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尔《昆虫记》的精彩句子(自然的魅力——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

2024-01-01 17:59   geyange.com

法布尔《昆虫记》的精彩句子

我已经想不起来有多久没有近距离接触过大自然了。少年时,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隐约间还有感同身受的共鸣,虽然覆盆子、叫天子、何首乌之类的统统搞不清楚是什么,但蝉与蚂蚁带来的快乐确是一模一样的,从百草园走进三味书屋时的感觉大约也是一样的吧。自此之后,与自然的距离便一天天远了起来,从乡下一步步走进城市里,而城市的模样也变得翻天覆地,中学时从城里到学校时经过的麦田稻田,如今也已经被林立的高楼占据,连成一片钢筋混凝土的丛林,走也走不出去。那些曾经在生命里占据过重要地位的小生灵们,也再也不曾想起来。

直到跟着《昆虫记》走进法布尔的阿尔玛斯(荒石园),看他怀着如孩童一般的天真与长者的睿智去观察昆虫的世界时,似乎突然之间想起生命中缺失掉的这重要的一部分来。雨果曾经评价说,“《昆虫记》不愧为‘昆虫的史诗‘,法布尔则不愧为’昆虫的荷马‘“,这一评价,在读完《昆虫记》后便会觉得毫不为过。在书中,法布尔凭借其耐心、细致而敏锐的观察,将一个个小昆虫的世界描写的活灵活现,并从中不时悟出一些关于人生与自然的道理来。而他笔下的那些小生灵,从螳螂、蝴蝶到粪甲虫,也像史诗中的人物一样活灵活现起来。

有一段写到“为了观察蝉卵孵化的过程,我非常勤奋地工作,连续两年,用了不同的工具,如盒子、试管、玻璃瓶,收集了几百种不同植物的枝条……“,单是这样的精神,就足以让人敬佩,而读到书末附注的法布尔生平时,才知道他并非在衣食无忧而是十分贫寒的情况下坚持做这样的研究的,不仅更加敬佩。作者这样的工作,更多地是出于真正的兴趣,而唯有这样真正的兴趣,才可以持久。

而在观察的过程中,作者也不时从昆虫们身上获得关于人生的感悟,这种感悟可能是轻描淡写的,但却令人印象深刻。同样是蝉的部分,在最后一段,作者写道:“平均估算一下,蝉在树上的时间大约只有四五个星期。快乐是如此的短暂,他们依旧响亮地歌唱。“刹那间,平凡无奇的蝉身上,似乎显现出史诗中英雄般短暂而绚烂的光辉。

作者是如此耐心地描写着一个又一个的生灵,细致入微但又丝毫不令人觉得冗长或者烦闷枯燥。一部分当然要归结于作者笔墨的功底,另一方面,也正是作者这样细致入微的工作,让我们对脚下这片自以为熟悉的大地重新感到了好奇。作者写到,萤火虫是以蜗牛为食的,也写到大孔雀蝶的在变成蝴蝶之后生命便只剩下几天,虽然大部分昆虫产卵后对后代便不闻不问,但仍然有西绪福斯蜣螂这样父母双亲孜孜不倦抚育下一代,然后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存在……这些对我(可能对大部分人)都是陌生的,我向来不曾想过,在昆虫身上,有这这么多令人感慨悱恻的秘密。

讲完昆虫的故事之后,作者在书的最后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大致上也是如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一般,但内容要充实细腻的多,一如作者笔下其他的篇章,作者也写到他后来在师范读书,只是因为那里可以提供免费的食物,以及曾经将目标锁定在数学上,只是因为教授数学不准备额外的装备,而自己感兴趣的博物在当时尚未形成气候。在作者自己的故事末尾,作者写到:“在命运面前,我们只是无力的麦草,风往哪里吹就往哪里摆动。我年轻时曾经全力以赴的数学,现在对我来说几乎没什么价值,而曾经被我有意束之高阁的动物们,却成了我暮年时代的慰藉。“人生的种种感慨,具在其中。

然而,读完《昆虫记》后,除了赞叹法布尔对昆虫世界的细致观察,以及惊叹昆虫世界种种琳琅满目的奇特景象外。我的心不由隐隐担忧起来。法布尔笔下的昆虫世界精巧、美好而又脆弱。每个环节都犹如上帝之手精心安排过的。而自然唯有如此才能维持其平衡。但人们正在自以为是的破坏着这所有精确的平衡,从某种程度上,人类正愚蠢地以为自己可以替代造物主,但事实上,所谓文明的进步,连最基本的平衡都无法维系——人类创造的“文明”正在快速被无法处理的垃圾充斥着,而自然界则可以通过天然的、不辞辛苦的分解者们完成整个闭环的平衡过程。

如果人类不能意识到自己对环境的破坏,没有将维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平衡当成第一要务,而是继续沉醉于金融、政治、战争这些对自然毫无益处的事宜。那么终有一天,整个人类都会为此付出代价,而倘若到了彼时,造物主曾经为这世间设计的精妙平衡都不复存在,大部分在自然环节中的生物都已经灭绝,那恐怕真的就无力回天了。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