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能者为师的名言(爱问问题的名人名言)
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很多句子,是不是很多好句子一看就让你喜欢上了。
爱问问题的名人名言 1
1、谈一谈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2、知道周总理为中华的振兴做了哪些贡献吗?学生结合查找到的有关周总理为中华的振兴所做的贡献的材料汇报交流。
3、指导朗读所说的两句话。让学生说说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为什么从而体会志向的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
4、在沉思中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5、指名读,大家思考,主人公常常在想什么?
6、指导朗读: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朗读这一段?(沉痛、悲伤)
7、结合查找到的资料补充帝国主义列强是怎样侵略中国的。
8、引导学生从描写租界地的街道的句子中体会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为所欲为和中国巡警的奴颜媚骨。引导学生从描写中国妇女被欺侮的句子中体会中国人任人宰割的悲惨境遇、体会侵略者的猖狂和中国巡警的麻木不仁。
9、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段,想一想“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10、分角色朗读第一段。
11、自由读第一段,想一想少年时期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2、指名汇报课前查找的有关“外国租界地”和“帝国主义列强”的资料。
13、汇报小组学习生字的成果,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14、指名读生字。
15、教师板书要求学会的字和要求认识的字。
16、汇报: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概括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在线造句)
17、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18、大家想知道周总理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他读书的目的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教师多媒体出示周总理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0、感受少年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爱问问题的名人名言 2
21、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2、教师小结,强化感悟。
23、第8自然段。
24、其余学生边听边思,画出令自己感到中华不振的语句。
25、解决问题。(周恩来因为“中华不振”,才立此远大志向。)
26、初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8、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29、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30、学完了《学与问》这篇说道理的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作者除了和我们讲道理,还举了哥白尼、沈括的两个事例介绍,这种写法是说理性文章最常用的:摆事实,讲道理。以后想要和别人讲道理时,可以想想这篇文章的写法。
31、是呀,古人云:能者为师,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书上是如何来解释它的意思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指名回答,然后齐读一遍)
32、是啊,对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有新奇,有疑惑。那么,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做?
33、教师导入:无论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还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们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又该怎么做呢?
34、过渡: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联系起来,在这方面,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小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35、师: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读懂了什么?(问是成功的开始;只有学会问,才能取得成功)
36、师:是呀,哥白尼能成为一名伟大的天文学家是和他小时候的这些习惯分不开的。
37、师:请大家先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他从小爱问问题;他什么都爱问;他问的问题都跟自己的生活有关)
38、小结:通过预习,大家就了解了这么多,说明大家真的做到了边读边想,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接下来,我们将认真地去学习、体会课文,相信大家对两者关系的感悟会更加清楚、明白。
39、(师板书学、问)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词学问,你知道什么叫学问吗?(知识、学识、文化)
40、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爱问问题的名人名言 3
4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2、将旧中国东北“外国租界地”图片、中国人民惨遭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
43、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44、读最后一段。
45、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46、汇报上面的问题。
47、过渡:看到这一切,少年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12岁的他在想什么呢?
48、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49、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50、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51、过渡:租界地对于少年主人公来说是一个不解的谜团,他一定要弄个明白。
52、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少年时期的主人公是一个爱问问题、好奇心强、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的孩子。
53、师:12岁的少年看到外国租界地的灯红酒绿、看到中国同胞任洋人欺侮,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呢?
54、出示旧中国东北的“外国租界地”图片。
55、学生带着以下要求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
56、学生自由读生字。
57、课文可分为几段?
58、学生自由读课文。
59、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60、指名读。
爱问问题的名人名言 4
61、你知道哪些名人名言?
6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开阔学习思路。
6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远大志向的过程,深入地体会树立志向的情感历程。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朗读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64、出示图片资料,丰富对“中华不振”的理解。
65、第7自然段,抓住“闯进”一词,理解“租界”不允许中国人随便入内,补充“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66、指名轮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在读文过程中,随机正音,指导读出语气,在读中理解“踊跃回答”、“铿锵有力”词语的意思。
67、再补充三组词语:
68、学生借助已有识字经验,先扫清一部分“拦路虎”: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
69、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这位伟人,了解他少年时代的一个故事。老师板书课题,相机理解“崛起”“之”之意,明晰课题含义。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70、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71、考考大家活学活用的本领,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72、老师这里也有孔子的两句名言,谁能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这句话,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73、自由读3自然段。问:读了这一段,你们知道可以怎么做吗?(我们应该多提问题)
74、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哪几个词最能概括我们面对的世界的特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75、小结:看完这段文字,你觉得沈括又是个怎样的人呢?(勤学好问;留心观察;爱动脑筋)是呀,课文中列举了沈括和哥白尼的事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76、师:我想大家对这些话肯定有自己的理解了。(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77、师: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问的?
78、师:听了大家对哥白尼的介绍,你对哥白尼有什么印象呀?(勤学好问;爱提问题;留心观察;充满好奇)
79、为了说明这些道理,课文用了两个小故事来证实。那么我们就先看看其中的一个事例。课文先介绍了谁?那我们就一起走进哥白尼,了解哥白尼。
80、(师在学与问之间板书一个与字)师:老师在中间加上了一个与,那又该是什么意思呢?(生答)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文章,叫《学与问》。那么,学、问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共同学习这篇课文。
81、通过阅读本文,知道问与思的密切关系,养成良好的勤学好问的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8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83、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外国租界地”、中国人民惨遭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周总理为振兴中华所做的贡献的资料及名人名言。