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论语」4.15

2023-12-24 17:07   geyange.com

忠恕而已矣的忠恕是什么意思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主张都是一以贯之。”曾子当即答道:“是。”孔子离开后,众门人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夫子之道,就是尽心为仁啊!”

“参”,音“申”,曾子之名。孔子称弟子皆呼其名。曾参,字子舆,孔子晚年弟子,小孔子46岁,曾作《大学》,与《论语》、《中庸》和《孟子》并称“四书”。

“道”,此处指思想、学说、主张。

“一以贯之”,原指孔子的思想核心(仁)贯穿于整个孔学之中,后亦泛指一种思想或理论贯通始终。现用为成语,可不译。“贯”,贯穿、贯通、贯彻。

“唯”,诺也。唯、诺皆应答之词,如今人回答“是”。但“唯”速而恭,“诺”缓而慢。《礼记·玉藻》即云:“父命呼,唯而不诺”。

“门人”,此处指孔子的门人弟子。

“夫子”,古时对有大夫身份者的尊称。孔子曾为鲁大夫,故门人尊称“夫子”。

“忠恕”,即尽心为仁。《孟子·尽心上》云:“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强恕”,即“忠恕”之义。“忠”,敬也,《说文解字注》曰:“未有尽心而不敬者”,故“尽心曰忠”,此处用以修饰其后的“恕”。类似用法如《左传》“子产不毁乡校”中的“我闻忠善以损怨”等;“恕”,仁也。《康熙字典》引程注曰:“恕者,仁之施也”,引朱注曰:“恕非宽假之谓”。可见“恕”乃仁之用,而非通常所以为的“宽容原谅”。“恕”者如心。如己之心,则善善恶恶;如人之心,则同理共情。

【评析】

子曰:“仁者安仁”(4.2),又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4.5),故“仁”乃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的一切主张和实践,皆以仁为宗旨,故曰:“吾道一以贯之”。

子贡曾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5.24)。很显然,所谓“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的表述,与“吾道一以贯之”可谓如出一辙。樊迟曾问仁于孔子,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13.19),故行“恕”于人,亦当以“忠”。是故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忠恕”乃以“忠”行“恕”,是尽心为仁,故仍是“仁”之“一”道,而非各注通常所以为的既“忠”且“恕”之“二”道。

“恕”字会意,如心为“恕”。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现代心理学称之为“同理心(Empathy)”,也译作“共情”。心理学家们认为,同理心使人对需要帮助的人能感同身受并给予关心,是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Dovidio, Piliavin, Schroeder, & Penner, 2006)。而“仁”的主要表现,正是“爱人”(12.22)、利他与亲社会行为。是故《说文》曰:“恕,仁也”;程注曰:“恕者,仁之施也”;《礼记·中庸疏》曰:“恕,忖也,忖度其义于人也”。

由于后人多将“忠恕”理解为是“忠”“恕”二道,因此不少人指责曾子“篡改”了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他们以为曾参只是孔子的晚年弟子,加之孔子又有“参也鲁”(11.18)的评语,因而认为曾参年轻鲁钝,对“夫子之道”领悟有限。但笔者以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

事实上,曾子虽然年轻,但入孔门的时间却并不短。曾子在公元前490年入孔门,到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时,其在孔门已逾十年。这十年,正是孔子由“耳顺”到“从心所欲不逾矩”(2.4)的十年,也是孔子从思想到修养都大成的十年。而由《论语》中的相关记载可见,曾子为学修己异常勤谨。故到孔子晚年时,以勤补拙的曾子,应当早已“非复吴下阿蒙”。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参也鲁”的曾参能从三千弟子中脱颖而出,成为孔子嫡孙子思的老师,并被后世公认为儒学大宗师。

因此,当曾子说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这番话时,其于孔子之道很可能已有将近十年的修习。而后世那些非议曾参的人,又有谁是在《论语》上用了十年之功、在“夫子之道”中浸淫了十年之久的呢?

其实,曾子以“忠恕”解“夫子之道”,可证其已得夫子真传,而“忠恕”也恰是其一生勤谨修己的体现。由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1.4)和“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8.7)等话中,即可见其尽心为仁的追求。因此,不是曾子篡改了“一以贯之”的“夫子之道”,而是后人误以“忠恕”为“二”道。

上一章:

下一章: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