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老卖老的前一句(人心仍暖,未来可期——浅谈倚老卖老)
这次想讲的是我很早就想讨论的一个事情,倚老卖老的讹人敲诈。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能和大家好好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倚老卖老是出自谢金吾第一折,原句是:"我尽让你说几句便罢,则管里倚老卖老,嘴里唠唠叨叨说个不了"。主要形容仗着岁数大,摆老资格,轻视别人。经常会看到一些新闻,执勤交警遭老人耳光,老人强行霸占座位,出言不逊。那么究竟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
在前几年的一部电影《心理罪城市之光》中,女大学生扶起老人被讹,有一位记者采访时问道,如果再发生这种事情,你还会扶吗,她说不会,就在她说这两句话时黯淡无光的眼神里多了一丝坚定。当时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也在问我自己,如果是我,我要不要扶。这同时值得很多人去思考。出于道德层面,我相信所有人的答案都是统一的,一定要扶,因为自己也有父母,也有老的那天,好人有好报。
可是换一种思路。如果你知道那个老人有某种记忆上的疾病,当他经过救治清醒了,他会错误的认定扶他的好心人是让他出事的人,您还会扶嘛,我相信还是有人会不顾一切的去扶,哪怕被讹几十万,可还是少部分人,大部分人还是会动摇自己一定要扶的思想。我们试着回归问题的本质,我们为什么看到老人摔倒,发病,会想去帮助他们。
中华文明五千年,尊老爱幼是我国传统美德,扶老人也是高修养的一种体现。我认为,当人们看到老人摔倒时,会联想到其他人扶起老人,收到老人及家属的真诚感谢,会很暖心,也会提高自己的形象。所以我们会很想去帮助他们。但同时,你也会联想到扶起老人后被讹上,赔很多钱。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老人摔倒,很多人会犹豫,之后走开或者扶起。其中的心里斗争可以说还是蛮激烈的。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价值观思想改变较大,人们变得利益熏心,利益至高无上,在利益观念上升的情况下,社会道德观也对应下降,人们在面对扶起老人时收到感谢这一个短暂成就感和自己家庭的圆满中,往往会选择自己家庭的美满。在这之间,舍大取小的人真的不多。因为在现在这样一种高压社会,能够打拼到有自己的妻儿,有房有车真的很不容易,所以,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我也有过思考,现在中国大大小小的街道都是监控,为什么不走法律程序,在我相关资料查阅下,原因主要有两点。1.做这种好事的人多为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或者初中生甚至更小的孩子,他们分辨善恶的能力还没有很成熟,他们只是单纯的善良,像开头说到的女大学生,所以他们也往往成为讹人者的对象。在这些孩子被讹之后,肯定会觉得委屈,无助,尤其是更小的孩子,他们很容易被讹人者洗脑,回家后父母也不清楚,若果再碰到怕事的父母,选择私了,那么讹人者的目的就达到了。加上孩子根本不懂得收集证据,讹人者选择的地点也多为没有监控的地方,所以证据不足,是无法起诉老人的原因之一。
2.其次就是舆论导向,现在但凡出现好心人被讹,就会上某热搜,某头条,某新闻,作为最大的几个媒介,很快中国的大部分网友都会知道并且转发评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很多网友还是人云亦云比较严重,我有一说一,在很多事情里,没有一个自己的看法,跟风评论,不明所以就骂人。所以就导致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反转。比如在某好心人被讹新闻下方,有一千个人说这一看就是那个人撞得,老太太是无辜的。但过一段时间会看到一个标题,震惊,某老太承认是自己摔倒,还有速看,老人常年患有疾病,胡言乱语。
舆论可以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我们要正确引导舆才可以推进社会发展。在错误的舆论引导下,当百分之80的人被误导,那么舆论就会影响法律的审批。通过舆论影响法官的独立判案。最典型的就是前几年的药家鑫案,他的判决是否受舆论影响,今天还是有争议。再就是媒体的不实、不公正报道在法院判决之前和判决之外,直接给案件当事人造成不良的社会评价,或者伤害他们的隐私权。
我一个人时我会幻想,如果让我牺牲什么东西,去换中国这种现象的彻底消失,我会义不容辞,我不愿意让处在这个社会的好人越来越少,热心的群众变得心寒,人们不再像父辈讲的那样善良,可靠,人们开始变得阴谋起来,我也不愿意让10后,20后看到这个世界是这个样子,从小就被灌输世界上没有好人这种理念。
在这次疫情里,每每看到那些因为疫情死去的白衣天使,交警,干部,我心里就真的特别不好受,看到大家众志成城,对于祖国的自豪感又油然而生。可有时候看到,疫情期间横行霸道,危害公共安全的人,不以为然的人,我真的很气愤,我多么希望他们都能懂事,让他们去好好看看有多少人为了保护他们这样的禽兽,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希望那些人会明白,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不要让好人凉了心。希望春暖花开,我们都能相聚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