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使用便利贴背单词的方法

2023-12-03 10:31   geyange.com

便签纸语录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发明,原本只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如墙上一抹蚊子血般平平无奇。但有人一不小心把它用在了别的地方,反而让它变成了胸前的一颗朱砂痣一样必不可少。

例如 40 多年前被发明出来的 post-it 便利贴,最开始大概是用来给酒店住客抄下临时的电话号码和地址;是某个记性差的家伙希望可以随时随地记下一些什么东西;或者是那个没有微信的年代,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舍友相互沟通的工具而已。

便利贴和留言板是所有文艺小店的标配

后来,便利贴成了众人居家旅行开店必备。因为空白无预设、小巧、可重复粘贴、便携,便利贴在大部分人的工作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有:备忘、标签、做笔记、留言等。

而今天的人们,早就不满足于把它当成便条,只要给他们无限量的便利贴,他们可以玩出花儿来。

例如:

1、艺术拼贴画

把不同颜色的便利贴看成一个个“像素点”,拼贴出独特的像素风格壁画。

2、收集想法

脑洞铺一桌的感觉真的很爽

七嘴八舌的讨论往往因为每个人思考维度、表达能力的不同而变得低效。若将大家脑海中涌现的想法借助便利贴记录下来。那么在短时间的尽情发散之后,我们仍可以把这些思维的碎片分类、筛选与梳理。

3、团队同步看板

虽然已经有各式各样的线上协作工具,供团队成员之间同步着每天每周每月的工作计划,但这仍然无法取代便利贴的便利与自然。将工作安排通过便利贴平铺呈现,有需要时候只需抬头一看,还可以随时可以在上面讨论修改,就不必每次都点开一个个的小窗口了。

当然,玩 便 利 贴 是 一 个 技 术 活。

在操作层面,便利贴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比如,你不一定会撕便利贴。

我们常常会这样,潇洒而随意地把便利贴撕下来。

但这样往往只会让撕下来的便利贴一直翘起来,既不利于贴,也不便于看上面的内容。

如果垂直于便利贴的粘贴板,慢慢地从左往右撕。

最终的粘贴效果高下立见:)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承载不同的信息,让扁平的纸片变得更有层次。

黄色是便利贴最早面世时的经典色。现在各品牌各系列的便利贴早已衍生出了许多的颜色。色彩的辨识度更容易形成直接强烈的视觉冲击,借助便利贴的颜色分类来进行信息呈现,我们在浏览时候也可以更有针对性与选择性。

回到问题,如果真的想要从根本上高效使用便利贴,我觉得核心应该是:

像 便 利 贴 一 样 思 考。

就如其他所有工具,真正让便利贴被广泛应用,并非因为“这是一叠可以到处贴的小纸片”,而是它背后折射出来的团队协作思维方式。

1、鼓励每一个想法被看见

在团队协作中,每一个想法都是有价值的,一张独立的貌似看起来没有意义的便利贴或许就是下一个启发的开始。当全部人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聚集而成一个「池子」,许多意想不到的创意或许就在自由组合中间产生了。我们不争论对错,而是强调一切的可能性、创造性,所以所有idea都要被平等对待——写在一张便利贴上放在大家面前。

2、鼓励可视化的系统思维

当我们在思考时,有时会在脑海中构建一个若隐若现的图景,然后再梳理成抽象的文字或话语。而便利贴提供了一个特别的思维载体:你可以在上面写,也可以在上面画,将那些说不清楚的想法变成简单的示意图。将便利贴在眼前排列、组合,就是将思维的分析综合过程的可视化过程。

3、鼓励简洁、直接的表达

人们在用语言讨论时,除了表达与主题相关的观点,往往还会夹杂着个人的期待、情绪和沟通习惯。通过关键词式的便利贴,可以将你最核心的观点以最简单地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既提高了观点的清晰度、减少歧义;又能提高效率,在最短的时间里呈现最大量的想法。

4、鼓励协作的多变性与灵活性

在协作过程中,总会有很多跟不上计划的变化发生,因此快速迭代、灵活调整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需要把我们的思维,从完整的、宏观的变成调理的、模块化的。此时小巧且可重复粘贴的便利贴,便成为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容器”。我们利用它学习对idea进行即时重组、整理、替换,思考成果也能随着过程的推移呈现可见的变化。

简单来说,便利贴就是通过一张张小纸片帮助我们「用手思考」,并且把思考的过程从封闭的、个人的、意识流的,变成透明的、开放的、系统的,聚焦重点减少误解,从而让团队协作的同步率蹭蹭蹭地往上长。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