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蓝天的主要内容(《逐梦蓝天》导演李云亮)
历经4年创作,17次采风,6次专家研讨,50多位代表人物深度采访,近百本人物传记翻阅……电视剧《逐梦蓝天》算得上导演李云亮诸多作品中,最费时费力的一部。
李云亮是军工后代,父母都在船舶企业从事潜艇制造工作。这样的成长环境让李云亮对军工制造有着深深地情结,李云亮说,拍摄《逐梦蓝天》不仅是为父母圆了梦,也是圆了自己多年的一个梦。
电视剧《逐梦蓝天》导演李云亮
只是,这个“圆梦”的拍摄过程并不简单。李云亮坦言,这部30多集的电视剧,要展现军工企业70年的发展,题材类型之大、时间跨度之长,对团队所有岗位而言难度都不小。于导演编剧,必须要有最真实的制作和最真实的情感,才能给观众最极致的代入感;于演员,许多角色都要从二十几岁演到八九十岁,演员既要能“装小”还要能“演老”;于美术道具组,要还原创造飞机的各个阶段,更要还原不同时期的417工厂,工作量之庞大可想而知。
即便如此,李云亮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包括他在内的剧组每一位成员,在拍完《逐梦蓝天》后,都深深被航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我们现在拥有了强大的制造能力,我们‘中国制造’出产的是技术领先的飞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历程,是所有航空人一步一步干出来的。”李云亮说,他希望所有看过《逐梦蓝天》的观众,都能感受到全剧最后那句话——“国之重器,以命铸之”的深意与分量。
电视剧《逐梦蓝天》剧照
只有最真实的制作和情感,观众才能被代入
新华网:这部作品创作了四年之久,进行了17次采风,6次研讨会,为何会用那么长的时间创作?
李云亮:收集资料是个很复杂的事情,也是很庞大的一项工作。表现这么宏大的内容,没有资料或者资料不够详细是不可能的,确实进行了十几次采风,不断打磨修改,再提炼加工,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
新华网:这部剧的“真实性”体现在了哪些方面?
李云亮:这部剧讲的是航空工业的历史,带有历史性的东西失去了真实就失去了一切,艺术永远是要在真实的基础上再进行艺术的表现和变化的,真实是吸引观众的法宝。所以在创作的时候,我们要做到尽量真实,基础的真实是一切艺术创造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有代入感。
就“真实”而言,各个层面都存在。比如服装、道具、环境都要符合年代,70年的跨度经历了新中国发展的各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它的标志性。短短几十年,我们(航空工业)从一穷二白到自己生产制造,再到现在走在世界的前列,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另一种真实是情感上的真实,因为各个时期情感的表达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在演员表演的时候我们经常要提醒,特别是像年轻演员,可能不太知道40年前人们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新华网:原剧本中的人物做了删减,最终选了一个厂里的四户人家,为何选了这四户人家?
李云亮:这部戏要涵盖70年,跨度非常大。航空工业是非常庞大的,要尽可能完整地将其反映出来,是我们最大的困难。所以在剧本上要进行删减和提炼。
这四户人家我们基本是按照一个军工企业的各个层面来区分的。比如,秦天从飞行员转向设计师,代表的是能文能武;赵德良代表知识分子,一辈子搞设计;张长江从飞行员转业当上厂领导,代表了政工人员这一层面;郑有福代表了最普通、最广大的工人阶层,属于大国工匠的状态。
这四家人物的设立,几乎涵盖了飞机制造过程比较关键的部门。
新华网:作品很具有年代感,是否会有演员找不到“年代感”?
李云亮:由于时代跨度比较长,所以选演员的时候基本都选的是中年演员,35岁往上的。从年龄来说,第一,他扮年轻也好扮,上了年纪后扮老也比较方便。这个年龄段的演员,他们从艺多年,非常有表演经验。
这部戏的难度是跨度长,极其需要演技,得能“装小”能“演老”,这几方面都得存在。而且从形象上,演员必须要能够适合我们造型的要求,如果造型状态不行,一看就是个年轻人顶着白头发,这就没有了真实感,肯定让观众跳戏,没办法代入。(创作者)要让观众能够进入这个故事,相信这个故事。
新华网:这部作品为何在美术、道具等方面下了很大工夫?
李云亮:我们长达三十多集里呈现的飞机,基本上都找不到实物,即使找到也就是一两个在博物馆里,都已经焊死在那儿了。所以对于美术部门来说,制作是非常艰难的。
我们要去造一架飞机,而且还不能是完整的,是要能分开的,因为这架飞机是各个阶段制造成的,我们表现的就是创造飞机的各个阶段,那各个阶段要一点一点完成,这个制作量很大。
再说飞机制造厂。不同于别的制造厂,它太庞大了。你只有到了飞机制造厂的车间,才知道它有那么大,它的高度、宽度是难以想象的,飞机可以在里面调来调去,一个车间里可以同时制造几架飞机,这种场景无法去寻找,也无法用别的小型车间代替,它的特殊性太强了,所以这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
我们的故事从1949年开始,各个时期工厂的状态也不一样,找一个相对来说像那个时期的工厂也是不容易的。
最后我们是在各个地方拍摄,然后把它结合在一起,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工厂,其实工厂里的很多地方甚至都不在一个城市,是各个地方拼接起来,把它凑成了一个“417厂”。
电视剧《逐梦蓝天》海报
用真情实感让年轻人感受航空人的“奉献精神”
新华网:作为军工后代,拍摄《逐梦蓝天》是否也算自己的“圆梦过程”?
李云亮:我是军工后代,我父母都在船舶企业,属于造潜艇的。我从小就在那种环境里长大,拍这个戏也算是圆梦,因为我对军工企业里的生活相对来说比较了解,也算是为我父母圆了的梦。他们一直在说,什么时候能拍一部关于我们军工企业的作品?这次也是机缘凑巧,帮着他们圆了这个梦,但是拍得好不好,还得他们自己看。
新华网:希望观众能够从这部作品中感受哪些精神?
李云亮:这部戏是讲航空企业的,但是我们在创作时也在想,普通观众不是这个行业的人,如何能追着看呢?这也是我们创作的时候很看重的一点。除了有航空工业波澜壮阔的历史外,我们也注重展现极其深厚的情感故事,不管观众是不是航空人都能引起共鸣。所以我说,情感在剧作创作中是第一位的。
通过抗击疫情,年轻人的爱国热情高涨,他们通过亲身经历,看到了国家的强大,国家制度的优越。这些东西是他们感受到的,比任何人说教都来得快。年轻人也开始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故事感兴趣,因为他们了解到这些,才知道我们的祖国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所以这个题材对年轻人而言,对非航空人而言,都有吸引点。大家的共情点就是,中国的强大是靠很多和417厂这样一群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人一同奋斗出来的。
新华网:拍完《逐梦蓝天》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李云亮:四个月拍摄下来,我个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航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剧中很多故事都是真人真事,是有史可查的。(航空人)从建国初期的艰难,到现在拥有了强大的制造能力,我们的“中国制造”是所有航空人一步一步干出来的。
最后让我们感动的,就是全剧最后的那句话——“国之重器,以命铸之”。我希望观众看完这部剧以后,真正能够感受到这八个字的分量。(文/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