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名人名言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

2023-12-26 13:55   geyange.com

九年级上册语文名人名言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原文展示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哮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全文翻译

宋仁宗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巴陵做知州。到了第二年,巴陵郡政事通达百姓和顺,各种荒废的事业全都复兴了,于是再度修整岳阳楼,扩大其原有规模,在上面刻录唐朝贤人以及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就在洞庭湖的风光上。它包含远处的山峦,吞吐壮阔的长江,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晚明暗变幻,景色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非常详尽了。这样,那么(从这里)向北可以通到巫峡,向南到达潇湘,被贬职的官员和多愁善感的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游览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还是有所不同吧?

那雨水连绵纷纷而下,接连数月不放晴,寒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浪潮冲击天空,太阳和星星都隐藏起光辉,高大的山形也隐没在阴云中,商人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猛虎长啸啼猿悲诉。登上这座楼,就油然生出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忧惧谗言与批评,触目萧条,感慨极深而悲伤的心情了。

到了春风和暖阳光明媚的时节,湖面平静水波不兴,天色与湖光上下呼应,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歇息,美丽的鱼自由自在地游泳嬉戏,湖岸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茂盛而青翠。有时大片烟雾全部消散,明亮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就像跳跃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里会有穷尽啊!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心胸阔达神清气爽,荣耀和屈辱一齐忘掉,端着酒迎着风,那种喜气洋洋的感情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之人的心境,或许都不同于上述两种表现,为什么呢?(他们)不因外物和自己的处境而或喜或悲,处于高高的朝堂,就担忧那些人民,处在僻远的江湖,就为那国君担忧。这样进也忧虑,退也忧心。(既然)这样,那么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又)同谁一道呢?写作时间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阅读理解

1.首段叙述滕子京“谪守”之事有何用意?

①交代本文写作起因。②“谪守”暗含作者对仕途浮沉的感慨,奠下本文写作基调——下文的写景、抒情、议论都是围绕着如何对待贬谪这一点展开的。③反映了作者一种积极的政治态度: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也应奋发,而不能消沉下去。

2.“衔”和“吞”这两个词用得好在何处?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衔”“吞”二字采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极力渲染洞庭湖的阔大气势,生动别致,绘成了一幅大气磅礴的画面。

3.这篇课文中的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从全文看,本文写景、抒情、议论是融为一体的;具体而论,又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表现为写景的独立,和议论与抒情的融合。如第②段概写洞庭景物后,以“然则”一转,接以提问式的议论;第③段写洞庭风雨,第④段写洞庭春晴,后面都接以抒情;第④段则以“嗟夫!”开头,表现出强烈的抒情色彩,然后又接以整段的议论,议论中含有抒情的色彩。文章最后又归于单纯而强烈的抒情,即“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样,写景与议论、抒情相互映衬,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4.“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

“迁客骚人”的观物之情是阴风苦雨则悲,风和日丽则喜。“古仁人”则不然,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具有“先忧后乐”的伟大襟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是对儒家传统的“与民同乐”观念的发展,更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5.“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①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阔达胸怀和崇高情怀的肯定和赞美;

②具有自勉之意,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以“古仁人”为学习榜样的决心;

③表达了作者对好友滕子京的勉励之情;

④同时,慨叹当今世人具有这种胸怀和情操的人太少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原文展示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全文翻译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啊。滁州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并且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地,渐渐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山势曲折,路也随山势转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高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僧人智仙。给它起名字的人又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给它命名。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自然山水。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啊。

那太阳升起,树林中的雾气散去,待云雾聚拢,山谷就渐入昏暗了,明暗交替、变化不一,这就是山林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了,散发出幽幽的清香,美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纯洁,水面低落,洁白的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美景。早上登山,傍晚归家,四季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无穷无尽啊。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边走边唱,走路的人在树下稍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着,后面的人应答着,老人小孩,来来往往连续不断的,是滁州人在游玩啊。面对溪水捕鱼,溪水渊深、鱼儿肥美,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泉水酿成的酒香甜清洌),山中的野味野菜,丰富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大摆筵席。宴会酣饮的乐趣,不在于丝竹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起或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倒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啊。

不久夕阳落山,人影散乱,太守回去而宾客们也跟着回去了。树林枝叶茂密,投下阴影,鸟儿高低鸣叫,(那是)游人离去后鸟儿的欢乐。可是鸟儿知道山林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同欢共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啊。

阅读理解

1.开头对醉翁亭周边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①引出本文描写的对象;②点明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③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的美,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两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从醉翁亭的命名巧妙地引出“乐”字,自然过渡到抒发胸臆,并以“乐”为主线,把全篇各部分串联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

3.描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了什么方式?

都采用先分别描写后总收说明的方式。“朝暮之景”分写的是从早到晚的景色,“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总收的是“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四时之景”分写的是由春到冬的景色,“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总收的是“山间之四时也”。

4.这幅“太守与民同乐图”可以分为几个画面?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太守醉”是核心,其余是陪衬。

5.从滁人出游的场面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为什么先从滁人游写起?

①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太守治理有方、政绩斐然。②滁州人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为写后面的三幅图画作铺垫,引出了下文的太守醉。

6.本文多处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志趣?

作者的“乐”归納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二是“宴酣之乐”,近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而喧哗”,太守“颓然乎其间”;三是“乐人之乐”,故作文以叙其事。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原文展示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全文翻译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的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连下三天,湖中人声与飞鸟声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寒气结冰,白汽弥漫,天和云以及山与水,上下全都雪白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长堤隐隐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缩成一个小点,以及我的一叶小舟,舟中如米粒般的两三个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只见有两人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格外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居然还有您这样的人!”拉着我一起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之后与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名,(才知道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阅读理解

1.开头第一句“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看雪的时间和地点。不着痕迹地引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作者在写此文时已是清朝初年,但仍使用明朝“崇祯”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他的故国之思。

2.大雪过后的寒冷夜晚,作者为什么独自一人去赏雪,他当时会有怎样的心情?

一个“独”字,写出了作者有着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波逐流的思想品格。当他一个人面对寂静广漠的雪景时,应该是有一种孤独寂寞的心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有对故国的怀念,和普通人无法理解的独特情思。

3.“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句话连用了三个“与”有什么效果?

从总体形象入手,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色。

4.课文是人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有什么特点?

三个角度:①未写西湖时,概括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游西湖时,先总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③后具体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文字,运用白描的手法,由远及近,写出了“湖上”雪后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即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这些景物与人,在大雪的笼罩下全都变得虚无缥缈、模糊微小,变成了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具有了童话般的梦幻色彩。然而最微不足道的“两三粒”人却是这空旷寂寥的雪世界的主人,他们是赏雪的主体。作者的描写,宛如中国画的写意手法,寥寥几笔,就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此语与结尾舟子的喃喃自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互映衬。前者借“客”偶遇知音的惊喜,赞美作者之“痴”,后者借舟子之口,说“客”之“痴”,为作者之“痴”找到“同僚”,找到了可以原谅的“理由”。作者超凡脱俗的行为和孤高自赏的情怀,不但在“客”那里引起了共鸣,也与“客”“和鸣”,仿佛让本无雅趣的舟子受到了“痴”的精神的感染。

6.夜深更定,作者独游西湖,却在湖上邂逅了两位客居西湖的人,此时作者的心情如何?

作者强调“金陵人”是“客”,有着与自己相似的经历。他乡遇知音,暗示这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本以为自己的怀恋之情、隐逸之趣是无人理解的,但遇到知己时的欢欣只有他自己明白。

转自:初中语文助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