以在显意识层面达到“不违仁”的境界的。然而,如果把人的“意识”比作“冰山”,那么“显意识”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只占冰山很小的一部分,而“潜意识”则控制着人类的极大部分行为。

所谓“潜意识”,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未被觉察的部分,是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显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括原始本能和冲动,以及童年心理印记、环境熏陶、观念、人格等因素。佛谚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此“念”,即属“潜意识”。因此,“潜意识”并非不能被觉察,只是尚未被觉察。而觉察“潜意识”,要么借助心理干预,比如催眠;要么依靠自我修行,比如儒家的“日三省”(1.4)、“求诸己”(15.21)。

由于潜意识可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如果在潜意识层面不能“安仁”,即便能在显意识层面达到仁的境界,那也只能是“日月至焉而已矣”。只有在显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面都能长久地安仁,才可能像颜回那样“其心三月不违仁”。至于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2.4)的境界,那就无论是显意识还是潜意识,皆能彻底“安仁”。是故凡夫之心居于欲,而圣贤之心居于仁。凡圣殊途,唯居心相异而已。

如果“童年心理印记”是父慈子孝、家庭和睦,就会形成亲社会的潜意识,是故有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如果社会能够“里仁为美”(4.1),那社会成员就会受到“亲仁”(1.6)的“环境熏陶”;如果一个人能“乐道”(1.15)“好学”(1.14),那就会形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6)的“观念和人格”。因此,潜意识虽不易被觉察,却可被“塑造”。比如,通过不断“重复”形成“习惯”,即可将“理念”注入潜意识而成为“信念”。

世界心理学巨匠、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曾有这样一段名言:“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你播下一种思想,就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人格;播下一种人格,就收获一种命运”,因此“改变你的思想,你就能改变你的生活”。这其实就是将理念化为行动,再将行动化为习惯,进而将习惯化为信念、人格(潜意识)的心理学表述。

在将理念转化为人格的过程中,“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中庸》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之后,必以“笃行”继之。“学、问、思、辨”只能形成“仁”的理念,而“笃行”才能成就仁德。是故《中庸》云:“力行近乎仁”。颜回能“好学”,能“笃行”,此所以“其心三月不违仁”也。

程朱理学认为,“不违仁,只是无纤毫私欲。少有私欲,便是不仁”。但笔者以为,其心“不违仁”,并不等于其心无欲,只是其能“克己”(12.1),能“见其过而内自讼”(5.27),故能觉察并制伏“非礼”之欲,而令心不为物欲所牵,并使所行合义。因此,孔子只说“从心所欲不逾矩”,而并不说“心无所欲不逾矩”。若必求“无纤毫私欲”,则既无可行之理,亦令学人望而却步。此非所以弘道,而实所以毁道也。

上一章:

下一章: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