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诫子书的名句 怎样品读诸葛亮的《诫子书》

2023-12-05 09:32   geyange.com

诸葛亮诫子书的名句

诸葛亮自己没有时间教育子女,当然就只能用书信的方式把自己最精炼的想法传授出来了。。。

那为什么诸葛亮要教育诸葛瞻【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呢?

诸葛亮、刘备这种级别的大政治家,非常善于抓住致命矛盾,因此说话虽然不多,往往都是一针见血的。尤其对子女的教育,于国于家都是百年树人的大事,不能不仔细斟酌。

刘备临死前教刘禅的是什么?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简直就是一针见血,针对的就是刘禅的致命缺陷。

这一点,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也提到了,【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刘禅的问题不是智商不够,而是自制力太差,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这从刘禅的人生轨迹上也能看出来,当有诸葛亮、蒋琬这样的权臣以及董允这样的刚直近臣约束时,刘禅还能勉强管好自己的小动作;一旦这些人都离世了,刘禅本性中不能约束自己的一面很快就成为了蜀国政治衰落的助推器,开始宠信宦官近臣,以至于在蜀汉末年出现了成都、汉中的半分裂状态。

说完刘禅,再看看诸葛瞻。诸葛亮对诸葛瞻的看法,是有史料记载的。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诸葛亮并不担心诸葛瞻智商不足,他担心的竟然是诸葛瞻的智商太早熟,反而成不了重器。

这不是瞎扯淡么?现今的家长要是发现孩子八岁时候智商就已经接近成年人,基本上就处于睡觉都会被笑醒的状态了。咋诸葛亮反倒担心起来了呢?

我并非人父,自己也没有切身经验,只是结合我之前看到过的文章以及自己的一点意淫谈一谈。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后三国时期另一个聪明得举世震惊的家伙--钟会。

钟会是钟繇老来得子的产物,从小智商惊人,年纪轻轻就能够分析天下局势分析的头头是道。再加上出身高门,政治背景硬,早早就成为了魏国的谋主。史书记载【时人比之张良】,大家可以清晰明了地判断这家伙智商有多高。

然而这么一个聪明的家伙,却体现出了一种很神奇的矛盾 -- 当他率领十余万魏军进行灭蜀战役时,身后的魏廷从上到下,一致认为钟会必反,甚至连辛家的老太婆辛宪英都能够精准地判断钟会一定会反,让羊琇少去掺和钟会那点儿破事儿。现在人都喜欢说贾诩聪明,因为他能够很好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而钟会这种被世人誉为张良的聪明人,居然能做到连自己都还没打算反的时候,所有人都预料他会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

我感觉,这种现象可能在某个群体里发生的概率很高 --- 这个群体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 父亲是个伟人;

2. 老来得子;

3. 儿子从小智商出奇地高。

父亲是伟人,因此儿子从出生开始都是带有光环的;儿子小时候就表现出高智商,就更加重了这层光环,这让他自己都坚信自己以后一定可以成为父亲那样的伟人。再加上老来得子,父亲一般难以做到严格管束、引导儿子发展,因此这儿子的成长经历几乎就是一部碾压同龄人的经历,极少遇到波折;这样的孩子,对于社会的规则、人心向背,是完全没有概念的;对于挫折也缺乏承受能力。他们会全力追求一种碾压别人的快感,进而变得浮躁、骄傲、各种小毛病,从而难以成为能够掌控大局的领导者。

而诸葛瞻,完全符合以上三个条件;诸葛亮则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诸葛亮实在没有时间去管诸葛瞻,因此他只能从家书下手。而在家书中,他丝毫不提智力培养、政治手腕,只提一个论点:让诸葛瞻不要浮躁,要静下心来修身养德,要脚踏实地地学习。

这就是完全针对诸葛瞻的弱点的药方。

只可惜,一封家书能起到的作用毕竟还是有限的。诸葛亮在蜀国的威望太高了,高到诸葛亮死后,朝廷出了什么好政策,大家都造谣说这是诸葛瞻提议的。身在这么强大的光环下,想要做到静心养德,估计也是太难为诸葛瞻了。

所以,品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就要了解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角度去教育儿子。

以上回答参考了原三国史大神王题问闲的文章。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最近更新

站长推荐

猜你喜欢

标签列表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