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有一句经典的话 《舌尖上的中国》金句,既有生活烟火,又有生命哲思
《风味人间第二季》近日开播,由陈晓卿担任总导演,可以看作《舌尖上的中国》姊妹篇,全景式呈现人与食物、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带领观众理解不同文明饮食文化的差异。《舌尖上的中国》里金句频出,不仅可以用来写美食,还包含着人生、乡愁、世界、自然等丰富的哲理,温暖而又深刻。
1. 在厨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有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 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让人很容易联想到2019江苏高考作文题哦 )
2. 人类活动促成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离合,也在调动人类的聚散,西方人称作“命运”,中国人叫它“缘分”。
3. 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从古到今,这个农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活动和非凡智慧,无处不在。
4. 人们懂得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
5. 在中文里,“火候”一词的使用并不局限在厨房,更能用来评价处世的修养,以及为人的境界。
6. 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的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农耕民族。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7. 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8.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一溪云语文)
9. 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10.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
11. 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12. 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
13.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14. 大多数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组合碰撞产生的裂变性奇观。若以人情世故来看食材的相逢,有的是让人叫绝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动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击节的相见恨晚。
15. 人们懂得用五味陈杂形容人生,应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情怀。
16. 地球村形成的速度不断加快,没有人能够阻挡。然而,只要保持对某种味道的迷恋和期待,那么这种味道,以及与之密不可分的生活信念,就一定会守护一个个不可复制的部落,一处处令人神往的秘境。
17. 历史对于旁观者是一段故事,对于亲历者是切身的喜悦和感伤。
18.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
19. 东方和西方,江南和塞北,人的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食物的离合见证了人的聚散。然而,究竟是人改变了食物,还是食物改变了人?餐桌边的一蔬一饭,舌尖上的一饮一啄,总会为我们津津有味地一一道来。(一溪云语文)
20. 世事变迁、人心进退!人们,越是在水泥森林里久居,越向往回归农耕生活。
21. 昂贵的玛仁糖,层次丰富的手抓饭,只要对自然和时序怀着不变的信任和尊重,每一道菜,每一家人,都会获得甘甜的回报。
22. 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中国烹饪,无比神秘,难以复制,从深山到闹市,厨艺的传授,仍然遵循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传统方式。
23.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
24. 芝麻的香气伴着蕨粑的甘甜,这就是瑶族人时代繁衍的味觉密码,也是撰写着人类味觉记忆史的通用语言。
25.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都在某个瞬间,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
26. 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无奇,辛苦劳作给全身心带来的幸福,从来也是如此。
27. 所谓心传,除了世代相传的手艺,还有生存的新年,以及流淌在血脉里的勤劳和坚守。
28. 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
觉得不错就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