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山的名言名句 高山名言

2023-12-24 04:20   geyange.com

关于高山的名言名句

1.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争,比。壑(hè贺):山谷。这两句大意是:多少座山岭竞比秀美,多少个山谷溪水争流。两句原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对会稽地区山川之美的概括。重重叠叠的青山,沟沟壑壑的水流,加上一个“竞”字,一个“争”字,赋于客观山水以主观包彩,使千岩万壑具有活的神采。这一名句,脍炙人口,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使用频律也很高,在今天表现江南风景的山水游记和散文中经常引用,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演化为成语“千岩万壑”,其义与原意稍有不同,用来形容高山峻岭的重重叠叠。

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车奉》。仲:仰望,瞻仲。止:同“之”。景行(háng杭):大道。行(xíng形):走。这两句大意是:仰望高山,走着大路。后地引用这两句,多改变它的原义,引申为:像巍峨的高山一样令人瞻仰崇敬,像康庄的大道一样令人遵照着行走。多用于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或崇高的品德和美好的名声。可供形容某些人具有崇高的德行或建立不朽的功业而令人景仲敬慕,也可用于称颂某些德高望重、令人崇敬、值得效法的人。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诗经・车奉》

3.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唐・李白《望黄鹤山》。黄鹤山:《苕溪渔隐丛话》:鄂州城之东十里许,其最高耸而秀者,是为黄鹤山。这两句大意是:白云从黄鹤山的四周生出,红日倚在它的身畔。这两句是描写黄鹤山雄伟而秀美的身姿的。诗人说:“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写它巍然屹立于半空中,给人以横空出世之感。诗人接着写下“~”这两句,用“白云”和“红日”映衬青山,色调鲜明。白云生于四周,红日倚于中峰,则山之高峻可知。可用于描写耸人云霄的高山。

唐代诗人 李白 《望黄鹤山》

4.夜宿月近人,朝行云满车。

唐・岑参《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这两句大意是:晚上宿在山上,觉得天上的月亮离人很近;清晨启程,四周缭绕的云雾充盈车中。这是诗人设想成少尹山中旅行的情形,诗句从主观感受的角度来突出山高的特点。“月近人”,“云满车”。都很形象生动。可用来表现高山旅行的感受。

唐代诗人 岑参 《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

5.蚝鲈谙拢衣襟带云雾。

明・顾U《度枫木岭》。(língcéng灵层):山势高峻。这两句大意是:登上枫木岭,忽然发现高峻的山峰都落在自己的脚下,再看自己的衣襟上,竟挟带飘绕的云雾。不言自己登山,却说高峻的山峰“忽在下”;不说自己置身于高山云雾之中,却言衣襟上“带云雾”,则登上极高的山岭已在不言之中了。这样写有意趣,诗味浓,避免了一般的平铺直叙。此诗的意境,写登高山时可作借鉴。

明代官员、文学家 顾U 《度枫木岭》

6.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南宋民族英雄 文天祥

7.高山绝顶在懦弱者看来是畏途。 罗・布莱尔

8.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战国・荀况《荀子・劝学》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劝学》

10.高山离你越近越显出雄峻,而伟人却没有这种特点。 布莱辛顿夫人

11.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唐代诗人 白居易

12.太阿之剑,犀角不足齿其锋;高山之松,霜线不能渝其操。

唐・张九龄《与李让侍御书》。太阿(ē阿):宝剑名。犀角:犀牛角。极坚硬。齿:铿损。锋:锋刃。线(xiàn线);小冰粒。渝:改变。操:操守。这几句大意是:极坚硬的犀角,也不能锉损无坚不摧的太阿宝剑的锋刃;再寒冷的霜线,也不能改变傲雪凌霜的高山青松的节操。以物性比人品,设喻巧妙,比况恰切,值得学习。

唐代开元尚书丞相,诗人 张九龄 《与李让侍御书》

13.高山之巅无美木,伤于多阳也;大树之下无美草,伤于多荫也。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14.只要我们有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气概,是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的。原名雷正兴 雷锋 《雷锋日记》

15.谁想要把高山夷为平地,当一座山推倒以后,另一座山又已经堆了起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