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人民日报学申论写作想不得高分都难

2023-11-05 07:41   geyange.com

权力来自人民的名言

将人民日报文章中摘抄出的9个主题相关123条名言好句再次发送给大家,供大家考前摘抄记忆!

友情提醒,名言主要起到锦上添花作用,不要本末倒置把它当做大作文的救心丸。考前针对每个主题积累1-2句跟自己有眼缘的名言即可。

文 化

01

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02

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03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04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05

大力弘扬作为我们民族“根”和“魂”的中华文化,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06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只有依靠精神文化的引领,一个国家和民族才能不断“化”出文明和谐的未来。

07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不能简单复古,也不能盲目排外,而应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一种开放包容、虚怀若谷的情怀,通过辩证取舍、科学扬弃、推陈出新,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08

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它因历史悠久而底蕴深厚,因推陈出新而不断发展,同时也因兼收并蓄而博大精深。当代中华文化是当代中国现实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更是帮助国际社会认识和了解当代中国的最佳载体。

09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10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11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开放的胸襟和积极的姿态不断加大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力度,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人民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最大限度地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12

近年来,从教育部提出“书法进课堂”,到编纂“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从语文教材中加大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比例,到各种以传统文化建设乡村的实践……越来越多人饮水思源,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追寻文化水脉、瞩望文化复兴。

13

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习之所以念兹在兹,正是因为其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因而视之为“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喻之为“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把领导人讲话自然的嵌入文章中)

14

从老子的“道法自然”到孔子的“仁者爱人”,从周易的“阴阳相生”到孟子的“民贵君轻”,礼乐相和的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学,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架构起中华民族的心灵空间(借鉴句式结构)。

15

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各种文化相融相生,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对“包容”一词的剖析)。

16

中华文明不仅在器物上曾给世界巨大贡献,在精神上同样能推动人类文明走向未来。正如习所指出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信念,也承载着每个人的美好愿景。

18

倡导反映全国各族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之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19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大德”,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创 新

20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21

创新不仅是不断向前的强劲动力,更是不容错过的高速列车。

22

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23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千千万万个创新者,以创新合力汇聚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国度。

24

探索是创新者的气质,时代是创新者的天地。

25

从互联网的“跟跑者”到“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领跑者”,再到共享经济的“引领者”……(积累,当现实背景放首段开头)一系列辉煌成就莫不说明,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26

30年来的科技体制改革,贯穿求变求强的中国意志,彰显宏阔广大的中国情操,体现圆融通达的中国智慧。30年后的今天,当中国展开更壮阔的改革布局,更需直面创新驱动的时代召唤,为民族复兴释放出巨大的创新活力。

27

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积累,当现实背景放首段开头)。创新之路,仍然任重道远。有人问,创新需要什么?北斗系统的科研人员给出答案:需要你追我赶的韧劲、锲而不舍的坚持,也需要突破极限的奋战、不断钻研的匠心,这些要素共同托举了创新的磅礴伟力。

28

时代需要创新精神,也需要合作力量,既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又要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以更棒的姿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同时,也需要全社会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热情、培养创新人才。

29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系。今天,日趋完备的点火系,正使创新引擎加大马力全速运转。

30

关键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把人民群众的创造潜能充分激发出来,使整个社会充满生机活力,形成支撑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第一,破除束缚创新的壁垒。第二,构建激励创新的机制。第三,营造保护创新的环境。第四,打造创新驱动型经济。(创新的思路,分论点借鉴)

31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是各类创新不竭的精神动力。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通过全民参与推动文化创新,形成崇尚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以下四个是可借鉴的分论点)

弘扬创新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生命。

激发创新热情。人是创新的主体。

增强创新活力。文化创新活力往往在本土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交流碰撞中生发。

培育创新队伍。创新归根到底是人才创新,创新驱动归根到底是人才驱动,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

改 革

32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33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34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35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对内来说是改革,对外来说是开放,二者相辅相成,改革离不开开放,开放也是改革。

36

改革的每一步都在为追梦之途清障。“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如果拒绝改革,再美好的愿景、再伟大的梦想,都不能实现。然而,深水区的改革不可能人人都是受益者,必然要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假如只想个人后路,不想单位出路;只想做加法,不想做减法;只想搭“顺风车”,不想“动自己的奶酪”,改革必然寸步难行。

37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改革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是推进改革的不二选择。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改革大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38

“两只手”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经济转型最大制约在体制机制,最大动力来自改革。只有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做好政府权力和市场活力的加减法,加快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效益提高、资源节约、环境提升和民生改善的制度安排和利益导向,才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不断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与核心竞争力。

39

改革成效如何,群众和企业满不满意、高不高兴、受益不受益是根本检验标准。

40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被社会各界视作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两个很好的比喻)

41

从破除审批关卡到打破证明围城,从减少公章旅行到结束公文长征,简政放权改革用政府自身一时的“痛”换取人民长远的利(好句子,痛和利可积累),以权力“减法”、服务“加法”激发市场“乘法”(加减乘除可以积累到分论点小标题,或是在分论点里谈意义的时候使用(比一石二鸟要有意思))

42

改革中仍存在不到位、不配套、不衔接等问题。随着简政放权进入深水区,提高放权含金量、啃下改革硬骨头成为新的改革课题,必须进一步转变理念,持之以恒进行政府自我革命,以壮士断腕精神把“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政府需要什么样的理念)。

43

改革期待大担当,改革呼唤行动派。简政放权事关全局、利在长远,拿出自我革命的精神和兴利于民的情怀,把不该管的事交出去,集中力量把该管的事管好、该服务的服务到位,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政府部门才能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用扎扎实实的改革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起强大动力。

44

“简政”,减掉的是审批环节,转换的是政府职能,降低的是过程成本,优化的是服务流程。“放权”,放掉的是“官本位”意识和不良作风,强调的是服务和监管,释放的是活力、动力,集聚的是民心、民意。

45

简政放权,目的就是放宽政策,放水养鱼,放手发展。只有加快简政放权,才能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激发社会和市场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松绑”,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才会更有力。

46

“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适合放结尾段第一句)

城 市 建 设

47

树立以人为核心的城市观,着力提高城市工作水平,用善治呵护城市的风景,提升城市的温度,连接每个人的幸福,这样的城市,才能安放人们的梦想,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48

在城市建设管理中,比追求“大”而“新”更重要的,是“小”而“精”——在治理与服务上,需要落细落小落实,需要精细化、人性化,如此,才能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人们才会在城里找到归属感、增加亲近感。

49

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政府角色应从“划桨人”转变为“掌舵人”,把市民和政府的关系从“你和我”变成“我们”,从“要我做”变为“一起做”,就能集聚促进城市发展的正能量,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50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以人的宜居和乐居为旨归。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取决于有多少高楼大厦、人文景观,而是取决于它让人感受到的舒适“温度”。

51

城市的“温度”,源于自然之美,更源于风物之美。景与城、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美美与共,城市才能别具情怀,因有气度而有温度。唯有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市与自然相得益彰,“温度”才能更宜人。

52

城市的“温度”,不仅在风物之美,也在于精神之美。城市是文化的容器、记忆的载体。一座城市吸引人的,短期而言是旖旎风光,长久而言则是其独特的精神气质。

53

城市的“温度”,根植精神之美,体现于人文之美。折射出城市治理水平的改进、人文精神的提升。让人看到,城市的温度,不仅在眼底的无限风景,更在人间的一片真情。

54

我国城市建设也出现了目标趋同、功能重复、产业同构、形象单一的城市特色危机。(现实背景)

55

“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要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各具特色”,最终形成“中国特色”,进而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一条重要路径是挖掘城市特质资源,加强城市主题文化建设。

56

城市主题文化基于城市特质资源,是对城市特质资源进行凝练与整合所形成的文化成果。

57

城市主题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在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引领下,对城市进行功能整合、产业配套、宣传推广、制度规划等一系列综合设计,形成兼顾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形象效益等的周密考量,既对外树立形象,又对内凝聚人心。城市政府应转变城市规划的传统理念,认识到城市主题文化的重大价值,组织专家深入挖掘、提炼城市特质资源,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就城市主题文化形成共识;围绕城市主题文化,制定实施系统的城市发展规划,打造城市品牌和城市名片;最终凭借城市主题文化的优势与特色,将城市品牌打造成世界名牌。(城市文化建设的对策积累)

58

“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当前,许多城市纷纷提出自己的城市精神,但有的内容雷同、缺乏特色,对外无助于树立形象、对内无助于凝聚人心。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各个城市从自身实际出发,打造富有特色、属于自己的城市精神。

59

城市精神要体现真、善、美的要求。“真”,即把握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城市发展之“道”;“善”,即确立城市生活的行为准则,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美”,即体现人性之美、自然之美、艺术之美、生活之美,以美净化人的心灵、愉悦人的心情、升华人的精神境界。(真善美的概念可以在社会治理、政府行政等很多方面套用)

60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

61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城市的发展也是为了人。城市精神归根结底是人的精神,是为了塑造人、培育人、发展人。

人 才

62

习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

63

培育创新队伍。创新归根到底是人才创新,创新驱动归根到底是人才驱动,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重要性的这句论述可以套用到很多地方)

64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65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习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强调“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人才资源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性资源”。

66

转变人才工作理念,树立科学人才观。一是突出“尊”,树立“人才为本、人才优先”理念,让各领域、各层次人才都能实现自我价值、受到社会尊重。二是突出“全”,树立“人各有才、人尽其才”理念。从而既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又发挥中级、初级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三是突出“实”,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努力吸引各类人才为我所用、用当其时。

67

构建用才留才新机制。引才为先,用留为本。人才既要引得来,还要用得好、留得住。这就要求我们建立高效管用、活力迸发的用人机制,营造宜居宜业、拴心留人的用才环境,做到引进与培养使用并重,避免出现花大力气引来了人才却留不住的情况。

生态文明

68

保护生态就是留住发展后劲,破坏生态就是自断发展前途。

69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搞好生态就是搞活经济。

70

环境问题呈现压缩型、复合型特点。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新旧问题叠加,污染机理更加复杂。加之观念、政策、制度、管理、技术的滞后,解决起来自然更加困难重重。(现实背景)

71

统筹协调、标本兼治,探索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新路,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

72

只有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唯经济“脸色”,更重山水“气色”,才能担当起历史重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73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74

奋进在新时代,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祖国才会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浩浩乎山川如画,荡荡乎江河倾心。探寻山水的价值,领悟生态的真谛,我们何愁不能获得增长的动力、拓展发展的空间。

75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76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正成为新的执政追求。

77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78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79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80

“千秋胜负在于理”。环保督查雷厉风行的背后,是新发展理念的引领,是绿色发展的深入人心。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用环保倒逼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强身健体”,越来越多的地方学会“算大账”。

81

形势的发展,已经不允许我们像发达国家那样按部就班地解决环境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统筹协调、标本兼治,探索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新路,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

82

转型,首先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继续提升第三产业比重,推动技术创新、降低节能环保技术成本,逐渐淘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产能,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83

转型,关键是优化法治环境。赋予环保部门有力的强制执行权,克服环境法律法规偏软、可操作性不强、处罚力度不够的弊端;加强执法监督,健全内部监督制约、完善层级监督、落实社会监督,坚决杜绝行政权力对环境执法的干扰,构筑生态文明的法治基础。

84

转型,核心在唤起全社会参与。只有政府、企业、个人、社会一起发力,综合施治,美丽中国才可能由愿景化为现实。

85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没有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的质量效益就是“无根之萍”,经济转型也就成了“纸上谈兵”。必须下大决心、下苦功夫做好节能减排的“减法”、生态工程的“加法”、产业升级的“乘法”和防治污染的“除法”,努力走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加减乘除的又一个用法)

86

要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筹兼顾。

87

坚持把城市和乡村当作景区来建设,显山露水、透绿见景,推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城乡建筑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用绿水青山留住美丽乡愁。

88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法 治

89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法律对行为的影响)。

90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立法的重要性)。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91

建设法治国家是一个系统工程,法律制度是前提,实施机制是保障,法治文化是基础,三者缺一不可。法治建设必须坚持制度、机制、文化一体推进,形成良好的法治运行状态,从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法治建设的三个方面)

92

制定出来的法律应概念明确、简明易懂、适用性强。

93

“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或者实施不力,那再多法律也是一纸空文,依法治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这些年我国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法律执行层面,一些执法司法人员的能力水平不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为此,亟须健全法律实施机制,确保法律有效实施。

94

细大不捐的19项反“四风”禁令,有力推动了“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政治改革;国务院一年多取消和下放6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让市场“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极大地释放了社会活力。从激活市场到简政放权再到调整结构,问题导向的中国改革在法治的轨道上渐入佳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法治精神渗透在各项具体改革领域里,化成制度轨道,确保改革巨轮稳健行进。(作为背景段,法律相关的例子可以积累)

95

96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渠道、生产生活的新空间、国家治理的新疆域。网络空间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探索管网治网之道,加强网络立法,严格网络执法,引导网民尊法守法,(立法、执法、守法这三个点可以作为我们平时写法律分论点的思路)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

97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律对国家重要性)。

98

必须明确网络行为底线、网络空间红线、网络违法违规高压线(三个线,不止可以用在网络领域,可以嫁接到各领域),为运营者建网办网提供遵循,为网民上网用网提供规矩,为监管者管网治网提供依据,从而构建理性有序、充满活力的网络空间。

99

整合执法资源,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推进网络综合执法和行政执法督查,从根本上避免“九龙治水”、多部门执法带来的标准不统一、行动不同步、结果不一致等问题。(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各领域执法中都有所体现)

100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执法必严名言)。要防止消极执法、执法不严、执法不到位等问题,避免法律规定束之高阁、变成“稻草人”、产生破窗效应。 

农业农村

101

乡村振兴·农民: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是农民,建设主体也是农民。只有让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迸发出来,才能让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02

农民:只有破解人才瓶颈,才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结尾参考)

103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途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

104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105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

106

在粮食连年丰收背后,进口量、库存量齐增,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凸显;在农业稳定发展背后,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趋紧;在农民持续增收背后,外出就业压力增大,务工收入增长放缓(罗列问题的方式非常好,在好的背后有隐忧,可以借鉴)。

107

创新发展是第一动力,只有依靠体制创新,才能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新农村谁来建的现实难题,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协调发展是必由之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才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补齐“三农”发展短板。绿色发展是必然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是大势所趋,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共享发展是本质要求,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建设,才能让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更多分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这就是农业现代化的方向)

108

农业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场持久战。实践一再证明,越是宏观环境复杂,越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稳增长、保供给、调结构,哪一样都离不开农业、农村、农民。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要严格落实“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责任要求,始终坚持思想不松劲、政策不减力、改革不停步,不能让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发生逆转。(议论文多用短句,多用排比性的短句。体会一下这段加粗的两句话,简洁有力)

教 育

109

对青少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打底色工程”,也是“铸魂工程”,学校教育无疑是重要阵地。

110

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形成了“国家、机构、社会、社区、个人来共同实现教育目标”的综合育人体系。

111

大力推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衔接、协同与配合,形成“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和“无缝衔接”的传承发展综合育人体系,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贯通校内和校外的时空资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对接融合、协同育人,传统文化的铸魂作用才能得到更充分、更全面的发挥。 

112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113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

114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

115

习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16

“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奋斗目标)

117

5年多来,正是因为把教育放在民族复兴的高度去认识、置于优先位置去发展,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连续6年保持在4%以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表现成绩、变革的例子,都是整体性、全面性的例子,可以记下来当教育相关大作文或分论点的开头背景)

118

教育,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供给、智力支持,一头连着每一个孩子的命运、每一个家庭的未来。

119

习要求,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120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可以说,职业教育决定着产业素质,代表着技能水平,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品质。(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121

职业技术学院应该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职责,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要,让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职业教育的使命)

122

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职业教育的两个支点:一是加强师德建设,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就如同为职业教育提供了一个杠杆,能够通过师德潜移默化地影响更多学生。第二个支点是贴近实际,走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接轨,与市场需求结合。“在黑板上耕田”“在课本上开机器”,职业教育就会凌空蹈虚;只有站在田埂上、守在机床旁、蹲在车间里,精准对接社会发展用工需求,才能培养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职业教育的发展途径)

123

职业教育也应该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结合起来,不仅是要教会学生一门技术、一种本领,更应该是价值的传递、精神的涵养和人格的建立。正因此,我们不断推进党建和思政工作创新,把各类仪式典礼、文化艺术活动、优秀师生案例等传统思政教育资源搬到线上,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教育,对广大学生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引导效果。

(职业教育的学生培养)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