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教育思想对今天是否有影响有哪些影响
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盂县)人,祖籍昌黎,人称昌黎先生,著作有《韩昌黎集》。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关于教学与学习
1、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是说,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为人行事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而败毁在于因循苟且。
他所说的"勤”,表现为口勤(多吟诵),手勤(多翻阅),脑勤 (多思考、多体会),日以继夜地学习。他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不绝口地吟诵佰家六经文章,不停手地翻阅诸子百家的篇籍,燃上灯来接续日光,勤奋以学,长年不懈。这是他对前人治学经验的总结,也是他自已多年治学和教学的宝贵经验的结晶。
2、在博的基础上求精
韩愈在教学实践中领悟到了博与精的辩证关系。博与精是对立的统一,没有博,就不可能有精;没有精,博也只不过是一种大杂烩。
韩愈一方面强调博学,提出"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俱收并吉,待用无遗”。无满足地追求,而又力图有所收获,重大的细微的都不放过,待用而全不遗漏。
另一方面,韩愈又要求精约,提出"提其要”、"钩其玄"。这就是说,教学时要提出纲要,让学生把握住要点,引导学生探索其精微之处,融会贯通,领会其精神实质。
韩愈还提出教学要注意系统性,他反对 "学虽勤而不语(由)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所谓"不由其统",就是不由系统方面着手,不解其始末,只是掌握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所谓"不要其中大”是指讲得虽多,而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不切中要害,这样的教学对学生也是无益的。既要注意系统性,又要讲出关键之处,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他提出"沉浸浓郁,含英咀华",深入钻研并沉浸在典籍浓厚很吃馥郁的香气中,细微咀嚼与体味着其中的精华。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韩愈认为"师古圣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以古人为师,不必拘泥于章句文辞,而是要学习古人文章中的思想、方法。如果只会背诵、模仿"古圣贤人"的陈词滥调,那么到头来只不过是一个"剽贼”罢了。
所谓"降而不能乃剽贼"。他赞成吸取前人的优秀成果,又反对沿袭剽窃,主张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他不赞成"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那种谨小慎微地追随世俗,没有创见地抄袭窃取一些陈旧书籍,是没有出息的。
他赞成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 "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并且能“闳其中而肆其外",学问博大精深,形式丰富多彩,风格雄浑豪放。他鼓励创造性人才,"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
韩愈在文学上的高深造诣,能够造语生新,独具风格,自成一家,就在于他能很好地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韩愈提出的"业精于勤”,"提要钩去”,"含英咀华”,"由统要中”,"师素不师辞"以及"闳中肆外"等教学与学习方法,是一些符合教学与学习规律的正确见解,扬弃他的"崇儒卫道"的精神,可以做为我们教学的参考。
对教师问题的见解
1、教师的任务
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谓"传道"是指传儒家道统、传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所谓受业,即授业,是指讲授古文典籍和儒家经典,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古籍文献、具有一定的读写能力,受到文化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所谓解惑,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解答学生们在"道"与 "业"两方面的疑惑。
他认为这三项是教师的基本任务;而这三项任务是紧密相联的。以传道为首,以授业为次。道统帅业,业体现道。道是主导方面,业是从属方面。在他看来,教师的任务重在传道,古文、六经这类只不过是载道的工具;授业是为传道服务的,传道是通过授业完成的。
他认为如果教师只是"习其句读"而不传道,那是"小学而大遗",即因"小"而失"大",忘掉了自己的根本任务。很明显,韩愈重师是为卫道,强调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为恢复儒道的传统。
但他这样分析教师的任务仍然是有意义的。把"传道"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把"授业"当作第二位的任务,还把"解惑"提到应有的位置,这样排列顺序也是很明确的。
这里不仅包含了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的意思,而且还包含了离德育于智育之中、德育通过智育进行的思想。
2、教师的标准
韩愈认为:"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意思是说,无论社会地位是高或是低,无论年龄是长或是少,谁掌握了道,谁就是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没有一定道,那就不成其为教师。学生"从师”,即"从师道”,是向老师学习其道。为人师,必须忠于道,必须传道卫道;而传道又是通过授业来实现的。
所以衡量教师的标准:首先是"道",其次是"业"。凡是具备了"道"与"业"的,就可以做教师。教师就是要在"道"与"业"两个方面加强自己的修养。他的这种看法,也是有意义的。
3、师生关系
既然他把 "道"与 "业"作为衡量教师的标准,所以他认为谁先值得道,谁有学问,谁就是教师,即"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由于对"道”的某方面的造诣不同,由于对"业"的某方面的专攻不同,也许学生不一定不如教师,教师也不一定处处比学生高明。
他的这一思想是很深刻的,不仅说明了教师不一定是万能的人,不一定是完人,这破除了对教师的盲目迷信,解除了"弟子必不如师,师必贤于弟子"的旧观念;而且还反映了闻“道"在先,以"先觉觉后觉",攻有专 "业",以"知"教 "不知。这一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韩愈还强调 "圣人无常师"、"不耻相师"的道理,他引孔子拜郯子 (请教官名)、苌弘 (请教音乐)、师襄 (请教鼓琴)、老聃 (请教礼)为师作例证,提倡人们要向德行高尚、学有专长的人学习,提倡互相为师,谁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就拜他为师。
这里“既能者为师"的观点,又有"教学相长"的含义。他的这一思想有利于扩大师资的来源,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之,韩愈在阐述教师的任务、教师的标准及师生关系的问题中,看到了道与师、道与业、师与生之间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包含了朴素辩证法的因素。
他提出了教师既应忠于理想、传播真理,又要有学有专长、认真授业。他暗示了教师既要起主导作用,又要重视教学相长、能者为师。
这些卓越的见解,不但大大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而且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教师的职责,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德育与智育、教书与育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启发意义。
关于识别和培养人才
韩愈认为,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加以识别和扶持。他在《杂说四·说马》一文里,用识马的道理表明识别人才的重要。他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这说明识马者难得。有识马者然后才会发现千里马。不识马,虽有千里马也被埋没了。"虽有名马”,而"不以干里称也"。由于不识马就不能饲养马。
"马也虽有干里之能",但待遇不公,不能满足它起码的生活要求,因而不能发挥它的能,"食不饱,力不足,材美不外见",要同常马一样尚且难办到,怎么要求它能行千里呢?
他嘲笑那种不识人才的人,"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驱策、饲养都不得法,听马鸣也不能了解其意愿,反"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表现出不识马者懵然无知、熟视无睹而又傲然自得的神态。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世上不是没有良马,而是识马者"不常有"。他认为只有善于鉴别而又培养得当,人才才会大量涌现出来。
韩愈这种识别人才与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思想,是孔子"举贤"、里子"尚贤"思想的新发展,也是对封建贵族那种选人唯贵、用人为亲的腐朽思想进行的有力批判。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浪费人才、摧残践踏人才是十分严重的。
韩愈四试于礼部,三试于吏部,十年犹布衣,他才高受屈,又几经贬谪,对于人才问题是有其真切地感受。
他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八《说马》就是他结合自己早期不得志的遭遇而为广大中下层知识分子及一切有才能的人所作的"不平之鸣"。这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也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