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沙漠吗(香港不是文化沙漠)
早前回科大參加了香港作家聯會30周年的文學講座活動,逾60位全球華人文學圈的重量級嘉賓聚集一堂,與會演講的作家更是「大神級別」人物:舒婷、鄭愁予、鐵凝、張曉風、施叔青、李昂、原甸等。在一所以理工科見強的科大校園裏,居然會有如此盛大的文學講座;在商業化、金融化的香港,居然會吸引如此多著名作家、學者、評論家推動文學的研究與傳承!不用驚訝,香港文學的繁榮與豐茂,只是被金融與商業的風光蓋住罷了。
港乃文學大熔爐
許多人批評香港是文化沙漠,他們只看到香港商業化的一面,卻沒深入發現香港文化的一面,也從未真正了解過這個城市的歷史。香港從來不是文化沙漠,而是一片綠洲,曾經是、現在是,當然希望將來也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就曾講過,自從他上世紀九十年代第一次到訪香港,「文化沙漠」的比喻簡直令他難以置信,香港各式各樣飲食、電影和歌曲文學等,都令人讚嘆不已,絕對配得上「文化綠洲」美譽。
在香港這片文化綠洲中,文學絕對是其中最重要且繁衍生長的一支,數一數這個城市曾培養過、滋養過的作家:有金庸、劉以鬯;有張愛玲開啟了她的創作黃金年代,在香港寫作了《秧歌》、《赤地之戀》,她的作品也以香港為背景,比如著名的《傾城之戀》、《重訪邊城》;還有施叔青在港生活的十幾年創作《香港三部曲》,龍應台在港9年創作了《面對大海的時候》、《思索香港》、《龍應台的香港筆記@沙灣徑25號》;還有本土作家西西等……試問這些作家、這些作品哪一個不是現當代文學中赫赫有名?香港在中國文學乃至整個華語文學中絕對是不可缺失的。
這個東西文化交匯中心、中轉站的獨特位置讓它擁有其他城市難以企及的文學豐富性與多樣性。在這裏不僅可以見到香港與內地的作家,還可以見到台灣乃至海外華人作家;不僅可以研究中國文學、香港文學,還可以研究台灣文學、海外漢學。香港是個文學大熔爐,更是中國文學和華人文學與世界相連的重要橋樑。
官方須參與推動文學
在香港,文學從不缺失,從未中斷,但怕的是逐漸被遺忘、被沒落。香港作家聯會30年來一直都是一個民間組織,香港至今沒有一座正式的文學館,許多學者和作家曾向港府倡議在西九文化區增設一座香港文學館,至今沒有消息回應,與內地和台灣相比,香港文學的地位和處境可謂十分艱難和邊緣化,到底是太過注重金融商業,而輕視了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但任何一個值得世界尊敬、喜愛,想要永遠被記住的城市都不可能只靠經濟數據的耀眼、摩天大樓的宏偉,它需要有自己獨特的歷史文化、豐厚的風俗文化底蘊。正如你去北京,就會想去看故宮、去逛胡同,會想起老舍筆下《北京的秋天》;去倫敦,你就會去瞻仰大英博物館、聖保羅教堂,會想起狄更斯筆下的《霧都孤兒》。我們來香港會去看什麼呢?又會想起哪位作家筆下的香港呢?
香港有自己獨特的城市文化,香港文學更擁有輝煌的歷史和重要地位,不應被遺忘、也不該被輕視。借用《龍應台的香港筆記》中的話語:當世界看見的香港,不只是千篇一律的酒店和商廈,不只是冰冷淡漠的建築,如果世界還看得見香港的「人」——快樂的、悲傷的,泡茶的吃飯的、散步的追風箏的,憤怒的示威的、激動落淚的、彼此打氣互相鼓勵的香港的常民生活,也就是一個有生活內涵、有人的性格的城市,那才真的是「世界級」的「香港精神」吧?而這樣的「香港精神」需要文學與文化來詮釋和傳承,香港這片文學綠洲值得被呵護和延續,不能只靠民間和學者的力量,更需要官方的參與和推動。
趙汝林
原標題:延續香港文學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