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柳下惠的典故 坐怀不乱 柳下惠、和圣
鲁人有独处室者,邻之妇亦独处一室。夜暴风雨至,妇室坏,趋而托焉,鲁人闭户而不纳。妇自牖与之言:“何不仁而不纳我乎?”鲁人曰:“吾闻男女不六十不同居。今子幼,吾亦幼,是以不敢纳尔也。”妇人曰:“子何不如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鲁人曰:“柳下惠则可,吾固不可。吾将以吾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孔子闻之,曰:“善哉!欲学柳下惠者,未有似于此者。期于至善而不袭其为,可谓智乎!”
――《孔子家语・好生第十》节选
相关典籍:
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节选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孟子・公孙丑上》节选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孟子・万章下》节选
子夏贫,衣若县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
――《荀子・大略》节选
【译文・故事】
鲁国有个独处一室的人,邻居的寡妇也独处一室。一天夜里,暴风雨来了,寡妇的屋子坏了,想进鲁人的屋子躲避,鲁人却关着门不让她进去。寡妇在窗下哀求他说:“你怎么不懂得仁爱,不让我进去呢?”鲁人说:“我听说男女不到六十岁不能同居一室。你现在年轻,我也年轻,所以不敢让你进来。”妇人说:“你怎么不能像柳下惠那样?用身子温暖进不了城门的女人,国人也不说他越礼。”鲁人说:“柳下惠能做到,我却做不到。我现在是用我的做不到,学柳下惠的能做到。”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好啊!要学习柳下惠的人,没有像鲁人这样会学的。希望达到善的至高境界却不照搬柳下惠的做法,可以算得上很有智慧了。”
相传在一个冬夜,柳下惠在城门遇到一因城门关闭而无法入城的女子,因怕她冻死,于是就把这女子抱在怀里用自己的衣服裹住,靠自己的体温来温暖她。一夜过去了,柳下惠也没有任何越礼的行为。
这一事件后来被人称为柳下惠“坐怀不乱”。
【释义・点评】
:通“ 嫠 ”,寡妇。
妪:意思是“以体相温”。《礼记・乐记》:“煦妪覆育万物。”注:“气曰煦,体曰妪。”
柳下惠(前720―前621)展氏,名获,字禽,春秋时期鲁国人,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柳下惠”。据说他又字“季”,所以有时也称“柳下季”。他为人刚正守节,所谓“虽遭三黜,不去故国;虽荣三公,不易其介”。柳下惠得到了孔子、孟子等人的高度评价。《孟子》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有“和圣”之称。
“坐怀不乱”是柳下惠最广为人知的典故,很多人也许不知道柳下惠的名字,但却知道“坐怀不乱”的意思。然而,关于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却没有一个完整的表述,而是散见于一些典籍中的一两句话。这样的只言片语,却表明在当时的社会中,人们已经对他的这一行为广为传播,因此其故事的真实度反而很高。
《孔子家语》的这则故事,并不是“坐怀不乱”的原典故事,但是在这个故事里,女主人公却提到了柳下惠“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的故事,《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也有相同的提法,后者相关记载也许来自《孔子家语》,也许两者有一个共同的更早的出处,因为两者的表述几乎完全相同。
这一故事最初表述只是“妪不逮门之女”、“与后门者同衣”,“坐怀不乱”这一提法当是后人所概括,其初衷是赞颂一个不避嫌疑而救人的君子,后来才用以形容男子正派,即使面对女子的诱惑也能把持守礼。明代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六回:“其实,水秀才原是坐怀不乱的,若哥哥请他来家,凭你许多丫头小P同眠同宿。” 清代徐瑶《太恨生传》:“余亦非鲁男子也,所以禁欲窒私,坐怀不乱,正始要终,各明本怀耳。”
(杨新华 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