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关于诚信的典故 千古“信”德,原来古人是这样讲“诚信”
“季札挂剑”的历史故事体现了个人诚实守信和国与国之间的和睦相处,完美诠释了“讲信修睦”。这个故事也让我们知道,讲信修睦是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优良美德和思想传统。《礼记》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更是将“讲信修睦”视为大同世界的理想境界,这也是“讲信修睦”的最早出处。
“信”字由“人”与“言”构成,专指人的言谈的真实性,言行一致、心口如一。“讲信”,就是守信,就是讲信义、守信用、重然诺,言行一致。
Ⅰ.远古对鬼神的虔信
有关“诚信”,其源头还可以追溯到更为久远的时代,它是来自于人们对鬼神的一种虔诚、虔信观念,并且是两个独立的概念。
“诚”的概念最早记载于《尚书》,《太甲》曰:“神无常享,享于克诚。”这里的“诚”指的是笃信鬼神的虔诚。“信”在《尚书》中亦有记载,《康王》有云:“信用昭明于天下。”“诚”与“信”意思相近,皆是对鬼神的虔信。随着时代变迁,“诚”和“信”逐渐摆脱纯粹的宗教神秘色彩,而具有伦理道德意义。《周易·乾卦》有记:“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此时“诚”有了新的含义,意指君子说话、立论都应该诚实不欺、真诚无妄,才能建功立业。
Ⅱ.儒家“五常”之“信”
信与仁、义、礼、智并称为儒家“五常”或“五德”,为儒家基本道德准则。儒家创始人孔子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论语》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輗”与“軏”指的是车子辕前端与车横木衔接处的活销与销钉。他生动形象地将丧失信用的人比喻成少了关键配件的车子,没有活销与销钉的车子是无法正常行驶的。在孔子看来,无论做什么事,始终要以互信为基础,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注定没有前途。
曾子杀猪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一边跟着一边哭。孩子母亲说:“你先回去,等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妻子到市场上返回来后,见曾子正要捉猪杀掉它。妻子阻止他说:“我说杀猪,只不过是跟孩子说着玩罢了。”曾子说:“不能和小孩子开玩笑。孩子还不懂事,他看着父母的举动来向他们学习,并且听从父母的教导。今天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欺骗。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母亲了,这不是好的教育方法。”于是,就把猪杀了给儿子炖猪肉吃。
故事出处:《韩非子》
孔子也强调“信”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认为“民无信不立”。在孔子和他的弟子之间的一段有趣对话中,揭示了孔子对“诚信”和“信誉”的重视。孔子学生子贡向老师请教何为“为政之道”?孔子答道:“粮食丰富,军备充实,让百姓相信自己。”子贡又问:“如果实在没有办法,要去掉其中一项,应该去掉什么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继续追问:“如果还要去掉一项呢?”孔子答道:“去掉粮食。自古以来大家都有死的那一天,可是如果丧失了人民信任,国家就要垮掉了。”孔子作出这样的回答,足见他对“诚信”的重视。
儒家另一代表人物孟子曰:“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这是把诚信视为终极的真理,认为人应该追求诚信,以求贴合天道。
Ⅲ.诸子的诚信观
儒家之外,诸子对诚信亦多有阐述。如墨家创始人墨子提出:“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认为说话不诚实的人,做事也不会有成绩。法家代表人物管仲则率先将“诚”与“信”组成词语使用并提出“诚信”概念,说“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枢言》),认为诚信能够集结人心,使天下统一。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主张:“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从治国的角度出发,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能从小事上注意诚信,那么在大的问题上也就能够建立信誉,商鞅的“徙木立信”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商鞅立木取信
公元前361年,秦献公之子嬴渠梁继立为国君,是为秦孝公。秦孝公拜公孙鞅为左庶长(相当于首席军政大臣)。商鞅为了使秦国强大,实施变法。
变法的律令已经制订好了,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闹市的南门,谕令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搬这根木头。商鞅又说:“能搬的人给他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根木头,商鞅马上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故事出处:《史记·商君列传》
Ⅳ.秦汉后强化的“信德”
秦汉以后,重视诚信已成为我国文化血脉的一部分。汉代人季布重视信誉,当时楚地有“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的说法。汉代董仲舒有言:“夫仁谊(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汉书·董仲舒传》)其从维护封建大一统的等级秩序出发,将仁义礼智信列为“五常”,与“三纲”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道德规范。唐代高祖李渊曾经对李密说:“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忠信还债
明朝时,温璜的祖父很贫穷,曾经向朱姓人借了二十金,买米度日。过了一年,朱姓人病重,他是两槐公手下,所以不敢让他主人知道这笔私债,大家私下都侥幸地以为,这笔债可以不用还了。当时,温璜祖父正客居苏州,偶然得知朱家消息,就连夜赶回。他没有先回自己的家,而是直接拿着所欠本金与利息,去了朱家。朱姓人此时已经无法开口说话,温璜祖父缓缓取出银两,告诉他说:“先前我欠下的全都一一奉上,请您过目收下。”朱姓人奋力撑起,称颂道:“世上还有像您这样忠信的人啊?我可以闭上眼了。愿您世世代代都出孝子贤孙。”说完后就断了气。温璜祖父于是哭别而归。家人得知他已经偿还所欠金钱,有说他愚笨的。温璜祖父说:“我确实愚笨,之所以不先回到家里,就是怕被你们这些人迷惑了。”
故事出处:温璜《温氏母训》
到了宋代,“信”同样受到宋儒们的重视和推崇。程颐、程颢主张“信有二般:有信人者,有自信者”(《二程遗书》),他们认为,信忠互为表里,“尽己之谓忠,以实谓之信。发己自尽为忠,循物无为为信,表里之也”(《二程遗书》)。理学集大成者朱熹重点阐述了信与诚、忠等关系,认为“诚是自然底实,信是人做底实”(《朱子语类》)。“忠是信之本,信是忠之发。”(《朱子语类》)
明代,守仁开创阳明心学,他和他的弟子们从心学的角度对信进行阐释,“自信本心,自信而是,天下非之而不顾,自信而非,得天下有所不为,集义也;不能自信,以外面毁誉为是非,义袭也”(《王龙溪全集》),强调和凸显本心的自信和诚实。
清末民初,由于西方思想的影响,诚信又被赋予了现代意义,经世致用内涵较为明显。
文章选自《守望中国价值》,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顾作义、钟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