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有和无是什么意思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同出的两者,既可以是有欲和无欲,也可以是有名和无名。有欲无欲,同出于人;有名无名,同出于道。它们虽然定义不一样,可表达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因为它们都是在同一个原理之下运作的,这个原理便是“玄之又玄”。
这里和传世版的区别是,这同出的两者它不叫“玄”。传世版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成了道的代名词。但在帛书版中,“玄”只是缠绕的意思,就像两股绳拧成一股的那种形态,和DNA的双螺旋结构一样。
我们看周朝到春秋时“玄”的字形,是个“8”字,而8字形正是典型的双螺旋结构,它描绘的是两股绳搓缠成一股的形态,这个形态叫做“玄”。它表示有名和无名的互相缠绕,互相切换;也表示有欲和无欲的互相缠绕,互相切换。又因为这种缠绕和切换是无限延伸的,所以“玄”还有“深不可测”的意思。
什么叫互相切换?我们看两个东西拧在一块,比如两股绳拧在一起,在这个时刻可能是这股绳拧到了我的面前,下一刻就是另一股绳拧到了我的面前,它是来回切换的。正因为有名和无名是这样一种形态,切换着缠绕着去走,所以我们才能用有欲和无欲这样切换着来观。观天下,观万物,观妙,观徼。而道也是依据于它,用“有”和“无”互相交缠的“玄”的方式来造生天下万物的。
因此天下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形有质的一面和无形无质的一面共同构成的。比如说宇宙,有物质和空间。物质,有波粒二象性。由物质构成的器物,老子又说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也是有“有”的一面和“无”的一面共同作用。那么生命呢,又有精神和身体,精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也是“无”的一面。
而“无”是看不见摸不着,无形无象的,所以如果把双股绳中的一股虚化,才应该是“玄”的确切形态。而此时“有”和“无”的交缠,更像是“有”围绕着“无”旋转,就如众星环绕着太阳运转一样。这也正合老子所说,“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是“有”的根本。
所以“玄”这个形态可以说是天下万物的基本形态。而“玄之又玄”这样一种方式,既是我们认知天下万物、认知“道”的入门途径,也是道生天下万物的奥妙之门。老子说它是“众妙之门”,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