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经典名句解释 王阳明名言名句及解释精选文案63句集锦

2023-11-14 20:14   geyange.com

王阳明经典名句解释

王阳明名言名句及解释

1、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咏良知四首示诸生》)(王阳明名言名句及解释)。

2、感悟:谦为什么是众善之基?因为一个能谦虚的人,他的心必定是宽容的,他的人必定是有涵养的,他的行为必定是有教养的。那么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语,必定都是合乎仁义礼仪的,自然都是善的。

3、因此,要想了解王阳明,首先必读《传习录》,以领悟其思想精华。

4、纵然将天底下一草一木的道理全部掌握,又如何能反过来使得自家的意识活动正确无误。

5、而“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允执厥中”这句话,其依据则是《论语.尧曰》。(王阳明名言名句及解释)。

6、“看到美色属于知,喜欢美色则属于行,人一见到美色就自然喜欢上它了,不是看见之后又另外生出个好色之心去喜欢;闻到恶臭属于知,厌恶恶臭属于行,人一闻到恶臭就自然厌恶它了,不是闻到之后又另外生出个厌恶之心去厌恶。又比如一个鼻塞之人,即使他看到了面前散发着恶臭的东西,但他没有闻到,所以他就不特别厌恶它,这是因为他没有闻到臭。”

7、原句: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8、此心在物则为理,如此心在事父则为孝,在事君则为忠之类是也。

9、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10、                      ——《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

11、因为他始终有清晰的做人做事原则与底线,所以他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这也得益于他有长年读书的好习惯,无论是读书还是习字都能让一颗浮躁的心静下来,静则生慧。

12、所谓推崇道德而讲求学问,理应归这一点更无可疑。

13、译文:好比人行路,走了一段才认识一段,到十字路口时,有疑问就打听,打听了又走,才能慢慢到达目的地。

14、嘉靖八年十一月(1529年1月9日),逝世,时年五十七。明穆宗继位,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

15、我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积极投身公益,尽我所能地去帮扶我们县城各个乡镇的贫困留守儿童,用爱心和陪伴,传递给孩子们温暖和希望。

16、《大禹谟》以及这十六个字,与伪孔《古文尚书》所编造的《太甲》、《仲虺之诰》、《说命》、《旅獒》、《同命》等篇, 构成此后近两千年儒学道徳理论依据。

17、当今之世的学术之弊,是说学问过度地讲求“仁”或者过度地讲求“义”,还是指追求“不仁不义”而发生过错呢?我不知这类学问之于“洪水猛兽”的危害又有何区别?

18、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

19、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20、“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21、而娱乐圈之所以混乱是因为太多人只追逐名利而忘了应该如何做人!

22、《大禹谟》和这句话,在东晋及其以后,曾有过极重要的“时代意义”。

23、缘天地之间,原只有此性,只有此理,只有此良知,只有此一件事耳。

24、解析:人心是天渊。心的本体无所不容,本来就是一个天。只是被私欲蒙蔽,天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心中的理没有止境。本来就是一个渊。只是被私欲窒塞,渊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如今,一念不忘致良知,把蒙蔽和窒塞统统荡涤干净,心的本体就能恢复,心就又是天渊了。”

25、所以在这里,王阳明告诉我们,当自己的善念萌发的时候,要善于及时发现,并将其放大,最终成为善行;当恶念萌发的时候,更要及时察觉,尽早将其遏止。王阳明说这就是圣人修身之道。

26、舜的弟弟叫象,象屡次想害死舜,但舜还是照样疼他。王阳明说,舜之所以能感化象的傲慢,最主要的就是舜不去看象的不是。如果舜坚决要去纠正象的奸恶,只会看到象的不是,而象又是一个傲慢的人,肯定不会认错,舜又岂能感化他?”这位朋友听了这番话,甚感惭愧。

27、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

28、该句出自《王阳明全集·与杨仕德薛尚谦书》。

29、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30、圣人述“六经”,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

31、解析: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良好的知道。有好的作为及去掉恶行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

32、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33、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34、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与其为周遭大小事操碎心,倒不如专注于眼前所热爱之事。

35、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36、如若真诚、善良是我的天性,那么我必定要依着我的良知去行事,这样才是最自然而然、恰到好处的状态。

37、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38、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察精察处即是知。

39、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40、现在回头看,我们便懂得了他为何说“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41、圣贤只是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仁者以万物为体,不能一体,只是己私未忘。

42、自三皇以降,先秦诸子,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所有大大小小的命题最终都在这三字上归宗。三字一出,洞见全体,既包含了本体又包含了功夫,任凭你考三王、叩天地、质鬼神、俟后圣,无有如此简易精一者,致良知之教也。

43、原句: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44、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我也一直相信“抬头三尺有神明”,所以做人做事始终怀着敬畏之心。

45、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谓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以其凝聚而言谓之精。

46、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47、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48、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49、王阳明名言四:“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50、徐爱向王阳明提问,知行很显然是两件事,怎么会是一件事呢?王阳明让他举例。徐爱举例道:“现在的人都知道应当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但实际上却都做不到这些,所以知和行分明是两件事。”

51、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52、陈道明之所以让老中青几代人敬佩,更主要的是他知行合长期坚守自我不搞人设!

53、感悟:王阳明告诉我们,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因为如果心不静而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要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这,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54、出自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同属理学的范畴,他们都坚持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只是程朱理学认为天理独立于人体之外,若想找寻天理必须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才能有所成就,故程朱理学属于哲学派别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而陆王心学则认为天理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必须通过反省自身,摒除欲望才能达到对天理的体悟,故属哲学派别中的主观唯心主义。

55、你不需要真正的站立,但在精神上要站起一个真正的人来 –王阳明

56、第三句“为往圣继绝学”。“往圣”,也称“去圣”,指历史上的圣人,在张载的语境中具体指孔子和孟子。儒家所谓圣人,其实就是指人格典范和精神领袖。“绝学”,指中断了的学术传统,也就是所谓“道统”。宋代理学家普遍认为,儒家学统或道统自孟子之后便“学绝道丧”,完全中断了,所以要努力加以恢复。张载继承“绝学”,著书立说,却并非照搬前圣,而是力求创新,在他的学说中有不少内容是“六经之所未载,圣人之所不言”的。

57、译文:心,即是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58、无所不中,然后谓之大本;无所不和,然后谓之达道;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59、诚是实理,只是一个良知。实理之妙用流行就是神,其萌动处就是几。

60、译文: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61、古人讲,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思是顺着自己的恶念去行动很容易,就像山崩一样,一下子就爆发出来,不可收拾;而顺着自己的善念去行动,就像登山那样困难,需要持之以恒的信心、毅力。

62、圣人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修炼的是一颗坚韧不拔的雄心。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最近更新

站长推荐

猜你喜欢

标签列表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