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问百答说范蠡》69
范蠡(约前520年-前446年),字少伯,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外交家、教育家、经济学家、实业家。他事越二十余年,助勾践兴越灭吴。功成之后,辞官经商,成为亿万富翁,民间尊其为财神、商圣。他三散千金,资助穷人,又是中华慈善鼻祖。他“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几近完人。
南阳籍在京文化学者夏廷献先生,自1992年开始研究范蠡,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发表系列文章。1994年7月在《新剧本》发表六幕历史剧本《商圣范蠡》,是把范蠡冠以“商圣“头衔的第一人。
《百问百答说范蠡》是夏先生1992至2018年研究成果的汇集。该书分条析理,旁征博引,古为今用,对我们全面了解范蠡文化大有裨益。征得先生同意,本号“蠡学研究”专栏近期将连载该书,以飨读者。※
《百问百答说范蠡》从读者阅读兴趣出发,采用“问题式”文体——百问百答,介绍了春秋末期越国上大夫、上将军范蠡智勇双全的完满人生,阐述了范蠡的政治、军事、经济、哲学、外交、教育、商业、经营等光辉思想,探讨了姜子牙、百里奚、管仲、老子、孔子等圣人思想和业绩对范蠡的影响,在与文种、伍子胥、孙武、子贡、白圭、吕不韦、张良、刘基、诸葛亮等风云人物的比较中,展现了范蠡兴国富家的卓越才能和实践,揭示了范蠡特立独行的人格,论述了范蠡的历史功绩和研究范蠡的现实意义。是用“准学术”方法研究历史人物、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尝试性作品。
百问百答题说范蠡,总有一个问题你会感兴趣。
夏廷献《百问百答说范蠡》69 ——
范蠡留下的千古名言是什么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是流传了两千四百多年的名言。
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意思是飞鸟如果打尽,强弓就被搁置不用;兔子被捕杀后,猎狗则会被主人烹(煮烧)食。比喻事业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大力的人一脚踢开甚至加害致死。
这句千古名言的著作权人是范蠡。
背景是,范蠡辞官离开越国到齐国后,给他当年的领路人、同在越国为官的文种捎了一封信,提醒文种说:“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huì嘴),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史料说,文种看到范蠡书信后,觉得自己有大功于越,勾践不至于对自己下毒手,下不了出走的决心,只是“称病不朝”。勾践听信小人谗言,认为文种要作乱,赐“属镂”宝剑给文种,迫其自杀。文种意识到范蠡确有先见之明,懊悔没有听范蠡的话,但为时已晚。
范蠡说的“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被后人简化成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成语,单独或连缀使用。这个成语,把本国谋臣与敌国君主的关系,生动地比作良弓与飞鸟、走狗与狡兔的依存关系,揭示了“官场”乃至“职场”“人场”运行规律和潜在结果,揭露了以奸诈君主为代表的大小“领袖人物”疾贤妒能的残酷本性,比喻形象,道理深刻,让人折服,广为流传,千年不衰。
范蠡为何能够说出这样经典的千古名言?
第一,从历史经验中悟出
从《国语》《史记》等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范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他常常用正反两方面的历史故事,说服勾践走正确的道路。作为周朝人,范蠡对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破商立周的历史,一定很熟悉。也一定知道武王登基后,把功劳巨大的姜子牙封到当时的蛮荒之地(齐地)遏其势力的事。面目端庄的武王对大功臣尚且如此,“长颈鸟喙(huì嘴)”——其貌不扬的越王勾践一定会有过之而无不及。范蠡所敬重的敌手伍子胥先后把阖闾、夫差扶上王位,竟被夫差赐死。这个活生生的事例,使范蠡惊醒和觉悟。
第二,从勾践为人中看出
范蠡同勾践打了20多年交道,深知“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史料记载,在灭掉吴国讨伐齐国取得胜利的庆功宴会上,文武官员都很兴奋,连连举杯,欢庆大捷,唯独坐在上位的主角勾践“面无喜色”,范蠡看出勾践内心是“不欲功于臣下”,当晚就和少数随从一起,逃离了越国。
第三,从近义俗语中受到启发
范蠡青少年时期居住的楚国宛地,用驴拉石磨磨面是很普遍的现象(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仍然存在),范蠡一定会知道“卸磨杀驴”这个俗语。范蠡建功立业的越国,是水网地带,“桥”是交通重要设施,用“过河拆桥”形容某些人不讲道义的行为,也很常见。范蠡很有可能从“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的近义俗语中受到启发。
第四,从老子思想中受到启发
老子有言,“功成,名就,身退,天之道也”。范蠡退出官场,显然是实践老子这一思想。
第五,从熟悉的事物中得到了灵感,找到了准确词句
范蠡作为军事将领,对“良弓”“走狗”打猎工具一定十分熟悉,用“良弓”“走狗”来比喻“谋臣”是很自然的,可以说是随手拈来。由此也可以看出,范蠡的哲学思维层次和文化水平很高,不是一般人能够企及的。
范蠡不仅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著作权人,成语“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只能一起共度危险困难日子,却不能一起共享安定快乐生活,也是范蠡同时“发明”的。还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刻苦自励、韬光养晦、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多难兴邦、激流勇退、同舟共济、全功保身、功成身退、弃官经商、富行其德、什一之利、陶朱事业、陶朱遗风等成语典故都与范蠡有关,直接和间接由范蠡的言行而来。
可以说,范蠡为中国辉煌的汉语言文化宝库,做出了突出贡献,留下了可贵遗产。
值得一提的是,范蠡揭示的兔死狗烹“宫廷人事制度实质”,被后来的刘邦、朱元璋等帝王诛杀功臣的残忍行为所证实,社会生活中“鸟尽弓藏”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也是范蠡的千古名言得以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
夏廷献先生所著部分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