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总以为鲁迅是中国的马克吐温,不知这个见解有人相于乎

2023-12-05 03:48   geyange.com

抨击帝国主义的句子

我是提出问题的人,也是答主。

窃以为,不能因为马克吐温文本的活泼,就否认他的深沉:

马克吐温整体是一个悲观厌世主义者。他身上具有鲜明的特点:乐观外表和悲观内心。青年马克吐温初在文坛,作为娱乐报刊的写手,风格活泼,具有美式水手气息,文本夹杂讽刺。除此之外,马克吐温是以斗士,批评家的姿态立足文坛。

35年出生,十一岁家庭变故,从此自力更生,刷所学徒、报童、排字工人、水手、淘金工人、记者,丰富的生活经验为他提供了素材,同时也看到了社会万象,世态炎凉。

50年代,初登文坛,重心仍在发家致富。60年代,《卡县跳蛙》一炮而红,幽默讽刺了美国社会转型期,拜金主义、大众投机心理盛行,批判了资本之风席卷美国传统道德观。

70年代,马克吐温转型期,悲观色彩,斗争意识彰显无遗,《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抨击美国政治生活腐败,劳资矛盾加深,教会虚伪诡诈,人民不堪其苦之外,最迫切、最严重的问题是蓄奴制和种族歧视,它在南部各州既普遍、又猖獗。作者对这一切不合理的现象,表现出战斗的态度,对受迫害的广大黑人群众旗帜鲜明地予以热烈的同情和支持。(复制百度)由于批判力度太大,此书屡遭查禁。

此后,马克吐温的作品褪去早期的热情活泼,余下的,是辛辣讽刺,无情批判,沉重鞭笞,伸张正义。

80年代,《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黑色沉重,再无欢乐。第一部穿越小说,第一部黑色幽默小说。

90年代,《傻瓜威尔逊》揭露“白人优越论”,坚持种族平等理想。反抗异化,追寻理性,是马克·吐温在《傻瓜威尔逊》中要表达的主题。马克·吐温不仅洞悉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弊病,形象地描绘出人被异化的可悲状况,而且试图给出以理性对抗异化的解决办法。他成功塑造的威尔逊形象,是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主体力量。(复制百度)

1900年代,《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黑色,压抑,沉重。揭露人性的肮脏,道貌岸然。

生命最后十年,伴随他的是,对正义的渴望,对现实的失望,对人性的绝望,对社会的无望。发表了《给坐在黑暗中的人》、《为芬斯顿将军辩护》、《战争祈祷》等政论。坐在黑暗中的人指殖民地人民,文章从一个美国传教士在义和团运动后到中国内地去勒索“赔偿费”谈起,揭露海外传教活动是侵略政策的工具。主题是揭露“基督教文明”,这种“文明”包括“爱、正义、自由、平等、教育”等“外面一层包装,花哨、好看、迷人,摆出我们留给本国人享受的文明的特别花样,而藏在里面的,才是那位坐在黑暗中的主顾用鲜血、眼泪、土地与自由换来的那个实质性的东西。”1907年以后,完成《自传》。

1910年,马克·吐温病逝于康涅狄格州。6年后,出版了遗著《神秘的陌生人》(经马克·吐温遗作委员会校订,这个版本删改过多。1969年出版的《第四十四号,神秘的陌生人》是原作。)。假托16世纪的奥地利人,一个自称为天使的撒旦来到人间,对人间的丑恶备加嘲弄。他对人们说:“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幻梦。”他诅咒“人连畜生都不如”,对人类前途不抱希望,然后悄然离去。作者借撒旦之口,嘲弄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丑恶现象,在嘻笑怒骂的背后,隐藏着深深的绝望,把美国的种种丑恶现象当作整个人类不能自拔的罪恶渊薮,进而对整个人类文明和前途表示了悲观情绪。

马克吐温编年式总结结束了,再说说他的侧面:

一、美国社会内部的批评者。马克吐温反对尸位素餐,反对丑恶政客,反对宗教愚民。《火车吃人事件》,揭露了政客自私自利,政治吃人。《竞选州长》,揭露选举黑暗,媒体无良,民粹情绪。《田纳西的新闻界》抨击虚假新闻。

二、正义的追求者。马克吐温衡量正义的标准,无外乎“人性”。人人平等,反对压迫。《赤道环游记》抨击了美国在内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剥削殖民地国家,号召殖民地人民反抗。

1897年发表的《赤道环游记》就是他在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印度等英属殖民地的见闻和报道。他谴责英国的殖民政策,抨击“做尽了各种坏事”的英国总督罗德斯。他挖苦说:“我是敬佩他的;等他末日到来时,我一定要买一截他的绞索留做纪念。”他的矛头所指,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他说:“全世界各国的领土——当然包括美国在内——都是从别人的晾衣绳上盗窃来的衣服”,而“各基督教国家的政府现在正讨论互相掠夺晾在绳上的衣服的计划”。对于拿起武器反抗的殖民地人民,如澳大利亚的塔斯尼亚人、新西兰的毛利族人,作者给予高度评价。但他对印度士兵的反英起义,采取了否定态度。

1900年,马克·吐温回国,声明“我是一个反帝国主义者,我反对兀鹰把爪子伸到任何国家”。

三、对中国的正义态度(那是一个黄祸论的年代)。“中国人是优秀的民族,诚实可敬,勤劳可靠”。1868年,马克·吐温撰文,反对列强在华设立租界。1874年,书信体小说《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以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华工在美国饱受剥削和欺凌,抨击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对华工外来人的欺凌。1901年,《致坐在黑暗中的人》发表,谴责八国联军侵华,主张将外国佬赶出中国的土地,甚至宣称自己是“义和团员”。

他坚决支持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早在1866年,他曾撰文反对列强在中国开辟租界。1900年8月12日,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的前一天,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的同情是在中国人民一边,欧洲掌权的盗贼长期以来野蛮地欺凌中国,我希望中国人把所有的外国人都驱逐出境,永远不许他们再回来。”他预言总有一天“中国将获得自由,拯救自己”。同年11月,他在一次演讲中说:“义和团是爱国的,热爱自己的祖国……我祝愿他们胜利。”他在《使用私刑的合众国》中说:“中国人是优秀的民族,诚实可敬,勤劳可靠”,而在“中国的美国传教士”不如回国来规劝那些“对黑人使用私刑的基督徒”。

马克·吐温自1900年后,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发表了《给坐在黑暗中的人》、《为芬斯顿将军辩护》、《战争祈祷》等政论。坐在黑暗中的人指殖民地人民,文章从一个美国传教士在义和团运动后到中国内地去勒索“赔偿费”谈起,揭露海外传教活动是侵略政策的工具。主题是揭露“基督教文明”,这种“文明”包括“爱、正义、自由、平等、教育”等“外面一层包装,花哨、好看、迷人,摆出我们留给本国人享受的文明的特别花样,而藏在里面的,才是那位坐在黑暗中的主顾用鲜血、眼泪、土地与自由换来的那个实质性的东西。”

最后,不能因为文本的活泼,就否认他的深沉。

马克吐温作品思想性也很高,《斯托姆斐尔德船长天国游记摘录》,《神秘的陌生人》,《自传》。

最后,“我只是一种思想,孤独的思想,它航行在宇宙的虚空里”。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