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文化有感500字
【再读经典文化】稻子熟了,就低头了!
有人问哲学家苏格拉底:“请你告诉我,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到底是多少?”苏格拉底答:“三尺!”
“胡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四五尺高,那人还不把天给戳出许多窟窿。”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能够长久地立足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呀!”
俗话说:懂得低头,才能出头。懂得适时的低头,是一种巧妙的智慧,沉稳的成熟。
当农田里的稻谷到了沉甸甸、金灿灿的时候,它不就低头了吗?
稻子熟了,就低头了。
大自然最基本的形态和规律往往就是最伟大的哲学。成长时昂首向天,成熟时随风沉甸,只有经过坚强的成长,才能到达柔软的成熟。
稻子熟了,就低头了。
当秋天的稻子,
金灿灿、沉甸甸,
最有分量、最美的时候,
它不就恰恰低头了吗?
——《新论语》
人生也是如此,至刚易折,至柔则无损,上善若水是最好的选择,便利万物,而又能高能低、能屈能伸,方能顺利长远。
懂得低头,是成熟的标志,是一种取舍的智慧,不是无原则的妥协,而是理智的忍让和忍耐,不是无条件的迁就,而是有意识的谦让和迂回,是一种巧妙的人情达练。
懂得低头,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过一扇门、爬一座山,我们都需要低头,当一根棍子横扫过来,我们会自然地选择低头和放低身段,否则,受伤的一定是那个自以为是的硬汉。
懂得低头,也是需要勇气的,这种低头是一种平和的执着,是为了目标,而不惜做出一些牺牲的勇气,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谦卑,是一种走向成功的资格。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受胯下之辱,这些典故充分说明了“小不忍则乱大谋”的低头智慧。
曹操谋士许攸,官渡之战中献计奇袭乌巢,一战定河北,却自持功高,目中无人,最后在曹操的默许下,许攸因为一点小矛盾被许褚手起刀落,身首异处。曹操的另一个谋士杨修,学富五车,高才甲天下,却总自以为是,越俎代庖,最终落得被军前正法,以正效尤。
有的人,不屑于低头,直来直去,一直奉行“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到最后伤害了别人,也断送了自己。
有的人,把低头看做是耻辱和退缩,总觉得刚、猛才是英雄所为,做事横冲直撞,锋芒毕露,却不知,即使是最硬的弓,拉得太满也会折断。
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与自身的矛盾中度过的。而要处理好这些矛盾,不懂得低头,一意孤行,不是“碰壁”,就是“触网”,肯定不会顺水顺风。
委屈中平衡
妥协中前行
虚怀中充实
放弃中收获
谦卑中完善
不懂低头的成熟不叫成熟,最多叫半生不熟。成熟是知大小、识高下、分轻重、明缓急、辨真伪、懂得失,收放自如,进退裕如。
人生路途,荆棘遍布。懂得低头,生命里就会多一份韧性、一份张力和一份成熟,我们的人生也会走得更顺利、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