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名言名句(有关校园欺凌的格言)

2024-01-17 17:20   geyange.com

校园暴力名言名句

1、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2、增强师生防范意识,营造校园安全环境。

3、留心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4、一起建和谐校园,互相帮助显爱心。

5、你我文明一小步,校园文明一大步。

6、安全与文明携手,健康与美丽同行。

7、老师是我们难求的知己,校园是我们温馨的家园。

8、校园平安,人民心愿

9、关注安全生产,确保校园平安。

10、关注生命、关注安全、关注稳定

11、创建“平安校园”,争做文明员工。

12、增强法制观念,提高防范意识。

13、共建安全稳定和谐美丽校园。

14、积小安为大安,平安建设铸心间。

15、为了师生员工的安全幸福,请积极参与校园平安建设。

16、师生携手共建“平安和谐校园”。

17、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给师生员工以正义感、安全感。

18、建设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

19、建设平安校园,共创美好家园;

20、跨进校园,走进平安。建设平安校园,你我共同责任。

21、维护社会稳定,共保一方平安

22、警校手牵手,共同创平安

23、抓平安创建、保治安稳定、促社会和谐;

24、建设平安校园,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25、建设平安校园,打造平安生活;

26、扎扎实实抓创建,平平安安每一天。

27、关注校园安全,构建人文和谐。

28、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平安校园。

29、平安伴我在校园,人人事事保平安。

30、创建“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

31、企盼平安,珍爱生命。

32、人人创平安,平安为人人。

33、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34、建设平安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35、整治隐患,强化管理,努力营造安全生产生活环境;

36、营造校园安全氛围,创造温馨学习环境。

37、维护校园安全,营造和谐环境。

38、健康——谱写人生之路;安全——唱响生命之歌;文明——点燃心灵之窗。

39、和谐校园,你我共建;平安校园,你我共享。

40、顺手捡起的是一片纸屑,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是一块污迹,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41、真心真爱献出来,上下友爱创未来。

42、维护你我安全,共创和谐校园。

43、让健康与我们相随,让懂事与我们相伴;让聪明与我们相拥,让可爱与我们相依。

44、学海拼搏,需注意安全;寒窗苦读,应畅谈文明。

45、相亲相敬与相知,尽显和平真意义。

46、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兴办人民满意教育。

47、和谐—唱响生命之歌;文明—点燃心灵之窗。

48、同窗同心同条船,并肩并行乐与悲。

49、同学相处是缘分,礼让三分解矛盾。

50、手中有爱花似锦,足下留情草如茵。

51、安全意识,时时具备不可忘;文明之道,刻刻铭记你我心。

52、校园暴力要不得,共建美好创和谐。

53、百善文明为先,万事安全为重。

54、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55、健康生活,文明做人,平安校园,幸福一生。

56、树立文明新风,共建和谐校园;维护校园安全,创建平安环境。

57、好少年=文明+价值+爱心+力量

58、文明在于细节处理,安全在于未然防患。

59、坚持以人为本,共创美好校园。

60、多一句文明用语,增一缕校园春风。

如今校园暴力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要时刻谨记这些警句,告诫自己也教育他人我们应该抵制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警句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健康生活,文明做人,平安校园,幸福一生。

树立文明新风,共建和谐校园;维护校园安全,创建平安环境。

好少年=文明+价值+爱心+力量

文明在于细节处理,安全在于未然防患。

坚持以人为本,共创美好校园。

留心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 ,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关注生命、关注安全、关注稳定

创建“平安校园”,争做文明员工。

增强法制观念,提高防范意识。

共建安全稳定和谐美丽校园。

积小安为大安,平安建设铸心间。

为了师生员工的安全幸福,请积极参与校园平安建设。

师生携手共建“平安和谐校园”。

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给师生员工以正义感、安全感。

建设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平安校园,共创美好家园;

抓平安创建、保治安稳定、促社会和谐;

建设平安校园,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建设平安校园,打造平安生活;

扎扎实实抓创建,平平安安每一天。

人人创平安,平安为人人。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建设平安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整治隐患,强化管理,努力营造安全生产生活环境;

营造校园安全氛围,创造温馨学习环境。

维护校园安全,营造和谐环境。

八礼四仪黑板报图片【1】

八礼四仪黑板报图片【2】

八礼四仪黑板报图片【3】

八礼四仪黑板报图片【4】

八礼四仪黑板报图片【5】

八礼四仪黑板报图片【6】

延伸阅读:八礼四仪黑板报资料

一、礼仪名言警句

1、有礼貌不一定总是智慧的标志,可是不礼貌总使人怀疑其愚蠢。——兰道尔

2、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3、为善则预,为恶则去。

4、只有尊敬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敬。

5、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旧唐书

6、一个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观察的活动,我相信,他一定会在灵车上发现最愉快的表情。——乔·斯威夫特

7、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

8、尊人立莫坐,赐坐莫背人。蹲坐无方便,席上被人嗔。“又”尊人与酒吃,即把莫推辞。性少由方便,圆融莫遣之。——王梵志

9、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献生

10、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11、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12、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乔·艾琪渥斯

13、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14、奢侈总是跟随着xx,xx总是跟随着奢侈。——孟德斯鸠

15、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培根

16、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

17、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18、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卢梭

19、举行盛大的葬礼,与其说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拉罗什富科

20、唯宽可以宽人,唯厚可以载物。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

21、倾听可以使说话者感到被尊重。

22、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xx,不难有恩,而难有礼。——《史典》

23、让者,礼之实也。——朱熹

24、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25、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二、八礼四仪小故事

篇1: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篇2: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篇3: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